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綜合知識>

商周玉斧與玉圭的區別

綜合知識 閲讀(3.27W)

商周玉斧與玉圭的區別

1、用途不同:玉斧象徵着皇權,通常用於祭祀和宗廟中,也是貴族統治地位的象徵;而玉圭則是有關禮儀的器物,代表着君臣之間的禮儀關係。

2、紋飾不同:玉斧通常裝飾着各種動物圖案和符號,這些圖案和符號代表着權力、地位和祝福;而玉圭的紋飾較為簡單,一般只有簡單的紋路或雕花。

1、用途不同:玉斧象徵着皇權,通常用於祭祀和宗廟中,也是貴族統治地位的象徵;而玉圭則是有關禮儀的器物,代表着君臣之間的禮儀關係。

2、紋飾不同:玉斧通常裝飾着各種動物圖案和符號,這些圖案和符號代表着權力、地位和祝福;而玉圭的紋飾較為簡單,一般只有簡單的紋路或雕花。

1、用途不同:玉斧象徵着皇權,通常用於祭祀和宗廟中,也是貴族統治地位的象徵;而玉圭則是有關禮儀的器物,代表着君臣之間的禮儀關係。

2、紋飾不同:玉斧通常裝飾着各種動物圖案和符號,這些圖案和符號代表着權力、地位和祝福;而玉圭的紋飾較為簡單,一般只有簡單的紋路或雕花。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冷兵器史話之“斧”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下面是我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冷兵器史話之“斧”。

  冷兵器史話之“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東征,四國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

  周公東征,四國是吪。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周公東征,四國是遒。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詩經•豳風《破斧》

  冷兵器史話之“斧”的歷史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周代用斧風氣不如商代,到了雙鋒劍出,與刀並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為砍迤工具,或為樂舞儀仗及斬殺之器。斧雖不作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

  石斧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幾十萬年以 ,前。那時人們用磨製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獵禽獸,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工具之一。古漢字中“斤”就是砍木頭的斧字,所以後來從斤字旁的漢字多有斬截、折取的意思。鉞是由原始社會的勞動工具——石斧演化而來的。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製非常精細的石鉞,鉞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製作的石鉞顯然不適宜砍伐林木或用於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製造的原始兵器。

  從考古出土的器物來看,中國所有的斧形器物,最早都來源於距今1萬年至170萬年前石器時代斧形砍削器。這種砍削器大多是從河牀上揀來的礫石打擊而成,是把礫石的邊沿加以敲打,產生刃口,用作刮割的用具。這個時期的石器表面凹凸不平、敲制粗糙、不經磨削,史稱舊石器時代。到了距今1萬至4000年的時候,先民開始對石材的選取具有目的指向性,採集美石(美石為玉)加工成砍削器物。並隨着審美觀念的轉化對美石(玉)進行加工、磨削,雕刻並且製成各種器型,玉斧也就成為新石器時代的典型器物,尤以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器物為最,從而使石(玉)斧成為一種生產工具或成為一種顯示身份或祭祀禮儀用物。

  商朝時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斧。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斧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但鉞身較薄、青銅鉞的裝柄方式為內安祕。斧身多飾有雷紋,並且花紋非常精緻美觀。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

  周代有一種空頭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脱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

  三國時期,斧鉞的製作受到兵家重視。據説諸葛亮親自督造戰斧100把,質地優良。他還寫下一篇《作斧教》告誡諸將,戰斧質量好壞,“非小事也,若臨敵,敗人軍事矣!”視斧與刀同等重要。晉代以後,斧鉞的形制有了新變化,其刃部加寬,相減短,便於操持,砍殺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樣不同有長柄斧、鳳頭斧等。

  唐宋時期,斧鉞流行軍中,成千的軍士持長斧作戰。唐天寶年間,大將李嗣業與安祿山廝戰於香積寺,李嗣業率步卒三千持長柄斧、陌刀阻擊敵軍,打敗了安祿山統率的鏢悍的北方騎兵。宋朝軍隊的主要敵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騎兵,而宋軍在騎戰中常處於劣勢,主要靠步戰取勝。所以宋兵多持斧鉞抗擊遼金鐵騎的衝擊,以臨敵制勝。南宋大將王德在一次對兀朮的戰鬥中,兀朮以鐵騎排成強大陣營,王德説,賊兵右面陣營堅固,我們先打右面,行近敵陣時,一金將橫刀躍馬而去,王德引弓射箭,一發斃敵。王德乘勝指揮兵馬手持長斧排山倒海衝向金兵,金兵大敗,從以上戰例足以看出長斧在對抗敵騎兵隊的戰鬥中曾顯示出巨大威力。在古代戰場上,斧作為一種實戰工具一直在城市防禦戰、水戰中發揮作用,用它來砍斫敵人的攻城器具,斬截敵艦帆纜等。宋代曾公亮《武經總要》載有大斧、鳳頭斧,都是隋、唐遺制。元代時,蒙古軍隊喜用小斧、大斧和寬體大斧,而到了清代,將士喜用雙斧,斧柄僅有尺餘,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戰場上使用靈活。

  中國史籍中鮮見斧兵的記載,而古典小説中則多有描述。《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斧竟奔孔明。”《水滸傳》第三十八回説黑旋風李逵,“使兩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説李逵“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

  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黃帝時即有斧鉞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鉞。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鉞、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於黃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並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而巳;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法之創於武吃氏而流人中原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後之武師, 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板斧有三十六法也。

  凡在斧背上有鈎或斧上有刺者,即為鉞。據《六韜》記載,周武王軍中有大柄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斧鉞在上古代不僅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斧舞動起來,姿勢優美,風格粗獷,豪放,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斧使用原理:斧是利用槓桿原理和衝量等於動量的改變量原理來運作的。帶刺,帶鈎的鉞則多刺,鈎兩法,甶於斧和鉞演練起來比較笨重,加之很多傳統套路已失傳瀕於失傳,故在武林中已很少見。現今在香港流傳的套路有山東螳螂派的旋風雙斧和開山斧。斧鉞還被用作刑具。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説法。使用大斧出名者,有唐初的程咬金,水滸傳中的急先鋒索超,皆使用長柄大斧。短斧出名者,則為黑旋風李逵所使用的短柄雙斧。斧的主要特點是:動作粗獷,豪放,勇猛;主要技法有劈、剁、摟、雲、片、砍、削、撞等。現今在香港流傳的套路有山東螳螂派的旋風雙斧和開山斧。

  冷兵器史話之“斧”的種類

  斧、鉞通常被聯稱,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來劈砍的長兵器。區別在於鉞是一種大斧,刃部寬闊,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禮兵器;斧則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根據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鉞還是有所區別的。

  ◆板斧◆

  漢劉熙《釋名•釋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斧與鉞是罕見的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在木工中,斧頭一般都是砍伐樹木手工具。斧分類:投斧可用來投擲目標。戰斧長柄、專門用來戰鬥的斧。長柄的斧和鉞,古時多為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開山鉞”和“壓醜鉞”等。短柄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狀扁寬,也稱為“板斧”。黑旋風李逵使用的就是兩把板斧。

  ◆大斧◆

  古代長兵器的一種,又名“馬戰斧”。相傳為程晈金所用。斧闊五寸,柄長七尺。用法有劈、砍、剁、摟、截、撩、雲、片、推、支等。斧重柄長,斧頭有銅製和鐵製兩種。斧頭一面有刃,刃闊八寸左右,尾部厚而窄,並帶有突出往下彎曲的尖角,柄長丈餘。大斧用於儀仗之兵,也用於騎兵作攻城斬關或先鋒拔寨之用。

  ◆短斧◆

  短斧作為武術的器械之一,由於演練起來比較笨重,有的套路已經失傳了,故而使用斧者已不多見。短斧刃闊五寸,雙面開刃,頸長八寸,尾厚刃薄。柄長三尺,可作兵器之用。一般為雙斧並用,少單用者,力大者方可使用。雙短斧柄長二尺五寸至三尺,用時左右手各持一斧。其用法有掄、劈、砍、扎、由、雲、撩、掛、削、掃等。練習斧時,要求吞吐起落,粗獷豪爽的風格,舞動起來,姿態優美,是項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武術器械。短斧的主要種類和作用,具體可以參考長斧中的介紹。另有多種雙斧,均在雙兵械中再作介紹。少林短斧長二尺八寸,斧頭長一尺二寸,刃寬九寸。

  ◆青銅斧◆

  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斧。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面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徵。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將接受斧鉞就等於被授予軍權帥印。這在歷史上稱為“假黃鉞”。1972年河北藁城縣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鐗鉞,它説明了中國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經使用青銅的兵器了。陝西出土的秦代“鉞”做工相當精緻,有刃,有背,上面鑄有紋飾。青銅斧是繼新石器時代大量使用的石斧之後出現的砍伐工具。流傳到後世的不少,形狀主要有以下幾種:一,體較長,刃平直或略呈弧形,圓銎。二,寬身,弧刃,圓銎,近似兵器中的鉞。三,兩側近刃部較長或呈弧形,圓銎或長方形直銎,直刃或弧刃,近似現代的斧。圓銎斧的柄橫裝;直銎斧的柄直裝,使用時用兩手把握。前兩種主要見於商代和西周,後一種多見於春秋戰國至漢代。1973年湖北大冶古礦遺址出土大型長方形直銎斧,銎上有孔,可插入木楔固定木柄。

  ◆玉斧◆

  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文物原屬於紅山文化遺物,文物現狀:內蒙古草原興隆窪遺址中發掘出土長32.3cm,寬10cm,厚3cm。玉斧採用岫巖綠色玉料琢磨製成,呈深綠色,器物通體為五色沁。滿身沁斑,紅褐色、牙黃泛白色、黃褐色、青綠色、灰黑等沁色。通體滿漿彌合,蟬形斧柄溝槽包漿最為典型。造型呈窄長略微梯形,通體磨光,周壁渾圓,坡形且厚重,刃部沒有明顯鋒刃,器身上部有兩孔,內徑為1.9cm,孔壁十分周正。斧頂端造型為蟬柄,並用陽紋線稜琢成蟬頭,眼睛和紋飾琢工精細,形象真,栩栩如生。石斧在新石器時代既是實用之物,用以砍伐樹木,清除雜草,挖掘根莖,翻耕土地,也是兵器用做戰爭中的武器;同時它還是氏族部落首領們指揮戰爭進退的標識以及他們權力的象徵。因而,石斧演化玉斧、玉斧演化玉圭,自然從一開始就有着不同一般的禮儀意義。無論是斧還是圭,從做工上看,都是早期紅山文化時期典型的原始琢磨工藝。從蟬柄線條的陽紋稜,陰線槽橫刮磨的痕跡上看,不但是手工琢磨,而且用的是原始工具。從選料玉質上看,光澤晶瑩温潤,色彩絢麗。如此厚重的器物經敲擊錄音後,仍然發出清脆悦耳舒遠悠揚的聲音,證實了許慎《説文解字》中:玉有五德中聲音舒遠悠揚的物理特性,是一件難得的紅山古玉精品。

  玉斧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的晩期。早在近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經發現並開始使用玉石了。其中包括具有實用性的玉斧、玉鏟、玉刀、玉戈等生產工具和武器,以及用作裝飾品的玉環、玉鐲、玉璜、玉玦等等。玉斧是一種扁平的梯形器,上端有孔,可縛扎執柄,下端有刃,如果刃部寬大則叫鉞。史前時期,石斧曾被作為一種實用的殺人武器,後以玉製成,便演化為氏族酋長或部落聯盟首領執掌的王權象徵物。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主要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為多。這個時期的玉器雖然片狀較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極少,凡平面之處,中部皆微微隆起,邊緣較薄或有坡。

斧頭的種類,以及歷史和用法

斧(Axe),又稱斧頭,是一種武器或者伐木工具。是由一根木棍把手接着一塊梯形刀片所構成。為古兵器的一種,也是在上古時代的生產工具之一,在格鬥、狩獵中,斧都有很強的近距離戰鬥力。是給人強烈的粗暴感的打擊兵器,根據狀況的不同還可以將其扔向敵人。在古代,若是有一支裝備重戰斧,熟練戰斧操作方法的精鋭軍隊,連裝備劍的軍隊也不敵他們。有一些工事鏟、刺刀都可以用來當斧頭。

斧-概述

斧、鉞(yuè)通常被聯稱,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來劈砍的長兵器。區別在於鉞是一種大斧,刃部寬闊,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禮兵器;斧則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根據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鉞還是有所區別的,凡在斧背上有鈎或斧上有刺者,即為鉞。據《六韜》記載,周武王軍中有大柄斧,刃寬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名曰“天鉞”。斧鉞在上古代不僅是用於作戰的兵器,而且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斧舞動起來,姿勢優美,風格粗獷,豪放,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斧使用原理:斧是利用槓桿原理和衝量等於動量的改變量原理來運作的。帶刺,帶鈎的鉞則多刺,鈎兩法,由於斧和鉞演練起來比較笨重,加之很多傳統套路已失傳瀕於失傳,故現在武林中已很少見。現今在香港流傳的套路有山東螳螂派的旋風雙斧和開山斧。斧鉞還被用作刑具。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攻克商王王宮後,用黃鉞斬了紂王的頭顱,懸於太白旗上。直到漢代仍以斧鉞為斬首的刑具。由於斧鉞是一種斬殺罪人的刑器,所以歷史上有“斧鉞之誅”的説法。使用大斧出名者,有唐初的程咬金,水滸傳中的急先鋒索超,皆使用長柄大斧。短斧出名者,則為黑旋風李逵所使用的短柄雙斧。斧的主要特點是:動作粗獷,豪放,勇猛;主要技法有劈、剁、摟、雲、片、砍、削、撞等。現今在香港流傳的套路有山東螳螂派的旋風雙斧和開山斧。

斧-形狀種類

漢 · 劉熙《釋名·釋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斧與鉞是罕見的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在木工中,斧頭一般都是砍伐樹木手工具。斧分類:投斧(Tomahawk)可用來投擲目標。戰斧(BattleAxe)長柄、專門用來戰鬥的斧。長柄的斧和鉞,古時多為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開山鉞”和“壓醜鉞”等。短柄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狀扁寬,也稱為“板斧”。黑旋風李逵使用的就是兩把板斧。

三板斧:古代長兵器的一種,又名“馬戰斧”。相傳為程咬金所用。斧闊五寸,柄長七尺。用法有劈、砍、剁、摟、截、撩、雲、片、推、支等。

大斧:斧重柄長,斧頭有銅製和鐵製兩種。斧頭一面有刃,刃闊八寸左右,尾部厚而窄,並帶有突出往下彎曲的尖角。柄長丈餘。大斧用於儀仗之兵,也用於騎兵作攻城斬關或先鋒拔寨之用。

魚尾斧:斧頭形似魚故得其名。其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摟、抹、刺、雲、片、鈎、掛等。

宣花斧:斧頭刃的一面特別大,斧端之刺較一般長。其用法與斧同。

短斧:短斧的主要種類和作用,具體可以參考長斧中的介紹。另有多種雙斧,均在雙兵械中再作介紹。少林板斧長二尺八寸,斧頭長一尺二寸,刃寬九寸。

鳳頭斧:斧頭長八寸,刃闊五寸。尾厚刃薄。柄長二尺五寸。是斧中較短的一種。

峨嵋斧:長九寸,刃闊為五寸,柄長三尺,粗約盈把,常用於近戰或地道內掘土所用。

雙斧:現代斧作為武術的器械之一,由於演練起來比較笨重,有的套路已經失傳了,故而使用斧者已不多見。練習斧時,要求吞吐起落,粗獷豪爽的風格,舞動起來,姿態優美,是項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武術器械。

板斧:短斧的一種。斧頭刃闊五寸,雙面開刃,頸長八寸,尾厚刃薄。柄長三尺,可作兵器之用。一般為雙斧並用,少單用者。力大者方可使用。

雙板斧:屬雙短兵器。斧頭呈扇形,柄長二尺五寸至三尺。用時左右手各持一斧。其用法有掄、劈、砍、扎、由、雲、撩、掛、削、掃等。

鳳頭雙斧:由月斧、曲刃、鳳頭、護手盤、斧柄、尖鐓等部分組成。

少林宣花斧:少林雙兵器之一。杆長二尺七寸,頭長六寸九分,兩尖寬距七寸五分。

斧-歷史淵源

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於黃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並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而巳;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法之創於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板斧有三十六法也。

斧之溯源甚早, 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周代用斧風氣不如商代,到了雙鋒劍出,與刀並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為砍迤工具,或為樂舞儀仗及斬殺之器。斧雖不作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

石斧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幾十萬年以前。那時人們用磨製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獵禽獸,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工具之一。古漢字中“斤”就是砍木頭的斧字,所以後來從斤字旁的漢字多有斬截、折取的意思。鉞是由原始社會的勞動工具——石斧演化而來的。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製非常精細的石鉞,鉞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製作的石鉞顯然不適宜砍伐林木或用於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製造的原始兵器。

商朝:出現了用青銅鑄造的斧。這時的青銅鉞仍保留了石斧的特點:刃部弧曲寬闊,兩角略微上翹,但鉞身較薄、青銅鉞的裝柄方式為內安柲。斧身多飾有雷紋,並且花紋非常精緻美觀。商周時代斧鉞類型很多,且質料優良。如《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

周代:有一種空頭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所以漸漸脱離戰場,成為一種禮兵器。

三國:斧鉞的製作受到兵家重視。據説諸葛亮親自督造戰斧100把,質地優良。他還寫下一篇《作斧教》告誡諸將,戰斧質量好壞,“非小事也,若臨敵,敗人軍事矣!”視斧與刀同等重要。晉代以後,斧鉞的形制有了新變化,其刃部加寬,相減短,便於操持,砍殺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樣不同有長柄斧、鳳頭斧等。

唐宋時期:斧鉞流行軍中,成千的軍士持長斧作戰。唐天寶年間,大將李嗣業與安祿山廝戰於香積寺,李嗣業率步卒三千持長柄斧、陌刀阻擊敵軍,打敗了安祿山統率的鏢悍的北方騎兵。宋朝軍隊的主要敵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騎兵,而宋軍在騎戰中常處於劣勢,主要靠步戰取勝。所以宋兵多持斧鉞抗擊遼金鐵騎的衝擊,以臨敵制勝。南宋大將王德在一次對兀朮的戰鬥中,兀朮以鐵騎排成強大陣營,王德説,賊兵右面陣營堅固,我們先打右面,行近敵陣時,一金將橫刀躍馬而去,王德引弓射箭,一發斃敵。王德乘勝指揮兵馬手持長斧排山倒海衝向金兵,金兵大敗,從以上戰例足以看出長斧在對抗敵騎兵隊的戰鬥中曾顯示出巨大威力。在古代戰場上,斧作為一種實戰工具一直在城市防禦戰、水戰中發揮作用,用它來砍斫敵人的攻城器具,斬截敵艦帆纜等。宋代曾公亮《武經總要》載有大斧、鳳頭斧,都是隋、唐遺制。

元代:軍隊喜用小斧、大斧和寬體大斧。

清代:將士喜用雙斧,斧柄僅有尺餘,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戰場上使用靈活。

中國史籍中鮮見斧兵的記載,而古典小説中則多有描述。《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斧竟奔孔明。”《水滸傳》第三十八回説黑旋風李逵,“使兩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説李逵“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從這些小説反映的情況,可以看出,斧是歷代廣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間武藝小説中一般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

斧-歐洲的斧

在中世紀歐洲,斧作為一種有效的揮擊武器大受騎士階層歡迎。斧與劍(闊劍、長劍)、釘錘一起,作為除長矛外的輔助武器。事實上,在騎士衝入敵陣後長達數米的矛就失去了使用價值。在混戰中騎士的優勢僅在於重甲與騎馬的高度優勢。在自上而下的揮擊時,斧一類刃較厚的武器劈砍較有力,不易崩刃,而且這種情況下劍的反手回擊價值也不大。斧既有鋒刃可以殺傷無甲或軟甲的敵人——相較於劍,斧可以擊碎骨胳,而且會使傷道嚴重挫傷(厚刃)還可以利用較高的動能殺傷穿鍊甲甚至板甲的敵人。斧可以砸開鍊甲的鏈節,使鏈環嵌入傷口,造成易於感染而難以治癒的傷口,即使無法破甲,斧也可以利用自身動能造成鈍傷。在步兵,斧可以作為反騎兵武器(反甲),還可以非常方便地向上磕開盾,然後向下……但斧相較於刀劍,笨重是其最大缺點(某些方面也是優點),因而不適用於近戰(例如城堡),步兵用單手斧則必須配盾,或裝備副手刀劍。

斧-現存文物

1、青銅斧:

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兩件大型青銅斧。其刃部寬約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面鑄有銘文:“婦好”。婦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驍勇善戰的著名女統帥,曾多次率兵出征。這件大鉞正是她權威的象徵。斧鉞作為禮兵器在商周時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將接受斧鉞就等於被授予軍權帥印。這在歷史上稱為“假黃鉞”。1972年河北藁城縣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鐗鉞,它説明了中國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經使用青銅的兵器了。陝西出土的秦代“鉞”做工相當精緻,有刃,有背,上面鑄有紋飾。

青銅斧是繼新石器時代大量使用的石斧之後出現的砍伐工具。流傳到後世的不少,形狀主要有以下幾種:一,體較長,刃平直或略呈弧形,圓銎。二,寬身,弧刃,圓銎,近似兵器中的鉞。三,兩側近刃部較長或呈弧形,圓銎或長方形直銎,直刃或弧刃,近似現代的斧。圓銎斧的柄橫裝;直銎斧的柄直裝,使用時用兩手把握。前兩種主要見於商代和西周,後一種多見於春秋戰國至漢代。1973年湖北大冶古礦遺址出土大型長方形直銎斧,銎上有孔,可插入木楔固定木柄。

2、玉斧(又稱玉圭) 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文物原屬於紅山文化遺物,文物現狀:內蒙古草原興隆窪遺址中發掘出土長32.3cm,寬10cm,厚3cm。玉斧採用岫巖綠色玉料琢磨製成。呈深綠色。器物通體為五色沁。滿身沁斑。紅褐色、牙黃泛白色、黃褐色、青綠色、灰黑等沁色。通體滿漿彌合,蟬形斧柄溝槽包漿最為典型。造型呈窄長略微梯形。通體磨光,周壁渾圓,坡形且厚重,刃部沒有明顯鋒刃,器身上部有兩孔,內徑為1.9cm,孔壁十分周正。斧頂端造型為蟬柄,並用陽紋線稜琢成蟬頭,眼睛和紋飾琢工精細,形象真,栩栩如生。

石斧在新石器時代既是實用之物,用以砍伐樹木,清除雜草,挖掘根莖,翻耕土地,也是兵器用做戰爭中的武器;同時它還是氏族部落首領們指揮戰爭進退的標識以及他們權力的象徵。因而,石斧演化玉斧、玉斧演化玉圭,自然從一開始就有着不同一般的禮儀意義。無論是斧還是圭,從做工上看,都是早期紅山文化時期典型的原始琢磨工藝。從蟬柄線條的陽紋稜,陰線槽橫刮磨的痕跡上看,不但是手工琢磨,而且用的是原始工具。從選料玉質上看,光澤晶瑩温潤,色彩絢麗。如此厚重的器物經敲擊錄音後,仍然發出清脆悦耳舒遠悠揚的聲音,證實了許慎《説文解字》中:玉有五德中聲音舒遠悠揚的物理特性,是一件難得的紅山古玉精品。

玉斧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早在近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經發現並開始使用玉石了。其中包括具有實用性的玉斧、玉鏟、玉刀、玉戈等生產工具和武器,以及用作裝飾品的玉環、玉鐲、玉璜、玉玦等等。玉斧是一種扁平的梯形器,上端有孔,可縛扎執柄,下端有刃,如果刃部寬大則叫鉞。史前時期,石斧曾被作為一種實用的殺人武器,後以玉製成,便演化為氏族酋長或部落聯盟首領執掌的王權象徵物。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主要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為多。這個時期的玉器雖然片狀較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極少,凡平面之處,中部皆微微隆起,邊緣較薄或有坡。

玉圭與笏的對比

《説文》中稱的“剡上為圭”指的是上部尖鋭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圭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工具石鏟和石斧,因此今天古學界將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許多玉鏟及方首長條形玉器都定名為圭。真正標準的尖首形圭始見於商代而盛行於春秋戰國。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禮器,被廣泛用作“朝覲禮見”標明等級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周禮》記載圭有多種形制、多種用途,現在考古實證材料還不能予以證實,不少問題有待研究。戰國以後圭在社會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點綴朝廷的威儀時曾製造過,但絕大多數沒有流傳下來。今日所見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戰國的作品。清代偽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從上可以得知 既然《禮記》中已有記載 那麼玉笏板出現的年代應該早於春秋時期,估計在在商周時期已有使用。

故宮藏乾隆朝仿古器的帶乾隆款的仿古玉器

乾隆朝仿古玉器可分為帶有乾隆款的仿古玉器及不帶乾隆款的仿古玉器,帶款作品的製造年代準確,一般都不進行做舊處理,具有乾隆朝玉器的普遍風格。帶款識的可分為“仿古”款與“年制” 款兩種。

一、“仿古”款

仿古款又分“大清乾隆仿古”或“乾隆仿古”兩種。款識的排列方式為橫行、六字豎排三行、四字豎排二行等樣式。“仿古”款多刻於仿古青銅器的玉器皿上,作品有鼎、豆、尊、簋、英雄杯等,其中一些作品還按照古青銅器仿製了銘文。這類作品雖為“仿古”,但與古代作品相比有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器物的蓋、足、耳、環、圖案等方面,蓋紐多為幾何形,環狀,橢圓,多層,一些幾何形紐還有小獸。器物兩側的耳多為獸頭形,口中吞柱,獸頭的形狀較複雜,其上又有裝飾,較古代器物之耳有很大的區別。作品的主體紋飾以獸面紋、蟠螭紋、夔龍紋、蕉葉紋、雲雷紋為主,圖案的構成較之古青銅器圖案有所變化,已在仿古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仿古”款作品一般具有用料精良、加工細緻、設計上追求造型與圖案的完美性等特點,仿古卻不同於古,主要是以玉仿製古代非玉器皿。

二、“年制” 款

帶有“年制”款的玉器包括的範圍很廣,其中有較多的仿古玉器,仿製的古代玉器多有所本,按其品類可分為以下幾類

1.仿新石器時代玉器

主要是仿新石器時代的玉圭、玉環等。仿古玉圭與舊玉圭略有不同,稍短,下部略寬,兩邊有凸起的勾連獸面紋及人面紋,花紋較被仿製的作品更為規整。作品為碧玉質,沒有進行做舊處理。清代宮廷對新石器時代的蚩尤環進行了批量仿製,仿製的作品與原作品有所不同:其一是玉質不同,仿製品多用新疆產上等碧玉、青玉製造;其二是仿製品加工精細,在獸面之外又增加了其他花紋;其三是將環剖為兩環,兩環相套,可重合,不可分開。一些作品上刻有“乾隆年制”款,有的刻面上還刻有乾隆御題詩句。

2.仿商代玉器

由於乾隆時期宮廷收藏者對商代玉器的認識不甚明確,因而很難製造出高水平的仿商代玉器。在仿商代玉器中較為典型的一件是玉斧。

商代玉鳥玉質黃綠色,較薄,邊緣帶有玉皮,風化較嚴重。玉斧表面用陰線刻一鷹、獸圖案,鷹在上,欲擒獸,獸在下,似為虎,奔跑狀。殷墟發掘的商代婦好墓中發現有一龍、鳥組合的玉佩,鳥在上為鳳,獸在下為龍,作品的造型與這件清代玉斧上的圖案風格類似,這件玉斧的圖案應是照商代玉器設計的,但進行了改動。作品的造型、圖案是仿古的,且保留玉皮以示舊色,但同真正的商代玉器比較圖案有很大差別,商代玉器上的陰刻線常把線槽外側磨成坡狀,此作品線槽兩側無坡。商代玉器中的動物造型,同器物造型相同,不作圖案裝飾,這件作品上鷹、獸是作為圖案使用的,因而我們知道的帶有“年制”款的乾隆仿商代玉器並非完全仿古。

3.仿戰國、漢代玉器

清代宮廷玉器中有一批玉斧,有的帶有“乾隆年制”款,有的無款。 乾隆款仿古夔紋玉璧其中一些是在舊玉斧上加刻花紋,另一些則是新做的。紋飾為仿戰國和漢代玉器的獸面紋、夔龍紋、勾雲紋。故宮博物院收藏着一件玉夔紋斧,器頂面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斧表面飾相對的折身夔龍紋,夔龍之頭似戰國玉器之夔龍,夔龍面有變化,身體粗而長,寬度一致,有邊線,折成方框狀,同漢代玉器上的折身夔龍紋有所不同。另有一些玉斧上飾有仿古獸面紋。獸面紋是中國古代玉器中使用廣泛的傳統紋樣,在新石器時代、商、周、戰國及漢代玉器圖案中佔有重要位置,各時代紋樣特點不盡相同。商、周時期的獸面紋眼部誇張,略顯猙獰。戰國、漢代的獸面圖案則顯得端莊、肅穆。清宮所藏這批玉斧上的獸面圖案多是在戰國、漢代玉獸面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的,圖案結構較古玉花紋複雜。

清代宮廷製造了較多的仿古玉璧, 乾隆款仿漢長宜子孫佩帶有乾隆款的作品中有幾件直徑較大,璧表面以陰線刻回紋錦地,錦地上有縱向的夔龍紋,紋飾多仿自戰國、漢代玉器。與戰國、漢代的夔龍紋玉璧相比,仿古玉璧有較大的變化,這是乾隆皇帝有意表示對古器物的喜愛、繼承和仿古中的變化求新。

“年制”款玉器中有一批仿漢代玉佩飾,其中有仿漢宜子孫佩。漢代有一類玉璧,廓外帶有鏤雕裝飾,其上有文字,如“益壽”“長樂”“宜子孫”等,以帶“宜子孫”文字者為多。習慣上稱清宮仿造的漢宜子孫璧為佩,它較原物略小,表面有透雕圖案,透雕圖案以夔龍紋為主。作品上的文字有“宜子孫”“長宜子孫”二類,“長宜子孫”四字常處於器孔的上、下、左、右四個部位,與漢代作品有較大的差別。

國徽有玉圭嗎

沒有。圭是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帝王、諸侯所使用的重要禮器,它不僅是天地四方神靈的代表,也是一種信物,象徵身份等級的標誌,玉圭的歷史十分久遠,是從新石器時代玉錛、玉斧等器演變而來,終於漢唐時期,宋代以後又出現仿古器。非實用器,為禮器。也是象徵男子權威的器物圭是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帝王、諸侯所使用的重要禮器,它不僅是天地四方神靈的代表,也是一種信物,象徵身份等級的標誌,

玉圭,玉璧,玉環,玉瑗有什麼區別?

玉圭 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製禮器。為瑞信之物。長條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周禮·春官·典瑞》有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別。周代墓中常有發現。

http://www.china-gallery.com/gb/kucun/qingt/yq_mcsy.htm

玉璧是一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器體)倍好(穿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3種。

從近年考古出土的實物看,古人在製作玉器時,對於玉璧的孔徑與器體的比例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因此今天我們習慣上把寬邊小防的圓狀器統稱作璧,而窄邊大口徑的稱為環,一般不再用“瑗”這一名稱。

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是很重要的瑞玉,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用玉選料極精,製作工藝極細,花紋形式多變,飾紋種類極為豐富,使用範圍大增,數量也屬歷代之冠。

http://ke.baidu.com/view/487681.htm

一些初對我國古玉有興趣的朋友,可能仍未能分清什麼是玉瑗、什麼是玉環和什麼是玉璧,因為三者的形制十分相似。

像附圖的真古青玉器,乃戰國時代所琢制者,其紋飾與琢法皆顯著具有時代特色。此一形制屬「瑗」。通常大孔為瑗;孔的直徑大約等於整件玉器直徑的三分之二。小孔者為玉璧;中孔者屬「環」,亦即是其孔的直徑等於整件器物直徑的一半。《爾雅》清楚地指出:「好倍肉謂之瑗。」「好」就是中孔的直徑;「肉」是由內廓到外廓的尺寸。荀子説:「召人以瑗。」古代延請人來時,便叫使者持一個瑗去。《説文》述及君王上台階時,為免失墜,故手執玉瑗的一邊,引導者則執另一邊。後來更演變為佩飾,由內廓凸起的「脣瑗」漸變成玉鐲子。古人稱作「圳」或「釧」者,其實也屬瑗。

玉璧同樣是中間有圓孔的圓形板狀體。《爾雅》謂:「肉倍好謂之璧。」亦即玉的部分,尺寸倍於中間孔的尺寸。古人用璧與琮合作禮器。《爾雅》指「肉好若一謂之環」;亦即玉的部分與中間孔之尺寸相若(近乎一樣)。玉環應仿自更早年代的陶環和石環。三者在最早期皆多為素面無紋;在周時始多谷紋和蒲紋;戰國時期更多捲雲紋與重王丕.

http://blog.163.com/sir_huang0628/blog/static/113984902008213121289/

請專家幫我看看這玉圭,是真品還是仿品,謝謝

古玉鑑定六法

近年來,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斷提高,並且突破了前人鑑定古玉的一些理論,給辨偽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我們要從客觀實際出發,針對仿品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研究,深入市場,不斷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分析鑑定,而不是依靠帶有主觀性的推理、考證、猜測去鑑定真偽。下面根據我個人多年的收藏經驗總結以下六點鑑定方法。

工藝痕跡鑑定

談古玉工藝,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藝。其無外有兩大方面,其一為清以前至新石器時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動化工藝;其二為近代電動工具工藝及砂袋、沙箱拋光工藝。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發明手動砣具,拋光用解玉砂、獸皮輪砣、棉、麻布輪砣等,其特點為鑽孔多為喇叭狀,長孔多為對鑽而成,孔為中細,兩端大,孔壁可見粗細不等的螺旋紋,且表面光滑。機械孔壁則較規整,留有細密均等的螺旋紋,另外,孔口邊緣也可發現硼碴。這是穿孔鑑定重要方法。戰國鐵器發明以後穿孔則較規整,但孔壁螺旋紋還不同機械孔壁螺旋紋細密均等。新石器時代與商周之時拋光多用解玉砂、獸皮等為之。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粗細不均,但較為順暢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細凹線,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較為平行的細凹線。這種工藝是鑑定古玉真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鑑定方法,望大家多觀察實物,多比較,需強調一點:必須用放大鏡才能觀察鑑定。

氧化鑑定

氧化是指玉在各種自然環境下與空氣、水及其他物質所產生的化學變化。

氧化有三種現象:一是鈣化程度輕重不一的雞骨現象;二是蝕孔、蝕斑現象;三是氧化嚴重成粉狀。從礦物學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質地緻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夾雜含有一些其他物質,在長時間的化學作用下質地弱的部分,特別是玉器表面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侵蝕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的化學變化形成的閃亮結晶體,這一點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偽造的。

再一種有氧化情況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鈣化形成白斑,程度輕重不一,但自然地覆蓋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輕的,表面仍有光澤,嚴重的則侵蝕成粉末。重要一點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較重,火燒假玉器就不這樣。

目前用酸類物質侵蝕偽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積凸凹不平的侵蝕,蝕孔、蝕斑明顯,這樣處理的古玉其蝕孔常常是外大里小,無結晶體,呈斑駁狀。此種方法需注意的是,有個別作偽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這需從加工痕跡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凝結物鑑定

包漿通常是指玉在各種環境中,由其他物質附在玉器表面形成的一種物質,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礦物凝結物;二是玉器表面有墓土或腐爛雜物;三是傳世品上的污垢。這幾種物質都很微妙,顏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對實物觀察所得。

出土品的包漿是凝結在玉器表面的物質,這種物質在放大鏡下觀察也呈斑駁狀,有的是礦物質溶化後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狀;有的則是墓土。無論哪一種,都十分自然,凝結較實,並伴有墓葬氣味,這種氣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這也是氣味辨偽的一個重要方法。

假器就不是這樣,包漿鬆散,無墓葬味,無透明礦物質,即使有泥土包漿堅固的,也是膠一類物質所為,一燒、一洗即知。現流行一種把古玉用細鐵絲纏上,放入土中數月或數年後取出,紅褐土鏽可固結在玉上。但古玉很少與鐵一類物質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類玉劍具是如此。

藝術水平鑑定

在中國玉器製作工藝史上,每個時期都有特點鮮明的藝術風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術風格,而且,每個時期既有成熟的藝術,又有不成熟或成長中的藝術。熟悉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玉器工藝水平是鑑定古玉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看一些玉器理論書籍,而且還要多看玉器圖錄及博物館、收藏家的實物資料。

在古代玉器藝術水平中,成熟的藝術是當今難以仿製的,具體體現為那些藝術水平高的玉器更難仿製,鑑定起來也相對容易,正所謂有形無神。譬如漢代玉人物、馬、獸類,特別是圓雕作品,那種圓潤、飽滿、流暢的線條,迄今仍極難仿製。可以説,愈是技術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圓雕作品,器型複雜作品,愈容易鑑定。原因是製作難度大,容易留下破綻。

沁色鑑定

沁色鑑定重在學習理解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之間的顏色變化,我們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於紅色漆器內,可能受紅色沁,黑漆則可能產生黑色沁,黃土內埋藏,則可能產生黃褐色沁。重要一點是:通常情況下,真品沁色比較單一;顏色較暗,較亂的沁色和鮮豔沁色就值得懷疑了。

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觸部位,不一定有沁色。採用化學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為滿沁。也有局部沁,特點是沁色較多,火燒偽沁並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處進行的。通過強白燈光下觀察可知這一點。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綹處進行激光偽造沁色的。還有一點就是玉的存放環境乾燥或玉質緻密可以無沁。

氣味鑑定

玉器埋藏環境的不同,氣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還有傳世味。一般玉器氣味以新近出土最為濃烈,熟悉這種氣味最好的辦法是多嗅老窯陶瓷特別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氣味,尤以戰國、漢代陶器為重要,它們的氣味與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種方法僅限於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對於鑑別那些偽造出土古玉特別靈驗,它們不僅沒有墓葬氣味,相反,有種刺鼻的化學氣味或單純的土氣味。此種方法要求我們多實踐、多對比,才有所收穫。但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帶有泥土雜物的玉器,不論早晚出土,必須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氣其味更大,反之,無味則必假。轉自:國家文化藝術品網

古代官員早朝時手裏拿的那塊牌有什麼用?

笏 , 又 稱 手 板 、 玉 板 或 朝 板. 《 釋 名 》 稱 , 「 笏 , 忽 也 。 君 有 教 命 , 有 所 啟 白 , 則 書 其上,備忽忘也 」 。 意 指 笏 乃 臣 下 上 殿 面 君 時 的 工 具 , 以 笏 為 紙 , 直 書 其 上 , 以 防 遺 忘 。 《 禮 記 》 的 《 玉 藻 》 稱 , 「 笏 , 天 子 以 球 玉 , 諸 侯 以 象 , 大 夫 以 魚 須 文 竹 , 士 竹 本 象 可 也 」 。 「 笏 , 度 二 尺 有 六 寸 , 其 中 博 三 寸 , 其 殺 六 分 而 去 一 」 。 唐 代 武 德 四 年 ( 6 2 1 年 ) 以 後 , 五 品 官 以 上 用 象 牙 制 作 的 笏 , 六 品 以 下 官 用 竹 本 笏 。 三 品 以 上 的 笏 , 前 拙 後 直 。 五 品 以 上 , 前 拙 後 屈 , 後 又 改 為 上 圓 下 方 。 《 輿 服 雜 事 》 稱 , 「 古 者 貴 賤 皆 執 圭 , 書 君 上 之 政 令 。 有 事 , 則 搢 之 於 腰 帶 中 。 五 代 以 來 , 唯 八 座 尚 書 執 笏 者 , 白 筆 綴 手 板 頭 , 以 紫 囊 裹 之 。 其 餘 王 公 卿 士 , 但 執 手 板 , 板 主 於 敬 , 不 執 笏 , 示 非 記 事 官 也 」 。

參考資料:《 禮 記 》、《 道 書 援 神 契 》、《 輿 服 雜 事 》

玉笏和玉圭有啥區別

玉笏是大臣上朝是手裏所拿的,玉圭算是一種禮器在西周時

玉及玉器的稱呼有那些

玉的稱呼有:

1、瓊,美玉。《詩·衞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譯文  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

2、琳,美玉。青碧色的玉。

3、球,美玉。《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譯文  所謂夷玉,如書中(周書)描述。

4、瑜,美玉。《左傳·宣公十五年》:“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譯文  深山草野中也會藏瘴癘之氣,美玉中也會微有瑕疵。

5、璇,美玉。

6、琪,美玉。《玉篇·玉部》:“琪,玉屬。”

譯文  琪,一種玉。

7、璞,未雕琢的玉。《韓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寶焉。”

譯文  大王於是就讓製作玉器的人, 整理認識那塊石頭, 從而在石頭中得到了寶物。

8、瑤,亦泛指美玉。

9、碧,青綠色或青白色的玉。《莊子·外物》:“ 萇弘死於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譯文  古代文人不被重視,含恨死去,在墳頭猶吟誦詩句,憂恨結於地下,千年猶未消失。

10、瑰,美玉,美石。《詩·秦風·渭陽》:“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譯文  什麼禮物送給他?美玉飾品表我心。

11、翠,硬玉。宋吳自牧 《夢粱錄·元宵》:“甚至飲酒醺醺,倩人扶着,墮翠遺簪,難以枚舉。”

譯文  到了喝醉的時候,美人扶牆而走,掉落的翠玉髮簪,難以羅列清楚。

12、瑾,美玉名。南朝宋慧琳 《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如草之蘭,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絢。”

譯文  玉器碰撞所發出的玄妙之音,輕脆,透明,純淨,沒有太多的花腔巧調,賣弄炫耀,但渾然天成的美妙,清醇有致。

13、琮,瑞玉。方柱形,中有圓孔。用為禮器、贄品、符節等。

14、珂,白色似玉的美石。

15、瓔,似玉的美石。

16、瓚,質地不純的玉。

17、琛,指玉。

18、璠,美玉。

19、璜,狀如半璧的玉。

20、瓏,古旱求雨時所用的玉,上刻龍紋。

21、珉,似玉的美石。

22、璆,美玉。可制磬。亦借指磬。

23、瑛,美玉。

24、瓘,玉名。

25、珏,相合之二玉。雙玉。

26、璦,美玉。

27、琀,古代放在死者口裏的玉。

28、琦,美玉。

29、琬,美玉。

30、瑒,玉名。

31、玢,玉名。

32、琥,瑞玉。

33、琿,美玉。

34、琚,佩玉。

35、珺,美玉。

36、琨,玉石。

37、璐,美玉。

38、玫,美玉。一説火齊珠。

39、璊,赤色的玉。

40、珅,玉名。

41、瑭,玉名。多用於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42、瑋,玉名。

43、琰,美玉。

44、璵,美玉。

玉器的稱呼:

1、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製禮器。為瑞信之物。長條形,上尖下方。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處不同而異。《周禮·春官·典瑞》有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別。周代墓中常有發現。 

2、玉笏,上朝時所執的玉製手板。

3、鎮圭,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王執鎮圭,為六端之一。

4、命圭,帝王授給大臣的玉圭。

5、穀圭,古玉器名。古代諸侯,用以講和或聘女的玉製禮器。又稱“谷璧”。

6、圭璧,古代帝王、諸侯朝聘或祭祀時所執的玉器。

7、土圭,古代玉器。用以測日影、四時、土地。

8、璧,古玉器名。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圓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徑長一尺二寸,天子禮天之器。諸侯享天子者亦用之。禮天須用蒼色,蓋璧形圓,象天蒼,象天之色。谷璧子所執,飾谷紋,取養人之義。

9、瑗,古玉器名。大孔的璧。

10、玉琥,古代玉器。一種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稱“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處》(《考古》1983年5期)一文以為:“我認為表面刻虎紋的玉器應依器形命名,前加‘虎紋’二字。至於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佩,無孔的當為玩器或陳列品,可稱玉虎”。 

11、玉虎,雕成虎形的玉器,即“琥”。

12、珩,古玉器名。玉飾品,雜佩上部的橫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於璧環之上。 

13、環,古玉器名。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玉製的環。古時用作佩飾。

14、玉佩,玉作的佩飾。

15、玉帶鈎,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發現,用以鈎連腰帶。帶鈎有銅、玉兩種。流行於春秋戰國和秦漢時代。銅帶鈎上有的鑲嵌綠松石。

16、玉鈎,玉製的鈎,故名。有帶鈎、簾鈎、帳鈎等。

17、玉劍飾,指用於劍上的裝飾玉件。常見有劍首、劍格、劍鞘上帶扣和鞘末玉飾四種。玉劍飾始於戰國,戰國劍較短小,劍首小而薄,邊緣外敞,較鋭利。

18、玉衣,古玉器名。玉製的葬服,又稱“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種形狀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級不同採取金鏤後銀鏤、銅鏤連綴而成。

19、玉蟬,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為蟬形,故名“玉蟬”。

20、玉豚,古玉器名。古代死人手握的豚形玉器。在東漢、魏晉南北朝墓中,常有玉豚出土,造型和文飾較簡略。用其隨葬,重要是巫術的原由。 

21、含玉,古玉器名。“含”亦作“晗”,有的書上還稱“押舌”。古時入殮時放在死者口中玉。

22、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漢代有九竅塞,即填塞或遮蓋死者身上九孔竅的九件玉器。這九件玉器在河北滿城兩座漢墓中都有出土。

23、玉節,玉作的符節,古代用作主要的信物。

24、玉璽,皇帝的玉印。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自秦以後,以玉為璽,為皇帝所專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 

25、玉盤,玉琢成的盤。

26、玉魚,刻玉為魚,是一種珍玩和佩飾。

27、玉帶,唐、宋所用的玉飾的腰帶,以之分離官階之高下。

28、玉珠,用玉琢成的珠。

29、玉藻,古代王冠垂掛的玉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