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综合知识>

金陵十三钗真实故事

综合知识 阅读(1.35W)

金陵十三钗真实故事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宫廷内部权力斗争,以及翻译公所女子们的世态炎凉。它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故事,而是基于真实事件虚构的小说,但它在许多地方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故事的主人公是清朝皇帝咸丰的寡妃慈禧太后的母亲秀水,后来她成为了宫里的掌权人物。十三个女子则是翻译公所中受到她影响的女子,她们中的许多人都面临着出嫁难、婚姻不幸的困境。秀水对她们的关注和照顾,使她们结成了良好的友谊,而秀水自己也在这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快乐。

故事中描绘了那个时代奢华却充满着虚伪和讹诈的宫廷气氛,以及身处其中的女子们生活的种种困境和想法。它通过细腻的情节展现出了女性在压迫和约束下如何求生存和追求自由、快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秦淮河的前世今生

一千多年前,秦淮河畔,笙歌艳曲,歌舞升平,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金陵城外,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唐王朝已不复往日的风光,一位空怀满腔热血,报国无门的诗人悲愤之下,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篇《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千年之后,历史惊人地相似。只不过笙歌艳曲变成了炮火声声,灯红酒绿变成了横尸遍野。

在日本人猛烈的炮火和利刃下,金陵沦陷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一夜间犹如丧家之犬般仓皇而逃。留下的是血流成河的秦淮河和城内任人宰割的30万南京同胞。

商女还是昨日的商女,只是商女亦知亡国恨。他们用自己年轻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炮火,在千钧一发之际拯救了十三名女学生。

这是电影《金陵十三钗》里的故事场景,曾让无数人悲愤不已,声泪俱下。

一万名逃难妇女和一所女子学院

《金陵十三钗》的原作者严歌苓曾在采访中谈到,她写作《金陵十三钗》最初的灵感来自美国人魏特琳。

在南京沦陷期间,她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育系主任兼教务主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当时是一所教会学校,位于安全区范围内,是抗战时期南京同胞主要的避难所。

南京沦陷期间,学校设立的妇女儿童难民收容所收容了一万多名妇女和儿童。

魏特琳作为这场灾难的见证者,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时的种种惨剧。那些血流成河的日子里,魏特琳几乎每天都坚持写日记,记录下了这段血淋淋的历史罪证。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翻开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那一页。短短六周内,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惨遭杀戮。整座城市都被鲜血染红了。

这些恶魔像发疯一样地野蛮屠杀和抢掠,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无辜妇女实施暴行。

据当时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估计,发生在南京的日军对妇女强奸案起码有2万起。

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连老人和幼女都不肯放过。

因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一座美国学校,位于安全区内,南京沦陷后,成千上万的妇女纷纷涌入这里。最多的时候,这里收容了一万多人。

可是安全区就能保证安全吗?事实上,这所谓的安全区不仅不安全,而且还很危险。

特别是那么多年轻妇女涌入这里后,日军更将它视为获取猎物的主要目标。

原本宁静的校园,现在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暴行和杀戮。

张莲红在1999年曾和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东史郎会面,东史郎告诉他,当时他们这些驻扎在南京的士兵都知道,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里收容了许多年轻姑娘。日军是三五成群、不分白天夜晚地侵扰,有时在“金女大”就直接施暴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趁着夜色翻越校园围墙,在黑暗中抓走妇女。日本士兵对这种行为称之为“摸彩。”

拉贝也曾在日记里写道:”昨夜里1000多名姑娘被强奸,仅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就有100多名姑娘被强奸。

就这样,安全区变成了日本人的妓院,学校变成了日本士兵实施兽行的“乐园”。

在这种情况下,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美国人魏特琳自然不肯袖手旁观。她,成了这群无辜女性们的救世主。

魏特琳每天奔波在学校各处,将哭叫呐喊、惊恐万分的妇女们从日本兵手里夺回来。人们隔老远就能听到她声嘶力竭地大喊:“这是美国学校。”

拉贝在日记中描述道:“魏特琳像”抱窝”的老母鸡带小鸡那样保护着她们。当日本士兵的暴行变本加厉的时候,我亲眼看见她走在100多名女难民队伍的前列,带着她们走向大学难民收容所。“

但即便魏特琳多么勇敢无畏,想将她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可是她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了。这让她感到痛苦万分。

17日,日本士兵以搜查中国士兵为由控制了魏特琳和另外三个外籍人士,强迫中国职工集体跪在门口,并强行带走了12名年轻姑娘。

接下来的几天里,噩耗不断,整个校园到处都弥漫着恐怖可怕的气息。又有无数年轻姑娘惨遭日本人侮辱,杀害。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1937年12月24日,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一位日本军官找到魏特琳,要求她从一万名女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供日本皇军享用。

他对魏特琳说:”如果为日本士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

魏特琳起初不愿妥协,但日本人以收容所的一万名妇女相要挟。无奈之下,日本军最终带走了21名妇女。

这21名妇女就是电影里金陵十三钗的原型。只不过,她们并非身陷烟柳巷陌,身世凄楚的风尘女子,而是一群正值青春芳华,不谙世事的女学生。

为了让更多人能免于暴行,保全性命,她们像“赵玉墨”们一样挺身而出,舍身取义。她们的牺牲,令人感动也令人钦佩。

然而,比影片更加残酷的是日本军官的承诺不过是个谎言。这群年轻少女们的牺牲,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不久后,日本人又将魔爪伸向了学校里的那些年轻妇女们。

影片中,师父开着车载着13名女学生缓缓驶出教堂,带着她们离开了南京。前方,一片光明。“孟书娟”们终于获救!

但真实故事里的女学生们就没有那么幸运的。

为了让观众们看电影时不至于太过悲痛、难受。善良的原作者和导演还是给了我们一丝希望和慰藉。

南京大屠杀事件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有时现实中的恶要比电影里、电视中上演的还要残酷百倍。”

铭刻历史,牢记使命

对于日本人的暴行,魏特琳并没有出一丝畏惧。但令她最心痛的是,中国女人们的遭遇,她后来在日记中写道: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过去80多年了,屈辱已成过往。但南京大屠杀值得每个中国人铭刻在心,居安思危。

在关键时刻,团结一心,维护和平,保持清醒和理智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北京日报纪事《金陵十三钗》背后的故事

《魏特琳日记》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吗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历史。

《金陵十三钗》的历史原型发生在魏特琳教授执教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当时魏特琳教授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一员,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里收容了上万名名躲避战乱的妇女儿童,按照委员会的协议,日寇不应该进入女子学院。  

但是日寇并不在乎这些协议,魏特琳教授在她的日记里记载,每天都有妇女被闯入校园的日寇侮辱,她赶过去组织,那些日本禽兽也并不将她放在眼里,甚至有会有人拿着指着她,哪怕她向那些禽兽出示日本大使馆的文件也没有任何用。  

在37年12月24日的日记里,魏特琳教授记载了她和一名日本高级军官会晤,日本军官要求她从女子文理学院收容的上万名妇女之中挑选100名“风尘行业工作者”,让自己的手下“发泄”,这样或许他手下的禽兽们就不会继续扰女子文理学院了。  

这一段日记便是《金陵十三钗》的原型了,魏特琳教授无奈只能答应了日本军官的要求,因为她实在是保护不了学院了,她任由日本人从她手下收容的万余妇女之中找到了21个曾经从事过风尘行业的女子送了出去,想要以此保护学院里其他的女子。  

此后这21个女人的命运就是魏特琳教授不知道了,不过以日寇的禽兽性格,这21个女人的下场显然不会太好,而且魏特琳教授想要保护自己学院里的万余妇女的想法也没有实现。

《金陵十三钗》影片剧情

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

幸免于难的书娟(张歆怡饰)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殓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饰)。

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倪妮饰)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吗?

《金陵十三钗》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历史背景是真的。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不算最残酷的,《金陵十三钗》这部影视作品能真实反映当年南京大那种炼狱景象。

曝光的参加过南京大的日本兵日记里面提到,当时的南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南京的地下水都被染成红色,日本兵找不到干净的水,洗脸洗手乃至喝的水都是红色的,淘米做饭蒸出的大米饭都是红色的,在这种令人无法想象的残忍景象下,《金陵十三钗》可以说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扩展资料

在《白门新柳记》和《秦淮八仙小谱》中,仔细记载了众多秦淮名妓的样貌体态身世等种种细节,堪称真实版的“金陵十三钗”,也为那些曾在南京红极一时的女人们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在南京沦陷的相关史料中,关于妓女的记载是比较少的,但是妓女救助抗战将士的事情是确实存在的。”经盛鸿先生表示,著名演员秦汉的父亲孙元良就曾得到过妓女的救助。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使得中国老百姓承受了很多和苦难,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之一。不管金陵十三钗是否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但是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中,只要是一位中国人,只要还散着一丝丝的人性光辉 ,相信都会为这些女学生们舍生取义。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故事吗?

是真的 ,只不过是改编的 ,严歌苓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查到金陵女子大学教务长魏特琳日记的一段记录,南京陷落的时候,所有女人在金陵大学避难,日本人要求他们必须交出100个女人,否则就要在学校中驻军,当时就有20多个妓女站出来了,使女学生们没有遭到厄运,她说这就是故事的萌芽。

严歌苓曾明确谈过《金陵十三钗》的题材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钗》中直接露面。

“在给张艺谋编剧时,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关于南京大的资料。我爸爸的姨夫蒋公在南京大的时候是的一个卫生部医官,在他把大部分的伤兵撤离南京后,他没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记下了一本日记。后来他的后人把那本日记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记》。”

另外,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历史著作《南京大:被遗忘的二战浩劫》(1997)也给她良多启发。

扩展资料

《金陵十三钗》作品影响

1、《金陵十三钗》获得第十二届百花奖原创中篇小说奖,并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影片于2011年上映。

《金陵十三钗》影视影响:

1、《四十九日·祭》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军攻占前后,在接下来的四十九日内发生的人间惨剧,反映了绝境中的生命意义与人性救赎。

该剧于2014年12月1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获得全国十佳电视制片“优秀电视剧奖”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电视剧选集》。

2、《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佟大为、张歆怡、黄天元和渡部笃郎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难的时刻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原型是什么?

《金陵十三钗》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历史背景是真的。

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躲藏着的几个神职人员、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大家闺秀、13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伤兵。小说讲述了他们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

在南京沦陷的日子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在这个时刻,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影片简介: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佟大为、张歆怡、黄天元和渡部笃郎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难的时刻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金陵十三钗剧情 讲的是什么故事

1、1937年,日本军队进入沦陷的南京城,奉命掩埋中国死难士兵和战俘尸体。与此同时,市中心的圣马德伦教堂中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十来个女学生和秦淮河女子,她们殊途同归只为同一件事――逃难。紧接着许多男人也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了教堂。围墙外的日军寻找各种借口进入教堂,圣马德伦教堂的后院成为他们填埋尸体掩盖罪证的目标,国际安全区的组织者尝试各种解救教堂被困人员的方案,却屡屡失败。

2、教堂中的男人们为了保护藏在教堂阁楼和地窖中的女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女人们或者选择了有尊严地死去,或者进行了最壮烈的抵抗。在这四十九个日夜里,他们和她们,在一次次地求生、抵抗、毁灭和复活中缔结了爱情、亲情和友情,曾懦弱的变成了勇士、曾迷失的找到了方向、曾虚无的得到了收获、曾有罪的完成了救赎。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结局是什么?

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的,所以并没有历史原型。

《金陵十三钗》是作家严歌苓著中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南京大时的故事。小说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钗”指的是故事中13位侠肝义胆的妓女。2011年,该作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张艺谋执导。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

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残酷的战争,但是一个由国际友人主持的教堂,暂时是一个安静的地方。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藏在教堂里的南京大学女生,13名逃离秦淮河战斗的街头女孩,以及6名受伤的中国士兵从死亡中爬出来。面对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大的故事最终变成了13个最“卑微”的妇女成为保护人民的英雄。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面对着历史上最可怕、最惨无人道的,产生了种种美好的感受。然而,教堂并不总是净土,日本人终于赶到了这里。受伤的士兵被杀,女大学生即将被日本人带走的侮辱。在这一刻,这13个女人,通常被认为是底层人物,却激发了爱国精神,在侵略者的非人性之前,穿着长袍,手持剪刀,她们取代了教堂里的女学生,在日本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中,去参加一个庄严和激动人心的死亡,最后十三个女人除了玉墨,没有一个幸存者。

看过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讨厌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没有好的战争,也没有坏的和平。然而,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通过影片让我们知道人性是善良的,镜头展示了残酷而悲惨的战争,也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高尚。秦淮河的妇女虽然被认为是肮脏的,但她们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和战死的意愿。李教官一生为国为民,表现出一种非常高尚的品质,他关心国家,同情弱者,正义,他的牺牲暂时拯救了人民的教会。

电影的结局是女人们开车离开教堂,约翰 · 米勒和学生们开着修好的车离开教堂。女学生们,那些命运与日本征服南京交织在一起的秦淮流浪汉,在战争面前不过是光荣和悲伤的泪水,在人性面前却是灿烂和耀眼的。商女犹知亡国恨,带着金陵风雅情,细细说与诸公听。

【金陵十三钗】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吗?历史上有无此事?

【金陵十三钗】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吗?历史上有无此事?

  对于这件事情,网络上一直流传着很多的版本,大家一直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就来独家揭秘一下!

  金陵十三钗是真实的故事吗?历史上有无此事?

  版本一:小说都是编的,虚构的,当然历史背景是真的,事件的假定也成立,所以就感觉故事确有其事一样,这就说明作者成功了。还有就是对真实事件的改编,对于戏剧作品改编肯定要进行戏剧加工的,说白了就是虚构一些东西。再者说了,小说改编电影的过程中,老谋是对小说还改了很多呢。

  版本二:据说是源于真实故事改编,其实像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比比皆是,甚至都不算残酷,目前还没有一部书籍或影视作品能真实反映当年南京大那种炼狱景象。最近曝光的参加过南京大的日本兵日记里面提到,当时的南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南京的地下水都被染成红色,日本兵找不到干净的水,洗脸洗手乃至喝的水都是红色的,淘米做饭蒸出的大米饭都是红色的!在这种令人无法想象的残忍景象下,又有谁会怀疑金陵十三钗的真实性?

  金陵十三钗

  真实版《金陵十三钗》是这样的!

  在《白门新柳记》和《秦淮八仙小谱》中,仔细记载了众多秦淮名妓的样貌体态身世等种种细节,堪称真实版的“金陵十三钗”,也为那些曾在南京红极一时的女人们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金陵十三钗VS白门新柳记

  清末文人许豫所编《白门新柳记》,约出版于同治十一年(1872)左右。“新柳”,就是指 太平天国 灭亡后,在南京叫得响的名妓,一共收录有数十人之多。书中以当时的秦淮名妓为题,各自单独成篇,详细描写这些名妓们的籍贯、相貌、特长、才艺和风月故事。许豫自认:“金迷纸醉,不知天上之浮云;粉碎珠啼,且喝酒边之倒月。曲中笛,答寥雁之吟;画里堆蓬趁闲鸥之话。”

  金陵十三钗VS秦淮八仙

  出版于十七年(1928)的《秦淮八仙小谱》则记载了年间秦淮河边8名歌伎的事迹。所谓“八仙”,分别是“梅仙张喜龄”、“蕊仙安宝珠”、“金仙陈擎珠”、“琴仙任双全”、“畹仙方兰因”、“月仙吴月娥”、“蓉仙曹桂珍”、“云仙王小玉”。高建忠说,“由此可见,除著名的‘秦淮八艳’以外,历代文人都喜欢给红极一时的秦淮歌妓们集体起名字。‘八仙’和电影中的‘金陵十三钗’时代接近。从她们身上,更容易看出初期南京 *** 的真实面貌。”

  这两种旧书堪称“风月场指南”,从名字,到居住地,基本信息俱全。翻开泛黄的书页,一个个名字映入眼帘:文玉、小翠龄、双凤、郑二娘、妙红、安月娥、汤小聪、施文霞、小素贞、金仙、大金凤……她们大多来自苏北地区,如小玉红是六合人、岫云是兴化人、如意是广陵人、小文卿是盐城人、巧龄是金陵人……此外,当时名妓们集中在夫子庙内秦淮河两岸的小街小巷里,有的街巷如今已经消失。住在沉香街的有陈喜林、蒋素云;住在东花园的有冯月莺、冯藕香;住在姚家巷的有陆爱龄;住在贡院附近的李小如、高翠凤、王筱玉、涂翠玉;住在钞库街的有王宝琴、张双凤;住在白塔巷的有方双喜、王双龄;住在石坝街的有文凤音等等。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称 *** 是“钓鱼巷来的”,这与史实相符,钓鱼巷历代就是妓院歌楼青楼集中的地方。《白门新柳记》记载的多数名妓,就长期住在钓鱼巷。如“如意,广陵人,居钓鱼巷之西。圆颊丰肌,其秀在骨,人以‘肥环’目之。”

   张艺谋 说“十三钗”营救抗日将士确有其事

  “在南京沦陷的相关史料中,关于 *** 的记载是比较少的,但是 *** 救助抗战将士的事情是确实存在的。”经盛鸿先生表示,著名演员秦汉的父亲孙元良就曾得到过 *** 的救助。“当年孙元良是 *** 88师的师长。虽然他这个师长很不咋的,但是88师却相当令人钦佩的,尤其是88师262旅朱赤少将带领最后的德械部队死守城南雨花台一带,浴血死战,拼光了最后1个人。朱旅长在中弹后,绑着一捆手榴弹跳下了坦克,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样的事情,88师还有许多。但是身为师长的孙元良却曾经私自下令撤出南京城,最后被36师宋希濂举机督战迫下才不得不重回战场。南京失守后,孙元良就曾经化装躲进妓院得以存活。后来在 *** 和相关人员的帮助下,才逃到了安全区。”经盛鸿告诉记者,这些记载在孙元良的回忆录以及《拉贝日记》中都有记载,但都是简单带过。在《拉贝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 *** 第72军军长兼88师师长孙元良,拉贝还是比较关心的。得知他藏身在难民营中,拉贝亲自将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顶层密室里居住……

金陵十三钗故事简介

1、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的女学生、一些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以及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

  2、但是,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不久日军冲进教堂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

  3、由于女学生们不愿被日军,准备集体自杀,却被玉墨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金陵十三钗 讲述的什么故事

剧情简介  1937年南京沦陷,日军屠城,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表现出中国无畏的侠肝义胆,她们在约翰的帮助下,乔装打扮成女学生,毅然登上汽车,代替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