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养生之道>

小雪节气的南北习俗

养生之道 阅读(3.16W)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

小雪是24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而小雪则成了寒冷开始的标志。

二十四节气的习俗有: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举例介绍如下: 1、立春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

过了小雪,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变得频繁,这时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就到了冬令进补的时候。那么,小雪时节,吃什么更应景呢?怎么做才健康呢?

1、冬至习俗: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

南方习俗

小雪节气的南北习俗

在南方某些地方的小雪节气习俗,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

北方习俗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立春 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

饮食调节

按照寒则温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小雪时节饮食调养应以滋补肝肾、清泻内火为主,要食用温性或热性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此时畏寒的朋友又开始发愁了,气血不足的人在冬季容易怕冷,这类人不妨通过饮食上的调节为机体增加能量,多吃助阳食物,如牛羊肉、红枣、桂圆等。除了怕冷外,另外还有一些人在这个时节会出现口干、喉咙干涩,以及脸发烫等现象,这一类人就要少吃牛羊肉等助长阳气的食物,以生津养阴为主,适合多吃一些木耳、百合、乌鸡等。

24节气歌里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 1、立春:春天是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思是进入春天,“当太阳

俗语有云:冬季萝卜赛人参。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冬季也是吃莲藕的大好时机。现代营养学认为莲藕是含铁量较高,且又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的食物,故对糖尿病等一切体虚之人颇为适宜。

一、节气由来 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二十四节气”是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体质偏颇较为严重的朋友,已经产生了体感上的强烈不适者,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医疗方法来调整好状态。无论在食补和药补上,都不应盲目,要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补益方式。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小雪节气的南北习俗 第2张

日常起居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因此要养精蓄锐,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早卧晚起,睡眠充足。外出时,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注意脚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但神奇的是,古人的二十四节气是非常准的,适用我国南北方。每个节气半个月。小雪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意思就是开始下雪了,雪下得不大;小雪过后的节气就是大雪,半个月后再下雪,就会很大的;民间不是常

就算天气再冷也要和足以保持室内通风。因为人在安静的状态下每小时可以呼出20多升的二氧化碳,所以一定要记得经常开窗换气。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____崔道融《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中医按摩穴位指导:每晚9点,双足太溪穴按30下。按揉力道以太溪穴位置有酸痛感为佳。太溪穴为肾经上的原穴,每天按揉可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

冬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冬季岁时习俗有冬学、拜师活动,有放牛娃的有趣活动,还有腌腊肉、吃糍粑、晒鱼干、吃煲汤、做腊八粥、腌制年肴、尾牙祭等饮食习俗。 相传东汉时期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

防止抑郁

在这个时节,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非常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从而导致心情抑郁症状的发生。此时,人们应该学会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受影响过多。

大寒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又赶上年关到来,所以此时的一些民俗活动非常有些年味。 1.吃糯米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风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但却包含着前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寒天气十分寒冷,糯米是热量非

多晒太阳,多听音乐。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从西医角度说,冬季多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阳光能帮助合成5-羟色胺,有利于克服抑郁。

大雪是入冬后第三个节气。《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但并非降雪量一定大。它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了气候特征和降水变化的节气。实际上进入大雪的降水量普遍降低。 大雪节气一般在公历12月6日

防寒保暖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冬季节气共有6个,分别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冬季岁时习俗有冬学、拜师活动,有放牛娃的有趣活动,还有腌腊肉、吃糍粑、晒鱼干、吃煲汤、做腊八粥、腌制年肴、尾牙祭等饮食习俗。 我国北方的冬季,虽然白雪茫茫,但户外活动依

平日可做干浴按摩功,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先在面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头顶至后头部,侧头部做梳头动作64次,使头皮发热,然后用手掌搓两脚心,各搓64下,最后搓到前胸、腹背部,做干洗澡,搓热为止。此方法适用于预防流感。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

同时,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认为,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其次,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平时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一些姜,每天喝一杯热牛奶,适当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补肾的食物。水果类可以多吃些橙子和橘子,但要注意的是,橘子属性略温,一次吃太多容易上火。再次,每晚用热水泡脚(患有不适合泡热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防治内火

小雪节气的南北习俗 第3张

小雪过后,北方地区开始供暖,室内温暖如春,穿着也是厚衣加身,因此就很容易上火,这时就需要饮食调理。

这个节气里,在北方,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

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保护阳气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头为诸阳之会”,即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大家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护阳气。

另外,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24节气的来由和节气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3666133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小雪,大雪,小寒分别代表啥节气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但神奇的是,古人的二十四节气是非常准的,适用我国南北方。每zd个节气半个月。小雪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意思就是开始下雪了,雪下得不大;小雪过后的节气就是大雪,半个月后再下雪,就会很大的;民间不是常说“大雪小雪又一年”吗,意思是阳历就到了一年的年底了;版大雪完了之后是冬至,冬至过后是小寒,意思就是开始寒冷了,温度权降了许多,等到大寒温度就降到了最低了,大寒过后就立春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谢谢。

大寒节气传统习俗有哪些

大寒

小寒后十五日,斗柄指丑为大寒,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三百度,天气已经十分寒冷,所以叫作大寒。

不生火

本日大开窗户,室内停止生火,多穿衣服,用自身的体能抵抗严寒,以增强体质。据说,这样还能把蜷卧在屋内的虫子冻死,来年春天居室便会格外洁净。

哺太阳

冬季日光温和可爱,没有夏天猛烈,经常在太阳底下休息,非常有益。无力生火之人,往往待在有日光的地方,工作或者休息,俗称哺太阳。

轧猪油渣

轧猪油渣是冬日里儿童取暖的一种游戏。集合儿童十余人,平均分成两组,互相背靠背坐着,用力撑轧.以能通迫对方后退为胜。这个游戏通常在长凳子或大的门槛上做。儿童游戏过后,汗出而不觉得寒冷。

大寒时节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作“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作“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一般情况下,尾牙祭祀多在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四五点开始祭拜。尾牙祭拜土地公时,供桌会设在土地公神位前。在门口或后门处也会设供桌,以祭拜地基主。祭祀的供品有牲礼(鸡、鱼、猪三牲)、四果(四种水果,其中柑橘、苹果是一定要有的),还有“春卷”,即润饼,里面卷有豆芽菜、红萝卜、笋丝、肉丝、香菜,外面裹有花生粉,吃起来美味可口。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

作尾牙算是感谢土地公对信众的农作收成与事业生意顺利的庇佑,所以会比平常的作牙更加隆重,且各公司行号的老板会在公司、家中或餐厅稿赏员工,作为慰劳员工一年来的辛勤;或是宴请亲友聚餐,联络感情。

按照传统习俗,老板会在聚餐时将鸡头对准将要被解雇的员工,作为提示。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大寒时节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旧时,每家每户灶台上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庭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人们称之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视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每年岁末,灶王爷都要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报奏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的手上。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人们“送灶”时,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袜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开,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36664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像。佛金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常用的灶神联上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额为“一家之主”。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如今,农村很多地区仍然沿袭了这一习俗。

“有始有终”过除夕

腊月三十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元旦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除夕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人们要把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挣,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而且每个人都穿上新衣服。我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称为“辞年”。除夕祭祖是民间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开祠,在祖宗牌位前供奉着各种祭品,并且点上大红色的蜡烛,然后全家人按长幼顺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们要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敬迎渴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夜幕降临,每家每户的堂屋、住室、灶下灯烛通明,全家欢聚,围炉熬年、守岁。除夕的晚餐又称年夜饭、团圆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桌子上摆满了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如“鱼”与“余”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韭菜取其“长久”之意;鱼丸与肉丸取其“团圆”之意等,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那份欢乐气氛。年夜饭后,长辈就会发“压岁钱”。过年的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纸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有的压在岁烛下,也有大人将其偷偷压在小孩枕头下,其意义均相同,都是为勉励晚辈来年更聪明并有更大的收获。接下来全家人就开始守岁,一到子时凌晨,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庆贺新年。

喝鸡汤、炖蹄膀、做羹食

在江苏一带民间有“一九一只鸡”的传统食俗。虽然大寒节气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鸡汤。做鸡必须用老付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构祀、黑木耳等同炖。鸡汤美味滋补很适宜在寒冬时享用。但是最具南京特色的要数腌菜头、炖蹄膀,这是南京人独有的吃法,小雪时腌的青菜此时已是鲜香可口;蹄膀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腻,营养丰富。腌菜与蹄膀可谓荤素搭配,肉显其香,菜显其鲜,符合科学饮食要求,且便于家庭制做。腊月时,老南京还喜欢做羹食用。北方的羹偏干豁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赫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的一个原因是取材简单,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腾腾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全身热气腾腾。

吃糯米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风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但却包含着前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寒天气十分寒冷,糯米是热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极佳的御寒功效。

蒸腊米

天津人会在腊月最寒冷之时,蒸腊米。所谓蒸腊米,就是在大寒时节,家家户户会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净蒸透,之后铺摊在芦席上,等冷透后晒干,装进干净的瓷缸内储存,即使放上几十年也不会坏。夏天吃这种米可以免泻痢;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用蒸腊米煮食。对脾胃有益。

小雪节气经典诗词 古人描写小雪节气下雪的古诗有哪些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____崔道融《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柳宗元《江雪》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冬天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陈毅《青松》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____祖咏《终南望余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____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陈毅《青松》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搁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5636563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____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____洪升《雪望》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____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____郑燮《山中雪后》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____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____李商隐《对雪二首》

大雪节气民俗都有哪些

1、大知雪时节民俗赏玩雪景。:大雪时节,人们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

2、大雪时节民俗观赏封河:“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冻住了,人们就尽情地滑冰嬉戏,当然也在岸上欣赏封道河风光。

3、大雪时节民俗夜作:大雪节气白天短,夜间长,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现如今各种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

4、大雪时节民专俗腌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就是大雪节气的风俗,即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鱼肉,人们用传统方法加工成香气袭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