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綜合知識>

87版紅樓夢金陵十二釵

綜合知識 閲讀(1.45W)

87版紅樓夢金陵十二釵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之一,曾經被多次影視化。其中,87版《紅樓夢》以其高度還原原著情節和精湛的演技成為了中國電視劇的經典之作。其中,金陵十二釵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金陵十二釵是指《紅樓夢》中住在金陵(南京)的十二位女子。她們個個才貌俱佳,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主人公——賈寶玉的家業而勇敢地奮鬥。每個人物性格各異,但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愛情和親情有着深深的感情。

十二釵的人物形象在87版紅樓夢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還原。包括邢岫煙、秦可卿、史湘雲、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王熙鳳、賈母和晴雯。演員們的演技都非常到位,形象鮮明,使得觀眾能夠深入地感受到她們所表達的情感和內心的矛盾。

87版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的塑造被譽為經典之作,成為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的巔峯之一,也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和喜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扮演者有哪些?(一一對應)

林黛玉——陳曉旭 薛寶釵——張莉 史湘雲——郭霄珍 賈探春——東方聞櫻

賈惜春——胡澤紅 賈迎春——牟一,金莉莉 賈元春——成梅 秦可卿——張蕾、夏麗蓉

妙玉——姬培傑 王熙鳳——鄧婕 巧姐(大)——王萱 李紈——孫夢泉 知了

87版《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分別是那幾集?

寶釵:36集,被襲人和琪官救出,但寶玉離她而去。

黛玉:33集,寶玉遠行而相思成病,得知寶玉要和寶釵結婚(元春賜婚),病逝

湘雲:36集,淪落為水上青樓女子,到處漂泊。

妙玉:沒有下文,只是某一集(應該是34)提過她要出去尋貝葉遺文。

元春:34集,二寶結婚時賈璉入報,薨逝,死因不明,可能和抄家有關。

迎春:33集,孫家人來報病逝

探春:32集,被南安太妃認作義女,遠嫁海外番王。

惜春:36集,劉姥姥在瓜州碰見做了尼姑到處化緣的惜春。

李紈:35集抄家關獄神廟,後無下文

巧姐:36集被劉姥姥從青樓贖出,跟劉姥姥回家

鳳姐:36集,雪天病逝,被草草埋葬

可卿:5集,東窗事發,懸樑自盡。

87版《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女演員現狀是怎樣的?

1987年版《紅樓夢》一經上演後,就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87版《紅樓夢》已經重播了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劇史上不可逾越的經典。幾十年時間已經過去了,除了飾演王熙鳳的鄧婕為觀眾熟悉之外,其他美女主演現狀如何?

林妹妹絕對是一個千古絕唱的悲情女,她紅顏薄命,聰明過人,事實上她確實聰明過人,自己經商掙了很多錢,最後皈依佛門,但還沒有一年卻因為癌症過世薛寶釵,現實生活中,張莉的境況和薛寶釵相比,也可以説是如出一轍,她遠赴加拿大留學,房地產生意也搞得風生水起,但至今還是孤身一人,帶着一個兒子相依為命王熙鳳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女人,該女演員現實中確實也是一副女強人形象晴雯,飾演者安雯,1988年她隨丈夫蘇越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1994年回國以歌手身份重新開始演藝生涯,也是不温不火史湘雲飾演者郭霄珍,其出色的演出得到眾多紅迷的喜愛。後曾兩度報考戲劇學院未果,返回黃梅戲舞台,如今是一名任教老師賈元春飾演者成梅,之後赴美讀書,先後拿到廣告設計學及攝影學雙學士學位。人到中年的成梅現定居在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市,家庭幸福美滿賈探春,飾演者東方聞櫻,現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製片人、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製片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多次獲得飛天獎、金鷹獎賈惜春,飾演者胡澤紅,結束拍攝後,多次創業沒有成功。如今與丈夫一起經營一家廣告公司,用她的話説是“小本生意、養家餬口”。

妙玉扮演者姬培傑,雖然戲份不多,但依然位列金陵十二釵。現實她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佛教信徒,一直在弘揚佛教文化。最後成為一名一心念佛、持戒精嚴、希求淨土的在家佛弟子。襲人,她不是最漂亮手巧的丫鬟,卻因賢惠親和伶俐而深得人心,現實中的袁枚,雖然沒有在影視圈大紅大紫,終轉戰幕後,歸宿也算安穩,和襲人的命運很相似。秦可卿,雖然《紅樓夢》中美女如雲,但是曹公筆下的最美麗是屬意於秦可卿的,只可惜紅顏多薄命,現實生活中張蕾竟然也是紅顏薄命,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分別指的是誰?

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與寶釵並列)。林如海與賈敏之女,寶玉的姑表妹,寄居榮國府 。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與寶玉真心相愛,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但這一段愛情因悲劇性的家族命運而遭到扼殺,黛玉淚盡而逝。

87版薛寶釵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冠(與黛玉並列),來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媽之女。她大方典雅,舉止雍容。她對官場黑暗深惡痛絕,但仍規諫寶玉讀書做官。她有一個金鎖,是通靈寶玉的正配。在家族安排下,她與寶玉成婚。婚後一二年,寶玉撒手而去,返回青埂峯,寶釵獨守空閨 。

賈元春——金陵十二釵之三,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賈府大小姐。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秦可卿出殯不久,元春晉封貴妃[4] 。賈府為了迎接她省親,建造了大觀園。她給家族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自己幽閉深宮,不能盡天倫之樂,後暴病而卒 。

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四,賈政與趙姨娘所生,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個性剛烈,有“玫瑰花”之諢名。抄檢大觀園時,她當眾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對賈府的危局頗有感觸,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改革雖成功,但無濟大事,後遠嫁海南。

87版史湘雲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五,來自四大家族之史家,是賈母的侄孫女。自幼父母雙亡,在家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不時還要三更半夜做針線活兒。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心懷坦蕩,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她後來嫁了如意郎君,可惜夫婿癆病而死,她立志守寡,也就很苦 。

妙玉——金陵十二釵之六,蘇州人氏。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帶髮修行。父母亡故後,她隨進京。圓寂後,王夫人賞識她的佛學修為,請她入住大觀園櫳翠庵。後被賊寇劫去,不屈而死 。

賈迎春——金陵十二釵之七,是賈赦與妾所生,賈府二小姐。她老實,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後被丈夫孫紹祖致死 。

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八,寧國府賈珍的妹妹,賈府四小姐,愛好繪畫。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疼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檢大觀園時,她狠心攆走丫環入畫。四大家族的沒落,三個姐姐的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入庵為尼 。

王熙鳳——金陵十二釵之九,來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內侄女,賈璉之妻。她精明強幹,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榮國府的管家奶奶。她為人處事圓滑周到,圖財害命的事也幹過不少。結局是“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賈巧姐——金陵十二釵之十,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在賈府敗落後,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幸虧劉姥姥相救,把她帶去鄉下。後來嫁作村姑、。

李紈——金陵十二釵之十一,賈珠遺孀,生子賈蘭。李紈雖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閒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 。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十二,寧國府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13] 。但公公賈珍與她關係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請問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都有誰?

金陵十二釵正冊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

(1) 欠淚的淚已盡──黛玉   (2) 富貴的金銀散盡──寶釵   (3) 有恩的死裏逃生──巧姐   (4) 無情的分明報應──妙玉   (5) 欠命的命已還──迎春   (6) 為官的家業凋零──湘雲   (7) 冤冤相報豈非輕──可卿   (8) 分離聚合皆前定──探春   (9) 欲知命短問前生──元春   (10)老來富貴也真僥倖──李紈   (11)看破的遁入空門──惜春   (12)痴迷的枉送了性命──鳳姐

人物介紹

林黛玉

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瑕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願跟其下凡還盡眼淚。今世林如海與賈敏的獨生女,賈母心愛的外孫女。少時因其母賈敏患重病身故,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後又因其父林如海思慮過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榮國府。林黛玉之於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價值。絕麗脱俗,雅若天仙,絲毫不沾染人間煙火。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更是羣芳之冠。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心思敏感,才華橫溢,個性純真靈淨,説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説:“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因懂得寶玉的精神內核,深得寶玉之心。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她愛得純粹,因而愛得高貴。江南貴族小姐,又經詩詞陶冶過,林黛玉愛起人來就像李清照。林黛玉是情愛至上主義者,她愛賈寶玉,包含極大的理想性,但這一愛情因悲劇性的家族命運而遭到扼殺。後來黛玉病重終於將最後一滴淚還盡,只剩了一句痛苦的:“寶玉,你好……!”(高鶚續書的結局)主張紅樓夢是反封建愛情小説派別的紅學家認為,黛玉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軍,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

薛寶釵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冠(判詞與黛玉合二為一,故不究一二),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舉止嫻雅。她常對寶玉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裏斥之為“混帳話”。她待人處事十分圓滑,上面的疼愛,下面的敬重。她對官場黑暗深惡痛絕,淡泊名利,但仍主張賈寶玉應致力於仕途經濟,有所作為。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這是書中“金玉良緣”的由來。而“金玉良緣”後來的結局,現有如下推斷:[1:於是在他們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受騙娶薛寶釵為妻。由於林黛玉不久就暴病身亡,寶玉便在史湘雲守寡後與她結婚,但不久後史湘雲也悽慘死去,寶玉對世界不再抱任何希望][2:賈寶玉在中了舉人之後便削髮做了和尚(履行當初兩次“你要是死了,我就去當和尚”之説),薛寶釵得子後,兒子長大成官重振家業。](此為前人看過古本留下的蛛絲馬跡中推斷,通行本結局不一)。

賈元春

賈元春,金陵十二釵之三,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説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説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元春之死乃是榮國府從榮耀轉衰敗的一個轉折點。

賈探春

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四,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她個性剛烈,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捱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最終印證着“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悲慘結局。

史湘雲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五,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 史湘雲

由叔父史鼐和史鼎撫養,而兩個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裏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蕩,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衞若蘭,婚後不久,在一番充沛流離的生活後與寶玉相遇,併成為夫妻,最後在貧病中死去(此為古本結局,通行本不一)。

妙玉

妙玉,金陵十二釵之六,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捨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髮修行。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到長安都修行,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髮修行。後在瓜州渡口“紅顏不得不屈從於枯骨”,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使史湘雲和賈寶玉最終相遇,結為夫妻,是十二釵中分水嶺式的人物。(這是根據靖藏本手抄古本《石頭記》中的一條獨家脂硯齋批語做的探佚結局,靖藏本早已在1964年被紅樓愛好者發現,後又失蹤,現只有靖藏本上掉落的一頁紙證明靖藏本是真實存在過的,因此妙玉的結局應該就是靖藏本上獨家的脂批所寫的那樣。)也有説是妙玉在賈府差不多敗落時一次去做客,卻恰逢府中遭到了搶劫,被匪徒看上,後在廟裏唸經時被擄走,自此下落不明。

賈迎春

賈迎春,金陵十二釵之七,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説:“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而死,預示着榮國府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衰敗。

賈惜春

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八,賈珍的妹妹,自小喜愛畫畫。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庵為尼。

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之九,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着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她精明強幹,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支撐着賈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辭。可被總稱為“五辣”,即香辣,麻辣,酸辣,潑辣,毒辣。為人處事也十分圓滑周到,很懂得如何讓每一個人歡喜,如林黛玉來時,她説的話“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第一句話,“天下”“真”“這樣”已把黛玉誇得很好了,卻還要再加兩句“我今兒才算見了”和“通身的氣派”,更是將黛玉的容貌捧到天上去了,不管再怎麼樣的人,也會開心吧!然後再又説了一句,“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兩個稱呼“老祖宗的外孫女兒”“嫡親的孫女”不像前者像後者,這整一段連釋呢就是:王熙鳳先誇得黛玉開心,賈母因為疼她自然聽着也開心,再又根據兩個稱呼,暗地裏稱讚(元)迎探惜這四個真正嫡親的孫女的容貌也美麗絕倫,所以迎探惜開心,誇賈母的親孫女貌美自然就更加開心,再加上他們的母親王夫人,邢夫人也必定開心,所以總結,王熙鳳的兩句話50個字不到便可討得八個人開心!這足以見鳳姐的心計與城府。對於鳳姐,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賈巧

金陵十二釵之十,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曾受過王熙鳳接濟的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賈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也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巧姐帶入鄉村生活,她才不至於淪落到為奴為婢。

李紈

金陵十二釵之十一,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閒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十二,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係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其人身世極為神祕,且其房內所擺的物品沒有一樣不是大有來頭,即使是賈寶玉恐怕都沒有這個資本!而有一次周瑞家的替薛姨媽送宮廷的十二釵花給各個人時她看到那釵花竟拽着它哭了,若説是感激那是不可能的,她並非沒有得到過。死後那些和她比較親近的幾個人居然都沒有人反對她用只有皇族之人才能用的檣木做棺材,更何況她用的那份檣木還是原本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後來因變故而退了的,這種連賈母都不敢用的東西卻被她一個應該説是比較渺小的蓉奶用了,卻無人反對,皇室裏也全無反應,説實話,恐怕可卿原系皇室之女!

哪兒一版《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最美?美在哪兒?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很多喜愛看言情小説的人的啟蒙小説,在較早的一些年那時候沒有網絡小説,沒有那麼多小小本讀物,那時候最為讓大家痴迷的此類小説肯定是《紅樓夢》,那時候簡譯版《紅樓夢》可是很多女孩子們都喜歡的課外讀物,八十年代這一部文學名著被改編成為了一部影響甚遠的電視劇,時至今日它的影響都依然在,到了2010年這一部名著再次得到了翻拍,但是相較而言它的影響力就目前來看都沒有能夠超越前作。

十二金釵可謂是這些作品裏面最使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當中所描述的繽紛華麗的服飾也是讓人羨慕不已,對於新老《紅樓夢》中十二金釵的對比從來就沒有間斷過,所以説有很多的網友都在拿兩版作品的表演或者服飾進行對比。

在我個人看來,1987年版的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更加還原原著,無論是林黛玉、薛寶釵還是賈探春老版的作品中更加着重還原,無論是神態還是容貌,都沒有那麼多的粧容去可以浮誇,更加的樸實和真實,而且儀容儀態都非常的嚴謹。

新版《紅樓夢》中的十二金釵每一個的顏值都是非常高的,很多演員也是將這些角色演繹的活靈活現,林黛玉的體型嬌小,舉止言談的與眾不同。薛寶釵的“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表現得淋淋盡致。兩版作品各自都有自己的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各自的喜愛。

紅樓夢裏的十二金釵都是誰?

《紅樓夢》裏的十二金釵是:薛寶釵、林黛玉、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

金陵十二釵大多為四大家族中作為主子身份的女性。金陵十二釵中,有八位是出身於四大家族的貴族小姐,李紈與秦可卿是賈府的少奶奶;林黛玉是賈府收養的外孫女;僅妙玉並非四大家族的親眷。

《紅樓夢》作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頌女兒美和傷悼女兒悲劇為最高主題的小説作品,《紅樓夢》塑造的金陵十二釵成為經典藝術羣像,在世界文學史上站成一道靚麗風景,具有永恆的藝術生命。

擴展資料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

小説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説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紅樓夢》是一部內涵豐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紅樓夢曲》提示着賈寶玉所經歷的三重悲劇。作者將賈寶玉和一羣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觀園這個既是詩化的、又是真實的小説世界裏,來展示她們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毀滅的悲劇。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紅樓夢

《紅樓夢》十二金釵及87版扮演者

林黛玉 ----陳曉旭(配音張海玲)

薛寶釵 ----張莉(配音張慧君)

賈元春 ——成梅(配音黃璐璐)

賈迎春 ----牟一、金莉莉(配音張京)

賈探春 ----東方聞櫻(配音劉柏宏)

賈惜春 ——胡澤紅

李紈 -----孫夢泉(配音李星珠)

史湘雲 -----郭霄珍(配音張衞寧)

秦可卿 ----張蕾、夏麗蓉(配音柳青)

妙玉 ----姬培傑(配音於曉林)

巧姐-----李端

87版《紅樓夢》和2010版《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分別是哪一集出場的?史湘雲分別哪一集出場?

第10集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內容簡介:襲人回家探親。寶玉赴寧府看戲,茗煙陪寶玉偷偷去襲人家探望。李嬤嬤大鬧寶玉房。襲人哄騙寶玉,稱其母兄定欲將其贖身,寶玉信以為真。襲人趁機提出“留府條件”,勸誡寶玉不可再任性恣情,不喜務正。寶玉逗趣黛玉,戲説耗子精的典故。寶玉為麝月篦頭,遭晴雯冷言冷語。賈環與寶釵等玩骰子,輸錢耍賴,遭寶玉斥責,回家又遭趙姨娘怒罵。王熙鳳藉機指桑罵槐,冷斥趙姨娘。史湘雲來訪。寶玉和黛玉解釋,“遠近親疏之別”,二人加深情意。馬曉燦,新人演員,在新版電視劇《紅樓夢》中出演湘雲。曾於2004年參加央視《星光大道》第一期節目。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都有誰?她們的丫鬟都有誰呀?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都有誰?她們的丫鬟都有誰呀?

金陵十二釵: 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王熙鳳、賈迎春、賈惜春、賈元春、賈探春、秦可卿、李紈、妙玉、賈巧姐。 %9答案補充 %9謝謝採納 %9答案補充 %9元春:抱琴 迎春:司棋 繡橘 蓮花 探春:侍書 翠墨 艾官 惜春:入畫 彩屏 寶釵:鶯兒 文杏 蕊官 黛玉:紫鵑 雪雁 春纖 藕官 湘雲:翠縷 葵官 熙鳳:平兒 豐兒 小紅 李紈:素雲 碧月 可卿:瑞珠 寶珠 妙玉身邊只有一兩個僕婦、道姑,巧姐雖有奶媽,不算有丫頭 如果對春纖、文杏等有疑義,可參考第二十九回 %9答案補充 %9我保證是對的! 我已經補充3次了。謝謝採納。你再不採納我也補充不了了。所以請相信我!

金陵十二釵: 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王熙鳳、賈迎春、賈惜春、賈元春、賈探春、秦可卿、李紈、妙玉、賈巧姐。

求採納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都有誰?她們的結局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金陵十二釵是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

人物結局:

巧姐臨難遇恩人,得以死裏逃生;

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

賈迎春抵債嫁給孫紹祖,被活活折磨而死;

林黛玉叛逆封建禮教,為寶玉淚盡喪身。林黛玉因還淚而將淚流盡,於是“欲知命短問前生”;

薛寶釵流落在外,為襲人所救;

秦可卿欠命償命,懸樑自盡;

湘雲金銀散盡,流落青樓;

李紈的孩子賈蘭長大後甚是聰穎,當了官重振家業,所以“老來富貴也真僥倖”;

賈探春避禍遠嫁;

元春身封貴妃而不得善終;

賈惜春看破紅塵,削髮為尼,遁入空門;

王熙鳳執迷不悟,機關算盡,結果卻送了性命。

不知道能幫助到你嗎?如果能求採納!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都有誰?

十二釵正冊: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十二個人。 (一般認為這個較準確)

金陵十二釵副冊:香菱、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夏金桂、秋桐、小紅、齡官、嬌杏;(書中只點香菱一人,其餘根據香菱的特徵猜想)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襲人、平兒、鴛鴦、紫鵑、鶯兒、玉釧、金釧、彩雲、司棋、芳官、麝月;(書中只點名襲人、晴雯二人,其餘根據她們的特徵猜想)

其中副冊之中的香菱、尤二姐、秋桐、嬌杏是妾;其餘之寶琴、三姐、岫煙、李紋、李綺、金桂是親戚,而小紅因為賈芸,齡官因為賈薔之故,也都可歸入親戚之行列;又副冊之十二人皆為比較重要之大丫鬟。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是誰?

金陵十二釵正冊:薛寶釵、林黛玉、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

金陵十二釵副冊:香菱、平兒、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寶珠、瑞珠、寶蟾、嬌杏。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襲人、小紅、鴛鴦、紫鵑、鶯兒、玉釧、金釧、柳五兒、司棋、茜雪、麝月。

金陵十二釵,是中國古典小説《紅樓夢》中最優秀、最薄命的十二位清淨女兒。金陵是一個省,“釵”指清淨女兒,太虛幻境薄命司以十二為一組將賈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編成正、副、又副三冊”。

金陵十二釵入選的標準有三:一曰“彼家”,她們都是賈寶玉家裏的清淨女兒;二曰“擇其善者”,即聰俊靈秀、正邪兩賦而來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正、副、又副的分配標準是:正冊為姑娘小姐奶奶;又副冊為丫頭;副冊介於二者之間,妾或類似妾的階層。按此標準,寶琴、李紋、李綺等才貌雙全、命運兩濟的貴族女子,二丫頭等賈府以外的女子,夏金桂、善姐兒、蟬姐兒等邪派女子不能入選副冊、又副冊,她們不在金陵十二釵之數。

請問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都有誰?

《金陵十二釵》是名著《紅樓夢》的別名,“金陵十二釵”也是《紅樓夢》裏太虛幻境“薄命司”裏記錄的南京十二個最優秀的女子,“金陵”是“南京”的法定同義詞,所以《金陵十二釵》又可以稱為《南京十二釵》。這部鉅著借女媧補天的神話為引子,作者曹雪芹以金陵十二釵正冊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為主線,描寫當時的社會生活、婚喪祭祀制度、服裝穿戴、飲食藥膳、建築亭閣、舟車行轎、等等層面。全書中有很多關於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寫與戲謔。

金陵十二釵正冊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 (1) 欠淚的淚已盡──黛玉 (2) 富貴的金銀散盡──寶釵 (3) 有恩的死裏逃生──巧姐 (4) 無情的分明報應──妙玉 (5) 欠命的命已還──迎春 (6) 為官的家業凋零──湘雲 (7) 冤冤相報豈非輕──可卿 (8) 分離聚合皆前定──探春 (9) 欲知命短問前生──元春 (10)老來富貴也真僥倖──李紈 (11)看破的遁入空門──惜春 (12)痴迷的枉送了性命──鳳姐 人物介紹 林黛玉 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瑕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願跟其下凡還盡眼淚。今世林如海與賈敏的獨生女,賈母心愛的外孫女。少時因其母賈敏患重病身故,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後又因其父林如海思慮過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榮國府。林黛玉之於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價值。絕麗脱俗,雅若天仙,絲毫不沾染人間煙火。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更是羣芳之冠。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心思敏感,才華橫溢,個性純真靈淨,説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説:“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因懂得寶玉的精神核心,深得寶玉之心。她和寶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她愛得純粹,因而愛得高貴。江南貴族小姐,又經詩詞陶冶過,林黛玉愛起人來就像李清照。林黛玉是情愛至上主義者,她愛賈寶玉,包含極大的理想性,但這一愛情因悲劇性的家族命運而遭到扼殺。後來黛玉病重終於將最後一滴淚還盡,只剩了一句痛苦的 *** :“寶玉,你好……!”(高鶚續書的結局)主張紅樓夢是反封建愛情小説派別的紅學家認為,黛玉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軍,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 薛寶釵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冠(判詞與黛玉合二為一,故不究一二),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舉止嫻雅。她常對寶玉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裏斥之為“混帳話”。她待人處事十分圓滑,上面的疼愛,下面的敬重。她對官場黑暗深惡痛絕,淡泊名利,但仍主張賈寶玉應致力於仕途經濟,有所作為。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這是書中“金玉良緣”的由來。而“金玉良緣”後來的結局,現有如下推斷:[1:於是在他們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受騙娶薛寶釵為妻。由於林黛玉不久就暴病身亡,寶玉便在史湘雲守寡後與她結婚,但不久後史湘雲也悽慘死去,寶玉對世界不再抱任何希望][2:賈寶玉在中了舉人之後便削髮做了和尚(履行當初兩次“你要是死了,我就去當和尚”之説),薛寶釵得子後,兒子長大成官重振家業。](此為前人看過古本留下的蛛絲馬跡中推斷,通行本結局不一)。 賈元春 賈元春,金陵十二釵之三,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説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説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元春之死乃是榮國府從榮耀轉衰敗的一個轉折點。 賈探春 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四,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她個性剛烈,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捱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最終印證著“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悲慘結局。 史湘雲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五,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 史湘雲 由叔父史鼐和史鼎撫養,而兩個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裏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蕩,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衞若蘭,婚後不久,在一番充沛流離的生活後與寶玉相遇,併成為夫妻,最後在貧病中死去(此為古本結局,通行本不一)。 妙玉 妙玉,金陵十二釵之六,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捨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髮修行。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到長安都修行,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髮修行。後在瓜州渡口“紅顏不得不屈從於枯骨”,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使史湘雲和賈寶玉最終相遇,結為夫妻,是十二釵中分水嶺式的人物。(這是根據靖藏本手抄古本《石頭記》中的一條獨家脂硯齋批語做的探佚結局,靖藏本早已在1964年被紅樓愛好者發現,後又失蹤,現只有靖藏本上掉落的一頁紙證明靖藏本是真實存在過的,因此妙玉的結局應該就是靖藏本上獨家的脂批所寫的那樣。)也有説是妙玉在賈府差不多敗落時一次去做客,卻恰逢府中遭到了搶劫,被匪徒看上,後在廟裏唸經時被擄走,自此下落不明。 賈迎春 賈迎春,金陵十二釵之七,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説:“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而死,預示著榮國府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衰敗。 賈惜春 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八,賈珍的妹妹,自小喜愛畫畫。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庵為尼。 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之九,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 *** 。她精明強幹,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支撐著賈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辭。可被總稱為“五辣”,即香辣,麻辣,酸辣,潑辣,毒辣。為人處事也十分圓滑周到,很懂得如何讓每一個人歡喜,如林黛玉來時,她説的話“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第一句話,“天下”“真”“這樣”已把黛玉誇得很好了,卻還要再加兩句“我今兒才算見了”和“通身的氣派”,更是將黛玉的容貌捧到天上去了,不管再怎麼樣的人,也會開心吧!然後再又説了一句,“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兩個稱呼“老祖宗的外孫女兒”“嫡親的孫女”不像前者像後者,這整一段連釋呢就是:王熙鳳先誇得黛玉開心,賈母因為疼她自然聽着也開心,再又根據兩個稱呼,暗地裏稱讚(元)迎探惜這四個真正嫡親的孫女的容貌也美麗絕倫,所以迎探惜開心,誇賈母的親孫女貌美自然就更加開心,再加上他們的母親王夫人,邢夫人也必定開心,所以總結,王熙鳳的兩句話50個字不到便可討得八個人開心!這足以見鳳姐的心計與城府。對於鳳姐,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賈巧 金陵十二釵之十,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曾受過王熙鳳接濟的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賈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也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巧姐帶入鄉村生活,她才不至於淪落到為奴為婢。 李紈 金陵十二釵之十一,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閒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十二,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係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其人身世極為神祕,且其房內所擺的物品沒有一樣不是大有來頭,即使是賈寶玉恐怕都沒有這個資本!而有一次周瑞家的替薛姨媽送宮廷的十二釵花給各個人時她看到那釵花竟拽着它哭了,若説是感激那是不可能的,她並非沒有得到過。死後那些和她比較親近的幾個人居然都沒有人反對她用只有皇族之人才能用的檣木做棺材,更何況她用的那份檣木還是原本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後來因變故而退了的,這種連賈母都不敢用的東西卻被她一個應該説是比較渺小的蓉奶用了,卻無人反對,皇室裏也全無反應,説實話,恐怕可卿原系皇室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