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綜合知識>

十一歲的孩子怎樣教育|十一歲怎麼管教孩子

綜合知識 閱讀(2.3W)

十一歲的孩子怎樣教育 十一歲怎麼管教孩子

1、不要過於嘮叨。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特怕他們不記得,於是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孩子聽久了就會厭煩。一旦孩子長期處於這種“馬拉松”式的說教環境中,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即便家長說得有道理,他們也不願意聽。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切忌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餘地。

2、不要過於嚴厲。這種場景經常發生在調皮的孩子家中,如:孩子在學校調皮過度,老師找家長,這時家長的面子會過意不去,回家就是責罰孩子,又或者家長會無意在外人面前揭發孩子的短板,如果某些地方稍稍出格,還要對孩子實施小懲罰,而正確的解鎖方式:首先要尊重孩子,不可居高臨下。

3、對孩子降低期望值。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所以,大部分家長都費盡心思為孩子的成長路徑設計好,例:有的家長在為孩子的成長規劃時,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興趣與愛好,如果他們不喜歡,硬要去做,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拔苗助長的做法,也會引起孩子的抗拒心裡,加大孩子與家長的對立情緒,教育孩子並非一蹴而就的事,它是需要結合孩子成長階段不同特徵不斷調整的過程,也是家長與孩子探索式成長的過程,如果我們適當降低預期,但鼓勵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進行深度探索,一旦他們由興趣轉變實際成果,取得成績,孩子會越來越喜歡做這些事情。

4、孩子具有探索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孩子天然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心裡,世界對他們都充滿著神祕與好奇,當我們都認為是習慣時,自然而然的事物時,對於孩子們卻都是新奇。在我們認為很自然而然的事,到孩子這裡卻是全新的事物,如果這時不問原因,只看結果,他簡直就是在胡鬧,無端對孩子進行指責,細想才發現,只不過孩子沒見過才會如此好奇,試探性的嘗試而已,這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對於一些以前未了解的事物,可以先問下家長,如果家長了解,可以告訴你,但如果連家長都不瞭解,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答疑問,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可以讓孩子們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尊重孩子的主體意識。這主要體現在諸如孩子要報什麼興趣班,或者參加什麼集體活動時,作為家長可以事先徵求孩子的建議,視同孩子為具有獨立意識的個體,而不是將他當作小孩,替他做決定。如果是孩子非常想學習或想參加的活動,可以先讓孩子列舉出幾條,必去的意義,對自己將有哪些幫助;如果理由足夠說服家長,那麼就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做決定後的結果如何,這也是讓孩子建立自主意識的萌芽階段,也是建立自信的初級階段。

6、父母親自教育,家庭成員保持意見一致。不論家庭中有多少人,孩子的教育都應該由父母親自去做。切不可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就放棄親自教育孩子。而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之外的家庭成員儘量不去幹涉,尤其是在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比如孩子哭鬧著要吃冰淇淋,媽媽考慮到健康和規則,拒絕了孩子。那麼爺爺奶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指責媽媽太過狠心或做得不對,又或者偷偷給孩子買冰淇淋。如果爺爺奶奶認為媽媽做得不妥,可以在事後揹著孩子和媽媽探討這件事,並統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