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學習教育>

初中滿分作文800字

學習教育 閲讀(3W)

初中滿分作文800字

抓住作文的中心就是抓住了作文的靈魂。而如何才能確定作文的中心呢?首先,要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中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中滿分作文,希望你喜歡。

初中滿分作文1

我是一隻小蜜蜂。我們蜜蜂是過羣體生活的。在一個蜂羣中有三種蜂:一隻蜂王,少數雄蜂和幾千到幾萬只工蜂。我就是這千萬工蜂之一。

我的母親就是蜂王,它的身體最大,幾乎喪失了飛行能力。這沒有關係,它有千千萬萬個兒女,我們可以供養它,也算盡了孝道吧!在我的家族中,只有蜂王可以產卵,它一晝夜能為我們生下1?5萬到2萬個兄弟。蜂王的壽命大約是三年到五年,在我們家族中它可以説是壽星了。

在蜂羣中還有一種蜂叫雄蜂,它和我們大不相同,它“人高馬大”身體粗壯,翅也長。它的責任就是和蜂王交尾。交尾之後,它也就一命嗚呼了。?

要説家族中數量最多,職責最大的還是我們工蜂。我們是蜂羣的主要成員,工作也最繁重:採集花粉、花蜜,釀製我們的“口糧”、哺育我們的弟弟們、飼餵我們的母親、修造我們的房子、保護家園、調節室內温度和濕度……別看這樣,我們的身體是非常弱小的,我們的壽命也只有六個月,就像天空的流星一樣——一閃即逝,僅有一點兒時間去閃耀自己的光輝。

我們蜜蜂是自然界裏最勤勞的了。開花時節,我們忙得忘記早晚,有時還趁着月色採花釀蜜。蜜是很難釀的,我們要釀一公斤蜜,必須在100萬朵花上採集原料。如果我們的蜂巢同採蜜的花叢距離一公里半,那麼我們採一公斤蜜就得飛上45萬公里,差不多等於繞地球赤道飛行11圈。

看樣子,我們的功業並不次於“阿波羅號”呢!雖然我們採蜜難,但每年一窩蜂都能割幾十斤蜜。在廣東的同族們一年四季都不閒着。如果動物世界也有組織的話,那麼我們蜜蜂一定能獲得“最熱愛勞動獎章”。

也許您要問:在漫無邊際的大自然中,你們怎麼知道什麼植物在哪裏開花流蜜呢?告訴您吧,我們有很多“偵探”,派它們去偵察,回來再把結果告訴同伴,我們的“語言”就是舞蹈。

我們的家族就是這樣。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不必擔心,我們還有兄弟,還有接班人。它們會像我們一樣繼續勞動。我們的家族就這樣不斷繁衍下去。

初中滿分作文2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舉杯飲盡了風雪是誰打翻前世櫃惹塵埃是非緣字訣幾番輪迴你鎖眉哭紅顏喚不回縱然青史已經成灰我愛不滅”

——題記

偶然聽見周杰倫的《發如雪》,淚流滿面的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有些東西,早已凝結在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比如你痛聲葬落花,比如你吟詩撫悲琴,比如玉般晶瑩剔透的你。

葬花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紛繁的桃花一朵挨着一朵,綴滿了枝頭,如胭脂,如朝霞,彷彿吹一口氣就會化成水似的。風輕輕的吹過,花瓣紛紛揚揚的灑落。

你,忽然從滿樹的桃花中走出,輕輕地攀着樹枝,憐惜地望着紛飛的花瓣,桃花掩映着依舊是你多愁善感的面龐。你肩上擔着花鋤,鋤上掛着花囊,手內拿着花帚,一下一下,鑿着鋤頭。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花開一生,終究要敗。殘花四飛,你默哀。桃花如人,桃運如人運,你從花的凋零中,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將來。陽光下,你的眼眶泛着金色的光芒,愁情的臉龐,惹得人哀傷。一切言語都道不盡,訴不清你心中的頹傷。只看那花瓣,承載着千萬縷的愁思,飄落到水中,隨着水流淌,流淌……

撫琴

瀟湘館內,一盆蘭花悄然綻放,縷縷暗香彌散開來。

你低頭,用手輕輕地撫着琴,琴聲流淌着,一種情韻卻令人蕩氣迴腸。這琴聲裏,流淌着哀愁,濃縮着過往,千愁萬緒,隨着琴聲飄蕩。忽想起“那花柳殘春,怎禁得風催雨送?”,又想到“今日寄人籬下,縱有許多照應,自己無處不要留心”,所有的憂思一起湧上心口,你不禁又滴下淚來。

琴聲忽變得越發的悲傷,憂思之深怎一“愁”字了得?你的淚,隨着琴聲不停地流淌。

“音韻可裂金石矣!”終於,只聽得“嘣”地一聲琴絃斷裂。

黛玉,你,如同美玉般晶瑩剔透,一言一行,都令人愛憐。你的美,早已印在我的心裏,永遠也抹不去。

初中滿分作文3

愛的表達形式有千千萬萬種,關心體貼,是一種愛;嚴格要求,是一種愛;換位思考,是一種愛。然而,拋棄,也是一種愛。

小學四年級,我家搬家了,新家離我的小學二十幾公里。爸爸為了不影響我的學業,堅決不讓我轉學,可是那麼遠的路程,再加上學校不提供住宿,我該住哪呢,難道每天接我一去一回嗎?爸爸考慮了好幾天,最後他一狠心,要讓我寄住在別人家,週一送我去,週五再來接我。我堅決反對,可是即便我死纏爛打,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定。

寄人籬下,其中滋味,實在是不好受。在別人家,不能像在自己家一樣自由自在,許多行為舉止都受到限制。況且畢竟是別人,不可能像家裏人那樣包容自己的.過錯,所以我常因做錯小事就捱罵。每次捱罵時,我總在心裏咒罵爸爸,為什麼不讓我轉學,為什麼要讓我在別人家受那麼多苦。

那時還是四年級,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常常會想家,我會因為這個而三天兩頭偷偷躲在衞生間裏哭泣,痛苦地度過好幾個不眠之夜。我請求爸爸週三週五都來載我回家,可每次這種對話都以爸爸拒絕並臭罵我一頓結束。我當時在心裏恨死他了,想永遠與他冷面相對,想一輩子都不叫他爸爸。

後來熬到畢業,上了初中,我慢慢理解爸爸當初的決定。他何嘗不想讓我轉學,可當時新家附近的小學環境那麼差,他怕我轉學後會不適應,成績會下降,他怕因此會虧欠我。讓我寄人籬下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二十幾公里的路程,如果每天接我上下學,費時費力不説,光是油錢就吃不消。

我甚至有點感謝爸爸了。上初中住宿後,當看到那麼多人不適應獨自生活,常忙得手忙腳亂,而我得心應手時,我在一旁竊喜。還好有爸爸的“拋棄”,讓我及早地告別依賴,學會獨立。他的“拋棄”,不是不愛,而是要給我另一種可以受益終生的愛。

“拋棄”雖然無情,會讓你感到痛苦、惆悵、怨恨,但當你長大後,你會發現,拋棄,也是一種愛,一種更深沉偉大的愛!

初中滿分作文4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

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為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進步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老師給我們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

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老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有愛,才會讓教育顯得有意義。這是一本反映同學之間友愛的書。翻開書,將有着耐人尋味的感動!

初中滿分作文5

那片淨土,叫水鄉。

水鄉的水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白牆黑瓦籠罩在一片曚曨的綠陰與水霧中。船孃的歌聲穿過一個又一個古樸的橋洞,喚醒一個又一個旖旎的黎明

這是我對水鄉最初的記憶。

雨是江南的衣,江南是雨的故鄉,江南的雨是詩人的淚,詩人的淚是江南最美的容顏。

水鄉甪直,穿越了歷朝歷代的時光,如今,宛如一方古井,顯得幽深、雋永。

走在長長的巷,走在同樣長的石板路上,江南這細密的雨,濕不了人,反多了些寧靜。巷的兩邊,都是白牆黑瓦。白牆,並不是白得無瑕而純潔,淡淡的雨漬、灰色的牆漆脱落之色,刻畫着它的水墨色彩。而古樸的黑瓦和古韻的硃紅色門窗,則為水鄉添了些孤傲之色。

很多人説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最美。

小街傍河,人家依水,住的是秉性善良的水鄉人。江南人家,與城市人家迥然不同,只因多了那麼一份詩情畫意。清晨,水鄉姑娘坐在水邊的石階上梳洗烏黑美麗的秀髮,水鄉婦女則坐在另一個石階上邊唱着吳儂軟語,邊洗衣服,她們臉上除了歡樂,餘下的只剩愜意。洗過衣服,

水鄉婦女都愛搬個小凳子坐在自家門口,同一條巷中的水鄉人聊上個半天,這聊得也不過是東家長西家短,可出自她們的口中,卻顯得格外温馨。過了許久,她們才想到要回家做飯。隨後,一縷縷炊煙從特有的煙囱中裊裊升起水鄉的小夥子很勤勞,他們每天早早得起來,打開自家的門,將醃好的蘿蔔乾拿出。接着,小夥子會帶着憧憬,開始經營自家的鋪子。

江南水多,橋自然就多了。

在甪直,最著名的、也是最木訥的是香花橋,不大,是入古鎮的第二座橋,意義非凡。在橋上能望見保聖寺,正合香花橋之稱。在橋上向下看,悠悠的水,漾漾的波。船進船出,歌近歌遠。船孃搖櫓,船在水中行,歌聲比那流行歌曲動聽得多。

別了城市的喧譁,這片純樸的淨土,給我帶來的,是無垠的浪漫。

倘若這是一場清雋的夢,我願在夢裏水鄉演繹一個永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