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科普知識站>生活小常識>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生活小常識 閱讀(2.6W)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每個企業都要交所得稅,那麼所得稅的是怎麼計算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方法

首先,企業的每個月末(如果季度預繳的話就是季末)要出財務報表,利潤表上有一個本年累計數,你看本年累計的利潤。

自90年代起,我國便開始徵收企業所得稅徵稅,我們都知道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那麼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怎樣的?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是多少?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如果第一季度利潤末本年利潤累計爲x,那麼你就要交x*0.25的所得稅。

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例題 某企業爲居民納稅人,所得稅稅率爲25%,2014年度該企業有關經營情況如下: (1)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800萬元,取得國債利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第2張

然後下一季度,如果利潤表利潤累計額小於x,那你這個季度就不交所得稅,如果比x大,比如累計額爲y,那麼你就要交(y-x)*0.25的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法方法取決於企業的類別和大小規模。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採用的所得稅會計覈算方法,具體情況如下: 1、小企業可選擇“應付稅款法” 在《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明確規定,小企業因業務簡單,覈算成本較低,會計資訊質量要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第3張

又比如,然後是第三季度,你的利潤表利潤累計額小於上一季度也就是第二季度就不用交稅,如果多出,就要交多出的那部分的百分之25的稅。接下來就可以類推了。

一、扣除項目 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是據以確定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准予扣除項目的金額。 成本是納稅人爲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第4張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1、查賬徵收的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53934

a、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計算繳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成本(費用)-稅金+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納稅調整額

b、按月(季)預繳時

應交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適用稅率

2、覈定徵收的

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額*所得率*適用稅率。

擴展資料: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爲25%的比例稅率。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的,稅率爲27%,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爲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爲15%。

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爲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爲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爲15%,小型微利企業爲20%,非居民企業爲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爲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繫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預繳的計算方法

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例題

某企業爲居民納稅人,所得稅稅率爲25%,2014年度該企業有關經營情況如下:

(1)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800萬元,取得國債利息收入120萬元。

(2)全年產品銷售成本3680萬元。

(3)全年營業稅金及附加129.9萬元,其中,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6303231上繳消費稅81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34.23萬元,消費稅附加14.67萬元。

(4)全年產品銷售費用1300萬元(其中廣告宣傳費用1150萬元)。

擴展資料: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對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標準是從事國家非*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企業所得稅的徵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從業人數及資產總額指標的計算口徑,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預繳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51號)第二條規定,小型微利企業條件中,“從業人數”按企業全年平均從業人數計算,“資產總額”按企業年初和年末的資產總額平均計算。

企業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預繳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17號)第一條規定,2008年1月1日之前已經被認定爲高新技術企業的,在按照新稅法有關規定重新認定之前,暫按25%的稅率預繳企業所得稅。上述企業如果享受新稅法中其他優惠政策和國務院規定的過渡優惠政策,按有關規定執行。

也就是說,如果將原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全部不再予以承認,在2008年預繳時,如果不享受新法及國務院過渡優惠政策的原高新技術企業,全部暫按25%的稅率預繳企業所得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企業預繳

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1.對於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及以下的企業

計算方法:年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10%

應交企業所得稅額=200000*10%=20000(元)

2.對於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30萬元的企業

計算方法: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17.5%

應交企業所得稅額=200001*17.5%=35000.18(元)

(三)其實檔案規定的意思是把全年利潤平均分成12份,9份(即前9個月)按20%計算,3份(即10-12月)按10%計算,綜合平均後是17.5%的稅負。

4.基本的計算公式爲:

應交企業所得稅額=年應納稅所得額*9/12*20%+年應納稅所得額*3/12*50%*20%=年應納稅所得額*17.5%。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十七條 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徵企業所得稅: 

1.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935 

2.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3.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4.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5.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

第二十八條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第二十九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對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屬於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決定減徵或者免徵。自治州、自治縣決定減徵或者免徵的,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微企業

急求!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總額-准予扣除的項目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納稅准予扣除的項目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等,在確定納稅人的扣除項目時,還應注意企業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包括各類應計未計費用、應提未提折舊等,不得轉移以後年度補釦和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依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按稅收規定允許扣除的金額,准予扣除。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爲25%。第二十八條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二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所稱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73335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企業所得稅

覈定徵收的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採用應稅所得率百方式覈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度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知所得道稅額=應納稅所得內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應容稅所得率

或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