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學習教育>

春季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學習教育 閲讀(3.1W)

春季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春季自然災害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要正確認識春季自然災害。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春季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歡迎大家閲讀!

  春季易發生的自然災害

春季風沙大,降水少,最容易發生乾旱或倒春寒、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現象,不僅影響春播,乾燥少雨氣温升高還會導致疾病傳播。因為全球變暖導致的氣候異常,有些地區會有暴雪暴雨以及洪水和泥石流發生。此外,春季北方的冰凍河流融化會有凌汛導致的災害。

  怎麼預防春季自然災害

為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農業部和中國氣象局日前聯合召開會議,會商今年春季氣候趨勢,怎麼預防春季自然災害?分析當前農業生產形勢,研究防災減災措施,就共同開展“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專題研究進行了研討。怎麼預防春季自然災害?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共同主持會商。

近期氣温冷暖起伏較大,增加了部分早播小麥遭遇凍害的風險。同時,江淮、江南東部等地區持續陰雨,土壤濕度偏高,不利於油菜生長髮育。據中國氣象局預測,今春除新疆西部、內蒙古東北部氣温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其餘大部分地區氣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春季華北、東北地區降水偏多,有利於適時春播和夏季糧油作物生長髮育。華南地區氣象條件適宜,有利於早稻播種育秧。長江中下游春季降水仍將偏多,部分地區可能發生漬害,容易導致油菜菌核病、小麥赤黴病等病蟲害發生蔓延。西南地區南部春季少雨,旱情將持續發展,不利於夏季糧油生長和春播順利開展。

針對近期氣温變化幅度大、長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和西南地區旱情持續發展的情況,農業部和中國氣象局提出了防範災害影響、加強田間管理、搞好春耕備耕的相關措施。一是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適時發佈天氣預警信息,加強應急值守,強化災情監測評估,適時啟動應急預案,指導農民落實災害防範措施。二是抓好春季田間管理,及時開展春季田間管理,落實“早抓早管、促弱轉壯”的技術措施,因地制宜追施返青肥和拔節肥、澆好拔節水,劃鋤保墒,增加小麥有效分櫱,促進苗情轉化升級。長江中下游地區要及時清溝理墒,排濕降漬,適當追肥,減輕漬害影響。三是搞好技術指導與服務。及時組織農業部小麥、油菜專家組和基層農技人員深入糧油主產區,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蟲情,開展巡迴指導,幫助農民落實各項管理措施。怎麼預防春季自然災害?春耕期間,及時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分赴各地開展督導指導。四是落實防災減災措施。西南地區重點抓好大春抗旱,東北和西北地區重點防春旱,華北和黃淮地區重點防大風、霜凍,江南和華南地區重點防漬澇。針對春季可能發生的災害,及早做好各項物資和技術準備,提前落實防範措施,努力恢復災後生產,切實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自然災害形成發展

凡危害動植物的各類事件通稱之為災害。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災害形成的過程有長有短,有緩有急。有些自然災害,當致災因素的變化超過一定強度時,就會在幾天、幾小時甚至幾分、幾秒鐘內表現為災害行為,像火山爆發,地震、洪水、颶風、風暴潮、冰雹、雪災、暴雨等,這類災害稱為突發性自然災害。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草害等,雖然一般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災,但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明顯,所以也把它們列入突發性自然災害。另外還有一些自然災害是在致災因素長期發展的情況下,逐漸顯現成災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則稱之為緩發性自然災害。

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後,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接連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災害鏈中最早發生的起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而由原生災害所誘導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自然災害發生之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它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衍生災害。如大旱之後,地表與淺部淡水極度匱乏,迫使人們飲用深層含氟量較高的地下水,從而導致了氟病,這些都稱為衍生災害。

當然,災害的過程往往是很複雜的,有時候一種災害可由幾種災因引起,或者一種災害因會同時引起好幾種不同的災害。這時,災害類型的確定就要根據起主導作用的災因和其主要表現形式而定。

猜你感興趣:

1.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習題與答案

2.北方主要自然災害

3.地理選修自然災害知識點

4.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

5.自然災害隱患排查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