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综合知识>

山东话方言

综合知识 阅读(2.22W)

山东话方言

1.落落。落落是山东话中的一个日常方言,意思是“找个俩儿”。在山东方言中,人们常用这个词语来表示“可操蛋了”或者“干什么啊”。

2.瞎包。瞎包是指不学好、没出息、不成气。在山东话的日常方言中,瞎包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习不积极、没有上进心,没有出息的状态。

3.涕溜圆。涕溜圆是山东话的日常方言之一,它主要用来形容非常园的东西。

4.瓢扁。瓢扁是指平面的东西变形了,一部分翘起。例如,有些地方的地面会突然变得凹凸不平,就好像瓢扁了一样。

5.哩哏儿棱。哩哏儿棱指装糊涂,办事敷衍。常见于山东方言中。

6.龙弯。龙弯是指园的东西不园了。例句中的“自行车轮被撞龙弯了”,表达了园东西已经不圆了的意思。

7.夜儿来。夜儿来是一句让你不明白就对了的话,它的意思是昨天。有时候人们用这个方言来调侃或幽默地表示昨天的事情。

8.涨包。涨包是指做出别人看不起的事情后,自我感觉特好。这个词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在遭遇困境后情绪低落的状态。

9.刺挠。刺挠是指用尖刻的语言来挖苦和讽刺别人。这个词的含义是通过身体发痒来暗示自己的不满和痒痛。刺挠的语气和用词都十分尖锐,带有一种尖刻和刺痛的感觉。

10.道划儿人。道划儿人是指撺啜别人干某件事情,有欺骗别人的意思。这种方言在山东话中非常常见。

11.母量。母量是指猜测、估计的意思。在山东话的日常方言中,母量常用来表示推测、估计等含义。例如,我们常说“你母量着这次谁能赢?”这句话中,“母量”就表示推测的意思。

12.筛越。山东话日常方言大全中有很多不同的方言,其中之一就是“筛越”。这个方言主要指的是山东方言中的一种日常用语,用来表示筛分、筛选的意思。

13.蛋汉。山东话日常方言大全中,有一个词是“蛋汉”,指的是在山东方言中表示“耽误”的意思。

14.威海话。威海话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的烟威小片,将所有第一声发音做第四声(阴平,"ˉ"),例如威海(wèi hǎi)。

15.妮儿来。在山东话的日常方言中,妮儿来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它的意思是“姑娘”,可以用来称呼一个年轻女子。妮儿来这个词语的发音比较特殊,是山东方言中的一种常见词语。

16.烧包。烧包是指有钱人故意显示自己有钱。也有“涨包”的意思。

17.儿滴呦。山东话日常方言大全中,儿滴呦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意思是惊讶或感叹。除了山东话的儿滴呦之外,还有“我的天”、“卧槽”等表达方式。

18.一崩儿。山东话日常方言大全中,有一个词叫做“一崩儿”。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段时间的,一般来说是用来表示某种情况的持续时间很短。

19.隔气。山东话日常方言大全中,有很多不同的方言,其中之一就是"隔气"。"隔气"指的是在别人讲话时,自己也假装没听见,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紧张和不安。

20.西塘。西塘是山东话中的一个日常方言,主要指的是做事不认真、不当回事。在山东话中,西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专注、没有责任心,做事态度不端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山东方言日常用语

山东方言日常用语如下:

1、一霎儿,意思是一会儿,比如:你等俺一霎,俺拿个东西。

2、得为,意思就是故意的,比如:他家是得为的气我,不想理他了。

3、丧门,意思是不吉利,比如:你在这里丧门么啊。

4、难揍儿,指一般人不容易满足,比如:你说你难揍儿吧,气也不行,不气也不行。

6、点化儿,意思是骗,比如:他点化儿你,你别上当。

7、木哥张,指人木讷,比如:他是个木哥张,你别建议。

8、胡罗罗,意思是闲聊,比如:别胡罗罗,早点睡。

9、拼拼的,指人出汗多,比如:今天天真热,你看我这汗,拼拼的。

10、趋啦,意思是踢,比如:你俩还是小孩子吗,一别走还一边趋啦石头。

山东方言的分类

1、冀鲁官话

它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和临沂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特点是简单直接,硬气中带有一些古味。

2、胶辽官话

它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该省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费县和聊城莘县南部等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烟台话发软,威海话发硬,两者互相影响。另一块则是青莱地区,说话偏灵动。

3、中原官话

它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该省有青岛、烟台、潍坊和威海等40个县。其是以中国历代标准音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山东省东西跨越十分广,中原官话的特点是说话亲切。

山东方言日常用语有哪些?

如下:

夜来,夜儿,夜门,决里=昨天。

今儿,几们,今个, 几没儿=今天。

明个,明里,赶明儿=明天。

过明,过明天——后天。

清起来=早晨。

晌午,晌午头里=中午(临沂日照青岛读做'shang wen)。

下晚儿=下午,傍晚。

后晌,往晌,哄航,黑家=晚上。

介绍

山东方言,又称鲁语,属于汉语官话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方言根据地区不同又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官话区: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

山东方言自鲁西到胶东是慢慢过渡的,山东人的发音习惯以郯城县、临沂市、蒙阴县、沂源、莱芜向北,以东的所有地区(包括东部临沂,整个潍坊市、日照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的各县市)在发“r”这个音时,均为“y”。

山东方言日常用语有哪些?

如下:

夜来,夜儿,夜门,决里=昨天。

今儿,几们,今个, 几没儿=今天。

明个,明里,赶明儿=明天。

过明,过明天——后天。

清起来=早晨。

晌午,晌午头里=中午(临沂日照青岛读做'shang wen)。

下晚儿=下午,傍晚。

后晌,往晌,哄航,黑家=晚上。

方言的意义和价值:

1、方言代表一个地区的根基

方言指的是一个地区独有的语言,而每一种语言都不是存在的,语言形成的影响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因此一个地区的方言汇集了那个地区独有的、特色的文化。如果一个地区没有了自己的方言,相当于丢失了该地区文化,丢失了文化就相当于丢失了根基。

2、方言可以决定地区的发展

方言由于具有独特性,通常是只有本地区的人能够理解。假如方言能够被传播到不同的地区去,证明该地区的文化已经被宣扬出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从而带动该地区的发展。反过来,假设一个地区的方言能够被广泛传播,那么这个地区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粤语和广东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学习方言有利于继承该地区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假如一个人能够将一个地区的方言学好,那么生活习惯、思想习惯也会向该地区的人民靠近。地区的文化是该地区身份的重要标志。因此每个人学习好自己地区的方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山东话方言怎么说?

人称代词:

我,我们,我们的=俺an,个别地方发音为nan。你,你们,你们的=恁。他=他(te)

时间:

昨天=夜来,夜儿,夜门,决里,夜儿里。今天=今儿,几们,今个,今子,今日,几没儿。明天=明个,明里,面里,赶明儿,明子,明日。前天=前儿没,前日(yi)。后天=过明,过明里,过明天,过面里,后日。去年=年时。

动物:

壁虎=蝎虎子,蝎虎帘子(济南方言),蝎虎溜子,蛇虎溜子(淄博话),尿虎子。猫头鹰=夜猫子。鸭子=呱呱,扁嘴,老崴(wai)。蛇=长虫。狼=麻虎,毛猴子。田螺=旮旯油子(济南方言),巴拉油,卜拉油,菠萝油,波罗牛子,无楼牛子,蜗了牛子等。

山东方言分为:

以济南为代表的冀鲁官话;

以青岛为代表的胶辽官话;

以菏泽为代表的中原官话。

冀鲁官话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临沂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该省有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40个县,大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中原官话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该省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费县及聊城莘县南部等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扩展资料:

山东的菏泽、枣庄、临沂、济宁及其周边地区,因为深受以洛阳话为核心的“雅言”影响,与河南、安徽、江苏和湖北西北部等地共同形成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是有着古老历史的语言,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普通话”,其历史可上溯至西周。以洛阳话为核心的雅言,均被历代汉王朝所继承并推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