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養生之道>

散步健身妙招是什麼?

養生之道 閲讀(7.72K)

1.普通散步法。每分鐘走60~90步,每次散步20~40分鐘。此法適合患冠心並高血壓、腦溢血後遺症、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人。 2.擺臂散步法。走路時兩臂前後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走60~90步,每次散步30分鐘。此法適合患肩周炎、上下肢關節炎病人。

散步是最能促進體內各種節律正常的全身運動,古往今來,有很多人都是以散步作為陶冶性情、鍛鍊體魄的良好方法的。那麼散步健身妙招以下:

步驟/方法: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現如今的很多朋友都開始通過健身來鍛鍊自己的身體,確實健身的好處真的是太多了。賽普健身教練培訓基地今天為大家主要盤點一下健身鍛鍊能夠為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健身鍛鍊對身體有哪些隱藏的好處?科學技術的發展,人

每天堅持散步3000-5000米,時間為30-60分鐘,可以調節血壓,改善腸胃消化功能機消耗體內過多的熱量,有助於祛脂減肥。

看你是男是女, 女孩子就去健身房運動,跑步機很適合你,也很安靜,也可以健走。每次運動儘量在45分鐘以上,健身的效果就會很好了。健身的話,最主要還是重在堅持,堅持越久效果也好。 男孩子就可以去跑跑步,打打球。不要總是打遊戲。 確保每天

散步健身妙招是什麼?

早晨,飯後,睡前最好,因為清晨散步空氣清新,使人神消氣爽,精神振奮,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散步是有助於消化,睡前散步可以使心神寧靜,儘快入睡。

跑步還是步行得看每個人自己的情況,都有優缺點吧,下面是一個簡單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步行和跑步是大多數成年人最普遍的鍛鍊身體的體育運動。但是關於到底跑步和步行哪個更有利於鍛鍊身體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很久。但最近的研究顯示跑步和

散步健身妙招是什麼? 第2張

散步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同時也增強或調節身體各系統器官的功能,使身體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有利關節而養筋骨,暢神志而益五臟。

走路是鍛鍊,而且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 若走路方法得當,還可以達到減肥目的。 走路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目前在國際上很流行。每天10分鐘快步行走不但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益處,且更能使消沉意志一掃而光。 醫學專家研究表明:長期徒步行走上班

散步健身妙招是什麼? 第3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每天健身1個半小時加晚上40分鐘散步對減肥有效嗎

你説的每天健身一個半小時,再加十分鐘,三步走對減肥有效,特別來有效,我告訴你,我還沒有天天像你這麼減自肥,但是我是天天晚上七點以後出去,快走40分鐘,你要是快走,40分鐘對你有young對你的身體特別有好處,你就試驗試驗這麼走,晚上回來以知後就儘量別吃東西了,或者水果也不行,吃了,這樣下來,你的減肥一定能成功,high保持體型,但是你的身體特別結實,特別有任性,道你就實驗堅持住

飯後散步能有鍛鍊的效果嗎?

吃完晚飯出門溜達幾圈,這是很多人的鍛鍊習慣。雖然不比跑步、打拳來得激烈,但是“動總比不動強吧”,不少人都抱着這樣的想法。結果他們很可能心有不甘地發現,明明沒少活動,但身體似乎並沒有變得更強壯,降血脂、降血壓的願望總也變不成現實。

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祕書長趙之心的話,同樣讓人有些沮喪———要想祛病健身,即使每天晚上溜達兩小時,也是療效甚微。

溜溜達達的確能夠活動筋骨、緩解壓力,但要真正達到鍛鍊的效果,必須抬起腿大步走,要記住三個“量”。

第一個是“定時”。很多人的鍛鍊是隨機的,早晨有時間了就去走一走,晚上沒事兒就去散散步。這種沒有規律的不定時鍛鍊,身體很難對其產生記憶。科學論證,最佳的鍛鍊時間應是下午3點到晚上9點。所以鍛鍊最好在這期間選一個固定的時間進行,到點兒就去做,人體就會記憶下來這種行為模式。這對控制血壓、調節血脂、降血糖、改變血液黏稠度以及改善紅血球的質量等都會有幫助。

第二個是“定量”。所謂定量就是説不能今天走三公里,明天走一公里,今天走20分鐘,明天走30分鐘。這樣沒有規律的走,也不會讓我們的鍛鍊發揮最大的效能。所以在健走鍛鍊時最好要確定一個運動量,每天用固定的距離或時間去走,給身體帶來準確的鍛鍊刺激。

第三個是“定強度”。也就是説,不能今天溜達,明天散步,後天有勁兒了就去快走,這樣鍛鍊的效果非常不好。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每天用相對固定的強度去進行大步走。

如何才算“e68a84e799bee5baa631333231623630大步”走?趙老師給出的標準是:100米的距離,男士用90~100步走完,女士用110~120步走完,每天堅持走500步到1000步。每次大步走的時候不要求快,一定要講究質量,儘量把步子邁出去,邁得越遠,效果越明顯。此外,走路鍛鍊不能過於“放鬆”,節奏也很重要。趙老師有個小竅門———在走步的時候,心裏可以唱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用這種方法持續走半小時,會使全身的骨骼、肌肉得到充分有效的鍛鍊,它給身體帶來的刺激遠遠比那種“放鬆”地溜達兩個小時更準確、更有效。

長期堅持步行的好處

步行的健身方法

步行,也就是通常所説的散步。近10年來,步行熱在美、日等發達國家十分盛行。這種步行有一定的步幅、速度和距離要求,既不同於散步,又不同於慢跑,簡便易行,效果顯著,被認為是中老年人和體弱者一種最適宜的健身養生方法。在國外,它已成為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和心肌梗塞症康復醫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許多心臟病患者就是從“走”開始通向健康道路的。

目前步行的方式一般分為四大類:即競技步行(體育的競走)、普通步行、負重步行以及醫療步行。運動醫學專家研究發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35333132現大步疾走是最好的有氧運動,健身效果最好。它的步行速度一般認為每分鐘133米(約7公里/小時),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70%。那麼,步行鍛鍊對中老年人究竟有哪些好處呢?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步行是增強心臟功能有效手段之一。步行時由於下肢大肌肉羣的收縮,大步疾走可使心臟跳動加快、心每搏輸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適應運動的需要,這對於心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如果心率能達到每分鐘110次,保持10分鐘以上,則對心肌與血管的韌性與強度,大有增進,同時也可以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從而可減少心肌梗塞與心臟衰竭的機會。

(2) 步行還可以起到減肥的效果。長時間和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進體內多餘脂肪的利用。那些因多食少動而肥胖的中老年人,如果能堅持每天鍛鍊,通過運動多消耗1255.65千焦耳(300千卡)熱量,並適當控制飲食,就可以避免發胖。這一運動量相當於步行4-5公里,或慢跑20-30分鐘,或騎自行車45分鐘。

(3) 步行鍛鍊有助於促進糖類代謝正常化。飯前飯後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證實,中老年人以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時,代謝率提高48%,糖的代謝也隨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經一天的徒步旅行後,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4) 步行是一種需要承受體重的鍛鍊,有助於延緩和防止骨質疏鬆症。又因為運動能延緩退行性關節的變化,步行能夠預防或消除風濕性關節炎的某些症狀。

(5) 輕快的步行可以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散步是一種積極性休息的良好方式。美國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説:“輕快的步行(至有疲勞感),如同其他形式的運動一樣,是治療情緒緊張的一副理想的鎮靜劑。”每天只少步行1小時作為保持心臟健康的一種手段。如果以每分鐘平均走100步(中速)計算,步行1小時可走6000步。運動醫學博士賴維説:“輕快散步20分鐘,就可將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與慢跑相同。

(6) “散步出智慧”,這句格言是人們從實踐中概括出來的經驗。整天在室內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散步可使處於十分緊張的大腦皮層細胞得到放鬆,就象打開阻抑着想象力發展的閘門,各種創造性思維一湧而出,極其活躍。德國大詩人歌德曾説過:“我最寶貴的思維及其最好的表達方式,都是在散步時出現的。”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瞭解到,走路不僅是人體的基本活動形式,還是一種鍛鍊身體、延年益壽的最佳途徑。俗話説:“走為百練之祖”,步行的優點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進行,而且動作緩慢、柔和,不易受傷。因此,特別適合年老體弱、身體肥胖和患有慢性病人的康復鍛鍊。希望老年朋友在春季裏,走起來,健康起來。

據美國《北美日報》(1986年)報道,美國學者總結的步行七大好處如下:①步行是唯一能終身堅持的鍛鍊方式;②步行鍛鍊不容易發生骨折或其他意外;③從事步行鍛鍊的人與那些長期坐着的人相比,肺活量較大;④步行鍛鍊能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⑤在預防肥胖或減肥方面有明顯的益處;⑥能促進食慾和消化,從而增加營養的攝取量;⑦有利於關節炎的防治。

1、 步行的形式不同,對增進健康的效果也不一樣。如:在步行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路況的變化,來改變運動的強度,象插入一段斜坡路段可提高步行的強度,坡路對鍛鍊要、腿部最有效;再如在沙地上步行很費力,也會起到同樣的作用。

2、 步行速度與步行時間決定運動量大小,可快慢走交替進行。因為,普通步行是一項輕微運動,至少需要20分鐘的持續運動,才能對身體各器官形成代謝刺激,產生效果。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採納

為什麼飯後只適宜散步,而不適宜快速走路健身呢?

一天中午,她頂着烈日,冒着高温酷暑在單位門口的便道上快速走路,半個小時後,感到頭暈、心跳加快、噁心、嘔吐、雙腿發軟,眼前一黑,身子一歪,倒在馬路邊上了。路人看見她呼吸微弱,心跳基本消失,趕快把她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緊急搶救,人工呼吸20分鐘後,終於使她甦醒過來。隨後趕來的醫生告訴她中暑了,不能在烈日下快速走步。快速走路健身的根本目的是增強體質,所以必須要根據人的生理結構,趨利避害,科學安排時間。第15節:飯後半小時,鐵定律飯後半小時,鐵定律為什麼提倡吃飯後半小時快速走路健身呢?為什麼國外一些權威的走路健身組織把飯後半小時快速走路稱為科學定律呢?為什麼飯後只適宜散步,而不適宜快速走路健身呢?(1)避免消化不良。因為飯後腸胃內充滿了食物,需要進行消化和吸收,這時腸胃不停地蠕動,腸液、胃液大量分泌,腸胃的這些活動需要較多的血液流入消化系統。這時流入大腦、肌肉和關節等器官的血液就相對減少。如果飯後馬上進行快速走路健身運動,就打破了消化規律。

同時,肌肉、關節、大腦等處需要較多的血液,必然從消化器官爭掉一部分血液,造成腸胃等消化器官的血液減少,使腸胃活動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受到*。長此下去,不僅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腸胃疾病,影響身體健康。例如,某出版社馬編輯長期消化不好,面色暗淡,食慾不佳,弱不禁風。吃了很多藥,也不見好轉。一次,馬編輯去看中醫,老中醫為她把脈後,又仔細瞭解她的生活、飲食、運動情況,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原來,她早上卡時間上班,吃完飯就立刻出門走3公里的路去單位,為了趕時間,步速很快,每分鐘130步,使腸胃供血不足,導致消化功能減弱。老中醫建議她早起半個小時,吃完早飯休息半個小時後再出門快速走步健身,步伐開始要小,速度開始要緩慢,步速控制在每分鐘80步。按照老中醫的建議,馬編輯改變了早上吃完飯就立刻出門快速走路的不良習慣,1個月以後消化不良的問題就解決了。(2)避免胃下垂。大醫學家李時珍認為,食後胃宜靜,不宜蕩,不宜抖。飯後胃撐得鼓鼓的,並往下墜,快速走路健身時,腸胃會隨之震動,腸胃系膜拉得很緊,甚至會發生扭轉,造成腹痛,甚至導致胃下垂髮生。例如,某電腦公司的小趙,年紀輕輕的就得了胃下垂,十分痛苦。小趙不解地問醫生胃下垂是怎麼得的,醫生詳細地詢問了他的生活規律後,説與他邊吃邊快速走路上班有關係。(3)防止大腦神經和腦細胞過勞。快速走路健身是全身運動,需要腦神經有效、合理地支配各個器官協調工作。飯後半小時,食物在胃裏基本上被消化了一半,需要的血液相對減少,此時快速走路健身,心臟就可以給大腦提供足夠的新鮮血液了,腦細胞和神經系統就不至於疲憊了。(4)要把散步和快速走路健身區別開來。

走路健身要有速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36130度、有強度、有時間、有距離,與散步有着本質的區別,散步關鍵是在"散"字上,速度慢、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恬靜輕盈,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古人稱為逍遙散步。散步特別適合老年人健身,唐代名醫孫思邈活到百歲開外,百歲時人們問他長壽祕訣,他笑着説:"我的祕訣就是長期堅持飯後逍遙散步。每日三餐後,稍做休息,就去逍遙散步了,少則幾百步,多則上千步。"孫思邈認為:輕緩的散步,有助於消化飲食,養心寧神,活動筋骨,疏通血脈。為了身體健康,吃飯後半小時再進行健身,因為這時食物消化過半,膀胱內儲存的尿液也全部排出體外了,輕鬆外出快速行走健身,就不至於傷身體了。開始走路要緩慢,步速要控制在每分鐘60次左右,用鼻子均勻呼吸,不能用嘴呼吸,以免把冷空氣吸入胃裏,使胃受寒。大約緩慢走路30分鐘以後,身體適應了,再加大強度,提高速度。飯後半小時才能快速走路,這是走步健身運動的一個定律,快速走路不同於一般的散步,不能違揹人體的生理規律。第16節:根據工作確定,零存整取根據工作確定,零存整取現在人們的工作節奏比較快,家庭負擔也重,很少有大塊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運動,致使許多成年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隱患加劇。所以,生活中總能聽到一些人經常抱怨沒有時間快速走路健身,抱怨有什麼用呢?其實,時間是靠人自己擠出來的,如果你關注身體健康,關注生命,一定能有時間。有些人特別忙,但是他們特別聰明,知道活着的根本意義是什麼。所以,他們總能擠出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因為他們早已把快速走路健身與健康、與生命質量聯繫在一起了。聰明的人是怎麼擠出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的呢?他們通常採取時間與健康"零存整取"不斷積累的辦法,抓緊每一分鐘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運動。

第16節:根據工作確定,零存整取根據工作確定,零存整取現在人們的工作節奏比較快,家庭負擔也重,很少有大塊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運動,致使許多成年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隱患加劇。所以,生活中總能聽到一些人經常抱怨沒有時間快速走路健身,抱怨有什麼用呢?其實,時間是靠人自己擠出來的,如果你關注身體健康,關注生命,一定能有時間。有些人特別忙,但是他們特別聰明,知道活着的根本意義是什麼。所以,他們總能擠出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因為他們早已把快速走路健身與健康、與生命質量聯繫在一起了。聰明的人是怎麼擠出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的呢?他們通常採取時間與健康"零存整取"不斷積累的辦法,抓緊每一分鐘時間進行快速走路健身運動。

輕鬆悠閒的健身方式是什麼?

德國大詩人歌德説:“我最寶貴的思維及最好的表達方式,都是在散步時出現的。”散步行走,可使全身得到適度的運動,可以使關節靈活,從而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散步,為古今養生家和酷愛養生者所重視,所以有“百練不如一走”的讚譽。

散步確是一種簡而易行,行之有效的健身法,關鍵是在於持之以恆,常練不懈。散步有四種形式:(1)緩慢散步,每分鐘60~90步,每次20~40分鐘;(2)快速散步,每分鐘90~120步,每次30~60分鐘;(3)反臂背向散步,兩手臂放於腎(俞)穴處,緩步背向行走(倒退走)50步,再向前走100步,反覆5~10次;(4)擺臂散步,行走兩臂自然擺動,每分鐘60~90步。這四種形式,鍛鍊者可根據本人的體質情況而定。一般講凡體胖者、或有冠心病、中風後遺症、行走不利者,以快速式為宜,但快速宜逐步遞增,不可勉強。一般作健身鍛鍊,以兩臂自然擺動式較好。散步時,要有輕鬆悠閒感。

散步為何有此良好的健身效果呢?中醫理論認為,兩足為十二經脈中足三陽、足三陰經脈的起點和終點。經脈是氣血循行的通路,所以能強壯筋骨、疏通脈絡的功用。現代醫學亦認為足掌是人體第二心臟。散步是鍛鍊下肢關節和足掌的有效措施。足掌的功用衰退與否,是人體衰老與否的標誌之一,所以有句諺語:“人老足先老,足不老人未老”。

有人提出,説飯後不宜走。認為若飯後行走,使血液分佈到四肢,胃腸部的血液相對減少,因而能削弱消化功能。其實,飯後散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63532步,是一種緩慢輕鬆的活動,有利於食物在胃部的下行;加之散步時四肢活動,有利於脾胃功能的發揮;散步時兩下肢緩緩行動,上肢前後擺動,有利於周身的血液循環,不會因此而減少內臟的血液。散步與快步、跑步不同,若飯後快步、跑步確實是不宜的。

飯後不宜散步者也有。如患胃下垂及肝病患者,飯後則宜平躺,並用手按摩脘腹部,可增強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