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學習教育>

逆子的出處

學習教育 閲讀(3.2W)

1、逆子指忤逆不孝的兒子。

逆子的出處

2、出自《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

3、逆(拼音:n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作“屰”,始見於甲骨文。甲骨文和金文中“屰”像倒人形,表示順逆的“逆”,當為“逆”字初文。甲骨文和金文屰或增止,或增彳、辵符,像對面的人向着自己,迎面走來,表示迎接。引申可有接受、倒着、退後、不順從、叛亂、猜度等意義。

4、造句:

逆子無情甚於蛇蠍。

逆子頑妻,無藥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