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綜合知識>

教育活動需要目的嗎

綜合知識 閲讀(2.41W)
教育活動需要目的嗎:答案是需要。

教育活動需要目的嗎

教育活動需要目的嗎:答案是需要。

教育活動需要目的。教育活動需要有明確的目的,目的是指活動所追求的目標或效果。教育活動的目的通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這種發展不僅包括知識技能的獲取,還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社交能力等各個方面。因此,明確的目的可以幫助教育者清晰地規劃和組織教育活動,使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此外,對於學生來説,明確的目的也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因此,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明確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教育活動需要目的。教育活動需要有明確的目的,目的是指活動所追求的目標或效果。教育活動的目的通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這種發展不僅包括知識技能的獲取,還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社交能力等各個方面。因此,明確的目的可以幫助教育者清晰地規劃和組織教育活動,使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此外,對於學生來説,明確的目的也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因此,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明確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對嗎?

“母猴帶着小猴爬樹是教育嗎?”咋一看讓人有點摸不着頭腦,但是學過科二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科二的開篇就介紹了教育的產生與發展,為我們全面展現了教育活動的前世與今生。教育的概念中提到,教育是人類有目的地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緊接着,教育的屬性中也提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質。教育是一種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現象,在其他動物界是沒有的。

小夥伴們,敲黑板的重點來了,無論是在教育的概念還是教育的本質屬性中,我們都會發現教育活動的對象是人,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參與教育活動的兩大主體必須是人。雖然可愛的猴子們是跟人類比較接近的靈長類動物,但素,還是有本質區別噠(微笑臉)。由此我們可以判斷母猴帶着小猴爬樹不是教育。小夥伴們,你們的判斷正確嗎?(奸笑臉)

關於教育的概念和本質屬性在科二考試中還多次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過,“下列哪些現象屬於教育”“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什麼”問題的形式有變,但實質內核並沒有變,小夥們一定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才能做到“不為浮雲遮望眼”,成功拿下教師資格證!

教育只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動物界不存在教育現象。母猴教小猴爬樹是一種學習現象,而不是教育現象。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第一,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第三,在教育這種活動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嗎

教育必須有計劃性、針對性、目的性,無的放矢是不行的,這樣教育就無意義了。有了目標任務才根據它制定一整套教育方案,採取有效措施,開展教育工作。

舉辦此次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活動目的:

引導學生學習“規範”,學會做人,教育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組織引導學生共同來制定本班文明禮儀常規,讓學生在體驗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禮貌、爭做文明學生的良好風氣,把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活動轉變成為廣大學生的自覺行動。

讓我們好的傳統能夠完美的傳承下去!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

擴展資料:

教育目的不同於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規格。教育目的是對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是某一層次、類別教育或某一專業的具體要求。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的制訂不應違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於教育目的。

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制約着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總之,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別、總與分的關係,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養真正的人,培養全面、完整的人為己任。對於所有學校來説,教學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具體落實在教師職業行為上就是通過教師的勞動培養人,塑造人,改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拓展資料:

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有些人甚至認為教育可以開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過外部的言語和音樂來影響子宮裏成長着的胎兒,進行胎教,希望給孩子以積極的健康的發展。

來源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 “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人通過受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變遷。教育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內涵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餘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足培養人才,所有人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素質;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所必須的一切知識和技能;每個人一生與社會相適應、有自己思想和個性發展的能力;是使每個人都能享有健康、豐富、全面的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所必需的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人——因為有知識——這個人才是有素質的;就是能為社會服務——這樣的人才是有用的;就是有出息——這才是有出息的。有出息是一種幸福;有出息就是一個人為國家做貢獻(這個貢獻指一定國家所需要);有出息就是一個國家人民幸福安康;有出息就是一個人做貢獻了(不一定要掙多少錢,不一定要當什麼大人物),我們國家就是因為有這樣一批人而不斷髮展壯大所產生出來的一個國家。有出息就是讓我們國家更強大,也讓我們人類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

一、知識和技能

·

知識和技能是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這些知識和技能被人類掌握,才能促進社會發展,才能為社會提供有用的人才。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偉大詩人杜甫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説明了中國傳統教育對於人才素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教育要培養人才要從幼年開始培養出來,從小開始培養,長大以後要成才。但是很多人都會問:教育不就是要培養人麼?還不能把教育簡單歸結為為了完成學業、為工作等等這類事情嗎?其實不然!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就意味着財富、技能、知識就意味着生產力——這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目的之一!

·

·

二、能力和素質

·

能力和素質是所有人生存發展必須具備的。這兩個字其實在我們的教育中非常重要。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質主要包括人的思想、品德、意志、能力、品德等方面。能力是人與生俱來的技能,素質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

·

三、人與社會的關係

·

教育是使每個人能夠參與社會實踐,使社會的需要成為每一個人的現實需要,使人能在為社會做貢獻的同時享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物質利益,在不斷地接受他人的物質和精神幫助的同時也會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每個人從自己出發認識社會,有自己思想,並通過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來改造和改變社會。教育就是使每個人能夠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裏完成自己社會實踐經驗以及與社會接觸過程中所得到的提高與鍛鍊。人既能理解自己不能理解社會、不懂得社會的規則等等對自己的影響時有反思能力、創造意識;也能理解社會中存在對自己不利影響等不良現象時有自我調節能力、善於把握機遇等;還能清楚地認識自己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時懂得通過相互幫助、相互理解來適應社會環境的需要。因此,教育者是如何引導每個人把握社會環境,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所設計的課程、進行教學活動所設計的評價標準和考核方式的?

·

·

四、教育的目標就是使人有出息

·

一個人想要有出息,必須是要有知識有修養有人格。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沒有智慧和力量,就無法創造價值、為社會服務。而知識恰恰就能使人變成有教養有人格的人。因為沒有知識,就沒有思想、個性、能力、智慧和力量;沒有了人文關懷、品德和心靈成長;沒有了對真理、高尚和道義的追求、崇尚與學習、生活和生命;沒有了對社會、對人的認識、追求、理解、同情和尊重自己;再加上沒有良好的意志、品格、情操等個性和行為規範所奠定的人生基礎,沒有了對事業對社會對自己應有的貢獻所具有的內在驅動力和心理支撐,人就會像風一樣被吹散、飄散下去。這樣的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會不被社會認可、被人民愛戴、被社會敬仰;更不用説會為社會做貢獻了。所以説學校教育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能(除了專業知識)、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為社會所需):為國家做貢獻;對社會有幫助;成為有用之才!

·

·

五、要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人類社會進入了新一輪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技成果層出不窮。人類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知識經濟對人的發展影響深遠。人類將更好地實現人自身價值,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因此教育目標要從滿足人民生活和需求出發,努力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也就是我們説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應聘型教育轉變,讓每位學生都成為一個充滿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

·

·

六、教育的價值不在於讓你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在於你如何做人。

·

在古代,有位哲人説過:“教育,就是使之成為一個人,而不在其外表上或者思想上。”教育本身就是在不斷地喚醒每個人自我完善和發展自我的意識與能力。我們做不到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好、最優秀的人,但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善良”都給予好學生和最差學生——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當一個學生能夠做一個善良、誠實之人時,我們就可以把他稱為“好人”了;當一個學生能夠做一個誠實之人時,我們就可以把他稱為“君子”了;當一個學生能夠做一個“君子”後,我們就可以把他稱為“君子”了……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做一個善良、誠實之人!當一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時,就是我們在教導他了;當一個團隊出現問題時,我們就是我們在教他了。所以作為教師要真正樹立起自己的思想品格,真正擁有一顆愛學生、愛自己、無私奉獻的心。教育目的不在於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即如何做人)而在於你如何去做!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培養更多的人才。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人類對活動結果的一種指向和規定。教育目的的確立不僅是一個國家人才利益的意志體現,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規範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使教育活動更加合乎教育的規律性和社會的需要性。因而,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規範功能

人類的教育活動因學生個性差異的不同始終是豐富多彩的,但又是在一定的規律支配下進行的。教育目的作為一個國家或階級或政黨人才利益的集中體現,它把通過教育投資欲獲得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濃縮在教育目的上。有了教育目的,就全方位地規範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活動都必須有利於指向教育目的的實現。

①規範了人才培養目標和學校的教育方向。任何一個層次一個類別的教育活動在開展之前、在進行之中都必須時時圍繞教育目的去修正自己的培養目標。

②規範了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課程是學校教育實踐的實體,教學內容是課程的具體化和實踐上的展開。學校開設什麼課程,講授什麼內容,這是由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育目的決定的。

③規範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是社會的代表。教師要保質保量地完成社會賦予他們的使命,完才培養的重任,就必須時時刻刻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把學生教好。

④規範了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是為學校的教學活動服務的,實質則是為人才成長服務的。學校的科學管理是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

選擇功能

教育目的選擇功能集中體現在教育活動與教育內容的選擇上。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人類經驗浩如煙海,各類社會文化繁雜多樣。應該説人類經驗和社會文化是學校教育內容的重要源泉,是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擴展個體經驗的重要內容。但是,學校又是一個引導人一開始就走向健康向上、趨向人格完美的特殊場所,它要求進入學校課堂的教育內容必須具有積極、進步、科學、健康、有益等方面的特點和價值,其衡量和取捨的依據就是教育目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學校和教師都會無例外地根據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決定哪些研究成果和社會文化可以進入教育內容,哪些則應受到批判和抵制。

激勵功能

目的是一種結果指向。人類的活動既是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的,那麼也就應該是有着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教育活動因為有可以達成的最終目標,最終目標就可反過來成為一種激勵的力量。教育者因為有目標的存在,他們便可動用自己的智慧力量,發揮創造的能力去設計活動的計劃、組織、過程、方法、保證條件,在競爭心理的驅使下去多快好省地達於目標。因而,人類的教育活動,目的越是明確,越是具體,達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相反,目的越是宏大,越是抽象,越是遙遠,越是完美,達成的困難就越大,可能性就越小,激勵的作用也就越差。

評價功能

教育目的既是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同時也當然是衡量教育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據。教育目的的評價功能可集中體現在現代教育評估或教育督導行為中。具體之,依據教育目的,評價學校的總體辦學方向、辦學思想、辦學路線是否正確,是否清晰,是否符合社會的發展方向和需要;依據教育目的,評價教育質量是否達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達到了教育目的規定的規格和標準;依據教育目的,評價學校的管理是否科學有效,是否符合教育目的要求,是否遵循了教育規律和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成長。

總之,教育目的之於教育活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只有確立了科學的教育目的,教育活動才能順利展開,教師的教育活動才能有方向。

教師資格考試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任何社會實踐活動都有預期的目的,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同樣如此。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國家和社會的教育機構、學生的家長和親友、學校的老師等,都對新一代寄予這樣那樣的期望,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教育目的。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無論具體培養什麼領域和什麼層次的人才,都必須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對所有學校都具有指導意義。不管學生有多大個別差異,如體質強弱不同、成績好壞有別、興趣愛好不一,學校都必須努力使他們的發展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義和作用

目的是一種引導和推動人們在實踐中改造世界和改造社會的精神性動力。目的為實踐指明方向,使實踐帶有自覺性;實踐將目的付諸實現,使目的具有客觀現實性。目的與實踐的關係表現為:一個具體的目的是人們實踐活動的起點,並體現於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中。因此,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終點,它貫穿於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育目的的導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成為人們行動的方向,它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瞭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瞭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因此,教育目的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對受教育者都具有目標導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勵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人們在一起共同活動的基礎。因此,共同的目的一但被人們認識和接受,就不僅能指導整個實踐活動過程,而且能夠激勵人們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目標就是價值,假如目標有價值,並且人們願意實現它,那麼它便能使學習者付出為達到該目標所需要的努力。

3.教育目的的評價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檢查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效果,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發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須以教育目的為根本標準和依據進行。

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它確定了教育對象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預定的發展結果,指導着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無論是教育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還是教育內容的確定、教育方法的選擇以及效果的評價等,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約。

4.教育目的的指導作用

教育目的的指導作用體現在指導行政部門制定有關方針上。教育行政部門的方針必須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制定。我國曆年的教育法律法規,都提及教育目的或相關問題,説明培養什麼人才的問題是國家及有關管理部門制定方針時不可忽視的問題。

教育目的明確了教育對象的發展方向和預設的發展結果,指導着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全過程,無論是教育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還是教育內容的設定等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約。

教育活動需要目的。教育活動需要有明確的目的,目的是指活動所追求的目標或效果。教育活動的目的通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這種發展不僅包括知識技能的獲取,還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社交能力等各個方面。因此,明確的目的可以幫助教育者清晰地規劃和組織教育活動,使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此外,對於學生來説,明確的目的也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因此,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明確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對嗎?

“母猴帶着小猴爬樹是教育嗎?”咋一看讓人有點摸不着頭腦,但是學過科二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科二的開篇就介紹了教育的產生與發展,為我們全面展現了教育活動的前世與今生。教育的概念中提到,教育是人類有目的地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緊接着,教育的屬性中也提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質。教育是一種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現象,在其他動物界是沒有的。

小夥伴們,敲黑板的重點來了,無論是在教育的概念還是教育的本質屬性中,我們都會發現教育活動的對象是人,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參與教育活動的兩大主體必須是人。雖然可愛的猴子們是跟人類比較接近的靈長類動物,但素,還是有本質區別噠(微笑臉)。由此我們可以判斷母猴帶着小猴爬樹不是教育。小夥伴們,你們的判斷正確嗎?(奸笑臉)

關於教育的概念和本質屬性在科二考試中還多次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過,“下列哪些現象屬於教育”“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什麼”問題的形式有變,但實質內核並沒有變,小夥們一定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才能做到“不為浮雲遮望眼”,成功拿下教師資格證!

教育只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動物界不存在教育現象。母猴教小猴爬樹是一種學習現象,而不是教育現象。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第一,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第三,在教育這種活動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嗎

教育必須有計劃性、針對性、目的性,無的放矢是不行的,這樣教育就無意義了。有了目標任務才根據它制定一整套教育方案,採取有效措施,開展教育工作。

舉辦此次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活動目的:

引導學生學習“規範”,學會做人,教育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組織引導學生共同來制定本班文明禮儀常規,讓學生在體驗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禮貌、爭做文明學生的良好風氣,把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活動轉變成為廣大學生的自覺行動。

讓我們好的傳統能夠完美的傳承下去!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

擴展資料:

教育目的不同於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規格。教育目的是對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是某一層次、類別教育或某一專業的具體要求。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的制訂不應違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於教育目的。

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制約着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總之,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別、總與分的關係,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養真正的人,培養全面、完整的人為己任。對於所有學校來説,教學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具體落實在教師職業行為上就是通過教師的勞動培養人,塑造人,改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拓展資料:

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有些人甚至認為教育可以開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過外部的言語和音樂來影響子宮裏成長着的胎兒,進行胎教,希望給孩子以積極的健康的發展。

來源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 “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人通過受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變遷。教育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內涵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餘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足培養人才,所有人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素質;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所必須的一切知識和技能;每個人一生與社會相適應、有自己思想和個性發展的能力;是使每個人都能享有健康、豐富、全面的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所必需的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人——因為有知識——這個人才是有素質的;就是能為社會服務——這樣的人才是有用的;就是有出息——這才是有出息的。有出息是一種幸福;有出息就是一個人為國家做貢獻(這個貢獻指一定國家所需要);有出息就是一個國家人民幸福安康;有出息就是一個人做貢獻了(不一定要掙多少錢,不一定要當什麼大人物),我們國家就是因為有這樣一批人而不斷髮展壯大所產生出來的一個國家。有出息就是讓我們國家更強大,也讓我們人類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

一、知識和技能

·

知識和技能是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這些知識和技能被人類掌握,才能促進社會發展,才能為社會提供有用的人才。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偉大詩人杜甫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説明了中國傳統教育對於人才素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教育要培養人才要從幼年開始培養出來,從小開始培養,長大以後要成才。但是很多人都會問:教育不就是要培養人麼?還不能把教育簡單歸結為為了完成學業、為工作等等這類事情嗎?其實不然!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就意味着財富、技能、知識就意味着生產力——這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目的之一!

·

·

二、能力和素質

·

能力和素質是所有人生存發展必須具備的。這兩個字其實在我們的教育中非常重要。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質主要包括人的思想、品德、意志、能力、品德等方面。能力是人與生俱來的技能,素質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

·

三、人與社會的關係

·

教育是使每個人能夠參與社會實踐,使社會的需要成為每一個人的現實需要,使人能在為社會做貢獻的同時享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物質利益,在不斷地接受他人的物質和精神幫助的同時也會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每個人從自己出發認識社會,有自己思想,並通過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來改造和改變社會。教育就是使每個人能夠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裏完成自己社會實踐經驗以及與社會接觸過程中所得到的提高與鍛鍊。人既能理解自己不能理解社會、不懂得社會的規則等等對自己的影響時有反思能力、創造意識;也能理解社會中存在對自己不利影響等不良現象時有自我調節能力、善於把握機遇等;還能清楚地認識自己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時懂得通過相互幫助、相互理解來適應社會環境的需要。因此,教育者是如何引導每個人把握社會環境,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所設計的課程、進行教學活動所設計的評價標準和考核方式的?

·

·

四、教育的目標就是使人有出息

·

一個人想要有出息,必須是要有知識有修養有人格。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沒有智慧和力量,就無法創造價值、為社會服務。而知識恰恰就能使人變成有教養有人格的人。因為沒有知識,就沒有思想、個性、能力、智慧和力量;沒有了人文關懷、品德和心靈成長;沒有了對真理、高尚和道義的追求、崇尚與學習、生活和生命;沒有了對社會、對人的認識、追求、理解、同情和尊重自己;再加上沒有良好的意志、品格、情操等個性和行為規範所奠定的人生基礎,沒有了對事業對社會對自己應有的貢獻所具有的內在驅動力和心理支撐,人就會像風一樣被吹散、飄散下去。這樣的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會不被社會認可、被人民愛戴、被社會敬仰;更不用説會為社會做貢獻了。所以説學校教育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能(除了專業知識)、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為社會所需):為國家做貢獻;對社會有幫助;成為有用之才!

·

·

五、要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人類社會進入了新一輪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技成果層出不窮。人類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知識經濟對人的發展影響深遠。人類將更好地實現人自身價值,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因此教育目標要從滿足人民生活和需求出發,努力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也就是我們説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應聘型教育轉變,讓每位學生都成為一個充滿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

·

·

六、教育的價值不在於讓你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在於你如何做人。

·

在古代,有位哲人説過:“教育,就是使之成為一個人,而不在其外表上或者思想上。”教育本身就是在不斷地喚醒每個人自我完善和發展自我的意識與能力。我們做不到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好、最優秀的人,但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善良”都給予好學生和最差學生——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當一個學生能夠做一個善良、誠實之人時,我們就可以把他稱為“好人”了;當一個學生能夠做一個誠實之人時,我們就可以把他稱為“君子”了;當一個學生能夠做一個“君子”後,我們就可以把他稱為“君子”了……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做一個善良、誠實之人!當一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時,就是我們在教導他了;當一個團隊出現問題時,我們就是我們在教他了。所以作為教師要真正樹立起自己的思想品格,真正擁有一顆愛學生、愛自己、無私奉獻的心。教育目的不在於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即如何做人)而在於你如何去做!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培養更多的人才。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對於你來説,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抱負、批判的思考、時時刻刻的自覺、終身學習的基礎。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完善兒童的人格

教育的目的不是用世界準備的知識觀念教孩子們如何接受,而是讓兒童真正成為的個人,有自主的人格和自由,有追求生活的理念。美術活動為兒童真正人格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説,兒童美術活動的本質是人格化的過程。美術活動創造的實踐過程中包含着孩子們對美的認識和感悟,以及將這種體驗賦予自己的熱情和生活,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過程。

第二,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和專業教育規範不同。

教育的目的是對所有各級教育人員培訓標準的總體要求,培訓目標、專業培訓規範是對特定水平、類別培訓或特定專業的具體要求。教育目標、專業教育規格的制定不能違反教育目的,但也是不等於教育目的。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和制約着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總之,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是一般性的、特殊性的、普遍性的、個別的、總的和分的關係。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未成年本人,不是為了教育別人。

“人才論”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別人的工具,而不是為了他自己的人生。是的,人才論也很好。人必須有一定的能力,能夠解決問題,能夠用自己的才能養活自己。但這不是最後的目的,這只是實現美好人生的手段而已。我們現在的教育以手段為目的,應試教育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教學生學會考試,學會做題,讓孩子以後在社會上立足,可以謀生,這就是現在教育的終點。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人類對活動結果的一種指向和規定。教育目的的確立不僅是一個國家人才利益的意志體現,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規範教育活動的全過程,使教育活動更加合乎教育的規律性和社會的需要性。因而,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規範功能

人類的教育活動因學生個性差異的不同始終是豐富多彩的,但又是在一定的規律支配下進行的。教育目的作為一個國家或階級或政黨人才利益的集中體現,它把通過教育投資欲獲得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濃縮在教育目的上。有了教育目的,就全方位地規範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活動都必須有利於指向教育目的的實現。

①規範了人才培養目標和學校的教育方向。任何一個層次一個類別的教育活動在開展之前、在進行之中都必須時時圍繞教育目的去修正自己的培養目標。

②規範了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課程是學校教育實踐的實體,教學內容是課程的具體化和實踐上的展開。學校開設什麼課程,講授什麼內容,這是由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育目的決定的。

③規範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是社會的代表。教師要保質保量地完成社會賦予他們的使命,完才培養的重任,就必須時時刻刻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把學生教好。

④規範了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是為學校的教學活動服務的,實質則是為人才成長服務的。學校的科學管理是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

選擇功能

教育目的選擇功能集中體現在教育活動與教育內容的選擇上。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人類經驗浩如煙海,各類社會文化繁雜多樣。應該説人類經驗和社會文化是學校教育內容的重要源泉,是豐富學生知識結構、擴展個體經驗的重要內容。但是,學校又是一個引導人一開始就走向健康向上、趨向人格完美的特殊場所,它要求進入學校課堂的教育內容必須具有積極、進步、科學、健康、有益等方面的特點和價值,其衡量和取捨的依據就是教育目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學校和教師都會無例外地根據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決定哪些研究成果和社會文化可以進入教育內容,哪些則應受到批判和抵制。

激勵功能

目的是一種結果指向。人類的活動既是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的,那麼也就應該是有着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教育活動因為有可以達成的最終目標,最終目標就可反過來成為一種激勵的力量。教育者因為有目標的存在,他們便可動用自己的智慧力量,發揮創造的能力去設計活動的計劃、組織、過程、方法、保證條件,在競爭心理的驅使下去多快好省地達於目標。因而,人類的教育活動,目的越是明確,越是具體,達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相反,目的越是宏大,越是抽象,越是遙遠,越是完美,達成的困難就越大,可能性就越小,激勵的作用也就越差。

評價功能

教育目的既是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同時也當然是衡量教育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據。教育目的的評價功能可集中體現在現代教育評估或教育督導行為中。具體之,依據教育目的,評價學校的總體辦學方向、辦學思想、辦學路線是否正確,是否清晰,是否符合社會的發展方向和需要;依據教育目的,評價教育質量是否達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達到了教育目的規定的規格和標準;依據教育目的,評價學校的管理是否科學有效,是否符合教育目的要求,是否遵循了教育規律和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成長。

總之,教育目的之於教育活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只有確立了科學的教育目的,教育活動才能順利展開,教師的教育活動才能有方向。

教師資格考試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任何社會實踐活動都有預期的目的,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同樣如此。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國家和社會的教育機構、學生的家長和親友、學校的老師等,都對新一代寄予這樣那樣的期望,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為廣義的教育目的。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無論具體培養什麼領域和什麼層次的人才,都必須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對所有學校都具有指導意義。不管學生有多大個別差異,如體質強弱不同、成績好壞有別、興趣愛好不一,學校都必須努力使他們的發展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義和作用

目的是一種引導和推動人們在實踐中改造世界和改造社會的精神性動力。目的為實踐指明方向,使實踐帶有自覺性;實踐將目的付諸實現,使目的具有客觀現實性。目的與實踐的關係表現為:一個具體的目的是人們實踐活動的起點,並體現於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中。因此,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終點,它貫穿於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育目的的導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成為人們行動的方向,它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瞭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瞭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因此,教育目的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對受教育者都具有目標導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勵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人們在一起共同活動的基礎。因此,共同的目的一但被人們認識和接受,就不僅能指導整個實踐活動過程,而且能夠激勵人們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目標就是價值,假如目標有價值,並且人們願意實現它,那麼它便能使學習者付出為達到該目標所需要的努力。

3.教育目的的評價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檢查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效果,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發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須以教育目的為根本標準和依據進行。

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它確定了教育對象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預定的發展結果,指導着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無論是教育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還是教育內容的確定、教育方法的選擇以及效果的評價等,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約。

4.教育目的的指導作用

教育目的的指導作用體現在指導行政部門制定有關方針上。教育行政部門的方針必須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制定。我國曆年的教育法律法規,都提及教育目的或相關問題,説明培養什麼人才的問題是國家及有關管理部門制定方針時不可忽視的問題。

教育目的明確了教育對象的發展方向和預設的發展結果,指導着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全過程,無論是教育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還是教育內容的設定等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