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综合知识>

当阳市仙人掌茶

综合知识 阅读(2.21W)

当阳市仙人掌茶

当阳市的仙人掌茶是一种以仙人掌果实为原料制作的茶饮,因其具有独特的棕红色和具有浓郁的鲜果香气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仙人掌茶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首先将仙人掌果实挖去果肉,用果实外皮做成瓢状,再将茶叶和其他调料放入瓢中,加入开水冲泡,即成为仙人掌茶。这种茶饮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清热解毒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仙人掌茶

对于仙人掌茶相信很多朋友是只听过没喝过吧,下面让小编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该处远在战国时期就被誉为三楚名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翠岗起伏,溪流纵横。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更有香飘四海的月月桂,花瓣千枚的千瓣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这里山间云雾弥漫,地下乳窟暗生,山麓右侧有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清澈晶莹,喷珠漱玉,名为珍珠泉。用此水泡茶,茶味更具鲜醇。生产仙人掌茶的玉泉寺,是我国佛教的著名寺院,它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素称为天下四绝。据载:北宋天禧末年,玉泉寺规模之大为楼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1000余人。此后屡遭兵劫,几经重修。如今这里办起了玉泉寺茶场。1981年开始,恢复了仙人掌茶的试制工作,一举成功,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的优质名茶。

仙人掌茶的知识介绍仙人掌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仙人掌茶品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加工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

蒸汽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近100℃,蒸汽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蒸汽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

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用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

该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观之令人爽目;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茶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目前玉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这里竹木幽深,花艳竹翠,铁塔棱金,亭台如画,游客络绎不绝,仙人掌茶也是游客慕名必尝的佳茗,正如到旅游杭州西湖必尝西湖龙井一般。

仙人掌茶作为玉泉寺待客之珍品,制作绵绵不绝。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楚之茶,则有荆州之仙人掌的记载;黄一正辑的《事物绀珠》,全国名茶中有仙人掌茶的记载。清代李调元撰写《井蛙杂记》中亦有品高李白仙人掌的赞誉。

翠岗起伏,溪流纵横的玉泉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战国时就被誉为三楚名山。据考察,仅树木品种就多达300余种,不仅有四季飘香的月月桂,更有花瓣千枚的干瓣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间古木参天,云雾弥漫,翠竹摇影,四季常绿;地下乳窟暗生、特别是山麓右侧有一泓清泉喷涌而出,清澈晶莹,喷珠漱玉,名为珍珠泉。造就了玉泉山麓优越的植茶生态环境。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生长的茶树芽叶质软肥壮,萌次多,从杨柳吐翠的3月,到丹桂飘香的9月,采摘期长达7个月之久。

玉泉山麓的玉泉寺,是我国佛教的著名寺院,据方志记载,东汉建安年间,就有普净和尚在此结茅为庵。隋代开皇年间,智凯国师正式创建了玉泉寺,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并称天下四绝。北宋天禧末年寺院规模宏大,为楼者九,能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常住和尚千人。此后屡遭兵劫,几经重修,现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1962年这里办起了玉泉寺茶场,1981年开始恢复仙人掌茶的试制工作,一举成功,并多次被评为湖北省的优质名茶。

仙人掌茶品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为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加工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

蒸气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100℃,蒸气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蒸气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用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方法是将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出售。

玉泉仙人掌茶属于哪里的特产

玉泉仙人掌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片形似掌,多茸毛,汤清味香,茶产于当阳玉泉寺一带,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为湖北地方名茶。

玉泉仙人掌茶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及周边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自唐代诗仙李白为之命名以来,流传千古,是为“玉泉三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玉泉仙人掌茶先后多次被《中国茶叶》、《湖北科技报》、《宜昌日报》、《香港大公报》、《人民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等多家报刊媒体宣传报道,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及宜昌地区地方名茶、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玉泉仙人掌茶集绿茶蒸青、炒青、烘青三大加工工艺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特征: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冲泡后芽叶舒展,汤色嫩绿;饮之滋味鲜嫩爽口,清香淡雅持久。玉泉仙人掌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氨酸、维生素等物质,具有驱散疲劳、清心名目、生津止渴、利尿止泻、清热解毒、镇咳平喘和消食减肥等功效,为品茗之最佳选择。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带,为扁形蒸青仙人掌茶。仙人掌茶的生产历史,据《全唐诗》第178卷、《当阳县志》及《玉泉寺志》记载,始创于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创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孕禅师,此僧俗姓李,是诗人李白的族侄。每当春茶竞相迸发之际,他就在珍珠泉水汇结成的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回茶树的嫩叶,运用熟练的制茶技术,制出扁形如掌、清香滑熟、饮之清芬、舌有余甘的名茶。

仙人掌茶品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加工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蒸汽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近100℃,蒸汽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蒸汽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仙人掌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仙人掌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仙人掌茶制造工艺。

地域范围

当阳玉泉仙人掌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当阳市玉泉办事处和王店镇,涉及玉泉办事处的玉泉、百宝寨、焦堤、金沙、干河、枣林、清溪、柳林、三桥、官道河、合意等十一个村,王店镇的木店、新店、严河等三个村。产地地理坐标为东径111°59'07"至111°69'22",北纬30°73'66"至30°94'53"之间。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2028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主要特征:仙人掌茶的干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每斤干茶芽头个数特级茶28000个左右,一级茶23000个左右,二级茶18000个左右。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匀净、成朵。2、内在主要品质:仙人掌茶品质独特,内质丰富。茶多酚含量丰富,其中水浸出物≥30%,茶多酚≥13%,粗纤维≤16%。3、卫生安全指标:仙人掌茶产品卫生安全指标应符合GB2762、GB2763规定要求。

当阳的特产是什么?

一,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属绿茶类,产于湖北当阳境内的玉泉山,制成后的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指,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始创于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创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禅师。

二,双莲荸荠

双莲荸荠,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双莲荸荠外形椭圆,皮薄呈红褐色味甜肉质脆嫩,细嚼无渣。

双莲荸荠有它的独特之处,其水份达到85.4%、可溶性固形物达12.5%、可溶性糖达7.84%、淀粉达5.4%,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的含量远远高出普通荸荠和杂交荸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

三,金水柑

金水柑又名鄂柑一号,是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选育成功的柑桔新品种。2003年1月8号被评为“全国优质果品",授予“中华名果”称号。现有大量金水柑出售,金水柑是当阳市农科部门精心培育的优质水果。

四,石马槽大米

石马槽大米是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庙前镇石马村而得名,“两山夹一冲”地形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孕育出了优质而独特的石马槽大米。

其米粒自然光泽、颗粒细长、口感独特、软糯适宜、营养丰富、久食不厌,在当地有“白饭也能食三碗”之说。

五,当阳峪绞胎瓷

当阳峪绞胎瓷,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因其表里如一的特质也被誉为“瓷中君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当阳峪绞胎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马槽大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水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莲荸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仙人掌茶

仙人掌烧水喝有什么好处

仙人掌茶,又名玉泉仙人掌,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麓玉泉寺一带,为扁形蒸青仙人掌茶。该处远在战国时期就被誉为“三楚名山”,山势巍峨,磅礴壮观,翠岗起伏,溪流纵横。仙人掌茶始于唐代由玉泉山的中孕禅师创制,中孕禅师是李白的族侄,在金玲遇到了李白,以此茶作见面礼。李白品茗之后,觉得此茶外形“其状如掌”,内质“清香滑熟”,与自己品尝过的许多名茶相比,别具一番风味。又听说此茶是在玉泉寺新创制出来的,遂命名为“仙人掌茶”。仙人掌茶是现在仅存较少的蒸青类绿茶。现有的蒸青类绿茶有仙人掌茶,恩施玉露等茶。 每年的春季开始对仙人掌茶进行采摘,春茶是一年之中品质最好的茶。在清明和谷雨期间选择嫩芽肥厚一芽一叶进行采摘,经过筛分。杀青(蒸汽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仙人掌茶是绿茶的蒸青类茶,采摘好的嫩芽经过了蒸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含有较多的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蒸青类绿茶品质较好,制茶工艺技术要求高。如同是蒸青类绿茶的恩施玉露就有小时的迹象。仙人掌茶有抗癌症,抗衰老,抗心脑血管疾病,利尿,帮助消化,减肥,提神,清热解渴,防龋齿和防辐射的功效

茶与诗人李白

茶与诗人----李白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玉泉山东麓,为中国“四大丛林”之一,创建于隋开皇(581--600年)年间。玉泉山,以奇洞怪石,曲溪名泉,四季葱茏,景色佳丽,素负“三楚名山”之誉。山中产的茶叶,以外形如掌,色泽银光隐翠,香气清鲜淡雅,汤色微绿明净,饮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而成唐代名茶。如果再配以玉泉寺前的珍珠泉水,其味尤妙。而诗人李白是很喜欢这种茶的,下面就详细介绍李白对这种茶是怎样诠释的。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说的就是这种茶,这是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第一首以“名茶入诗”的`诗篇。诗中提到的中孚,是李白的族侄,又是玉泉寺僧,他深通佛理,善于词翰,尤喜品茶。所以,每年清明前后,总要小沙弥于寺左的乳窟外采摘鲜嫩的茶树新梢,制成仙人掌茶,以供奉过往香客。中孚后云游至金陵(今南京)栖霞寺,拜见族叔李白时,礼送仙人掌茶。

  李白爱不释手,才欣然命笔,遂成这首咏茶名篇。这种心理,李白在诗的《序》中写得非常清楚:“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渚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自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可见,仙人掌茶当为玉泉寺僧所首创。

仙人掌茶的特点仙人掌茶的功效

1、仙人掌茶品级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茶的鲜叶要求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为2.5—3厘米。加工分为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蒸汽杀青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近100℃,蒸汽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蒸汽杀青后,即予扇凉,进行炒青做形。

2、炒青做形又分头青、二青、做形三个步骤,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的关键工序。头青炒法主要采“抖”,并须抖得快、散得开;二青炒法采用“抖”、“带”结合,使茶叶初具条形;该茶掌形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做形”。其法是交手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地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约七成干时,进行烘干定形。至含水量5%左右时,出烘包装收藏。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国庆会去三峡旅游,请问长江三峡有什么特产?

三峡特产--柑桔

宜昌出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由于宜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现在宜昌栽桔,远非“千树”,而是居全省之冠,1991年产量达13万吨心上,且有着众多的优良品种。 脐橙:因果顶生一小次果,随实膨大,开裂呈脐状,故名脐橙。又名抱子橙,无核橙。果实成熟呈圆球形,大则橙红,肉脆芳香,味甜汁多,嫩而无渣。港、澳外,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尔巴利亚等国。

宜昌红橙: 从锦橙芽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其特征是:果形端正,果色橙红,皮薄肉嫩,酸甜可口,品质上等,11月中旬成熟。 主要产地为宜昌县三斗坪太平溪一带。曾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 桃叶橙:叶片狭长似桃叶。1959年开始,从众多甜橙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果面橙红、光滑、皮薄、籽少、质脆、甚甜、清香、汁多。 。

三峡特产--果品

猕猴桃:野生品种较多,以中华猕猴桃为优。浆果可食,酸甜适度,汁多清香,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脂肪蛋白脂和钙、磷、镁、铁、果胶等物质,是酿酒和果酱罐头生产的极好原料。秭归生产的猕猴桃罐头,行销全国各地。

白花桃:又名秭归白花桃。以花瓣和果皮均为白色而得名。六月成熟,形长圆,顶端稍尖,果皮密被短柔毛。果肉白色,或淡绿色,汁清香,脱核,品质优良。加工的罐头畅销省内外。

板栗:果肉红,含蛋白质、脂肪、糖及淀粉、粗纤维、灰分等多种营养万分,可以鲜食、煮食及制作多种点心,还有益气、厚肠胃、补肾等药用功能。 板栗是宜昌市传统土特产,以宜昌、秭归、长阳等县产量最多。

柿:柿分为食用柿和油用柿两大类。食用柿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味甜汁多,可生食,也可制成柿饼、柿干等。亦可加工为柿蜜、柿糖、霜糖。还可酿酒制醋。柿饼、柿蒂可以入药。油柿是化工原料。其加工制品远销独联体、日本、香港等地。

金水梨:果成熟早,呈金,果大,肉厚、皮薄、味香、嫩脆、汁多、酸甜适度。 此梨产于当阳市,80年代引进的优良品种,现远销新加坡。

宜昌特产--名茶类

春眉茶:春光牌春眉茶,其外形细如眉,峰毫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飘香持久,汤钯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匀齐。 此茶由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春光茶厂生产,1992年4月参加香港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峡州翠绿茶:外形条索紧秀,色泽翠绿,内质叶底幼嫩汤色浅绿明亮,香气清新持久,略带熟板栗香,滋味鲜爽甘甜,色、香、味、形俱佳。 峡州翠绿茶产于宜昌江两岸高山茶区,该茶生长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层深厚肥沃,四季云雾缭绕,昼晚温差大,因而该茶芽叶肥厚,内在品质好,经久耐泡。峡州翠绿茶由宜昌市茶叶公司精工筛选加工而成.

茉莉春尖茶:融茶叶花香于一体,饮之使人清香爽口,心旷神怡。其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细嫩紧结,芽毫隐藏,色泽油润,香气鲜灵浓郁,汤色黄明清澈,滋味鲜爽醇甘,叶底芽肥嫩亮。 茉莉春尖茶系宜昌市茶叶公司创制的优良花茶,该茶选取当年春季优良的烘青毛茶制成茶坯,用高洁清香的茉莉花精工制成。该茶1990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

宜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秀丽,色泽乌润显毫,叶底鲜嫩红匀;汤色红艳透明,香气清鲜纯正,滋味鲜爽醇甜。“宜红”工夫茶是红茶类之佳品。 “宜红”工夫茶,早在公元一千八百年就销往英国,到1886年前后大量出口,销往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由于“宜红”当时由宜昌集中转运汉口出口,故称“宜红”。

鹿苑茶:以产地鹿苑寺而得名。此茶属黄茶类,风格独特,具有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 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的品质特征。 鹿苑茶产于远安县西北群山之中,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已载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中。

仙人掌茶:因其“片形似掌”故名。此茶的特色是:片形似掌,茸毛披露,汤色明亮,清香滑熟。 仙人掌茶产于当阳玉泉寺一带,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1984年经湖北省笠委鉴定,仙人掌茶列为湖北地方名茶。

峡州碧绿:外形条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油润,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匀齐。 此茶产于宜昌县太平溪一带,1984年6月湖北省科委评定为湖北地方名茶。

邓村绿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翠绿,气味芳香,滋味醇和。 邓村绿茶产于宜昌县邓村,宜昌县茶中1979年被定为全国四十六个茶叶良种之一。

丝棉茸茶:秭归周坪界垭茶场生产,该茶芽肥壮,精细制作,条索紧、细、园、直、毫,汤色翠绿。 宜昌特产--鲜菜

香菇:除野生外,还可以进行人工栽培。香菇是著名的食用菌,营养价值很高,具有肉质厚,香味浓,色泽鲜的特点,又可以入药,经常食用可以治佝偻病,预防肝硬化,降低胆固醇、高血压、抗癌。除内销外,远销东南亚、日本、港澳。

木耳:有黑与白、野生与人工培养之分,以黑木耳数量居多,菜用为主;白木耳数量较少,多为药用。实体胶质半透明,有弹性,薄片耳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高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甘露糖等,有补血、养气润肺、止血之功能。

魔芋:又名“花杆南星”、“麻芋子”。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山地,喜背阴潮湿,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的环境。魔芋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含淀粉35%,蛋白质3%,甘露精等45%以上。磨浆制的魔芋豆腐,或灰色、或棕色,酷似多孔海绵,为席上佳品。魔芋具有减肥、降血压、防治痔疮和静脉瘤等功能,对防治肠道癌也有一定疗效。

薇菜:又名紫菜、广香台。生在阴坡湿地、溪沟两旁。清明至谷雨采摘,嫩苔光滑,呈紫红和青色,顶端螺旋状,有白毛状物,为珍贵的野生资源。含有高量蛋白质、维生素、铁等,是一种食用价值较高的野生食用菜。常食用可以防癌。远销日本、香港等地。

宜昌特产--中药材

牛蒡子:双名大力子、恶实。产在2000米以上高寒地区,果实为常用中药,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麻疹腮腺炎和痛肿疮毒等症。 产地是长阳、五峰、秭归、兴山等县,产量15万公斤左右。

续断:又名川断。源于川续断科植物。药用部分为根,生产期一般为三年,产于2000米以上的大山。质柔无柴心,断面色黑绿。具有补肝肾、续筋内、调血脉等功能。 出产地长阳、兴山、秭归等县,产量约262400公斤,外销香港和新加坡等地。

木瓜:分光皮和皱皮两个品种。枝条生刺,疏生直立,果形如梨。皱皮木瓜可入药,性温、味酸。木瓜敛肺和胃,理脾润肝,化食止渴。还可舒筋、化湿、治疗肠腓痉挛吐泻腹痛、风湿关节炎以及腰膝酸痛等症。 主要产地长阳、五峰等县,历史最高收购量30万公斤。

独活:别名资丘独活、香独活。属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秋季采根。皱纹密集,长短不齐,呈弯曲柱形,质地软韧,灰棕色,断面皮部棕色,芳香浓郁。其性微温,味苦辛。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功能。 主产地长阳、五峰、兴山、秭归等县,产量35万公斤。

天麻:全株无叶绿素。天麻属兰科植物。干燥块茎为药用部分,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能,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份风症。 产于宜昌、远安、兴山、五峰等县,产量约2万公斤。 前胡:别名信前胡,属伞形科植物。药用部分为白花前胡的干燥恨。此药有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的功能,用以治疗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产地长阳、五峰、秭归、兴山等县,产量228000公斤。

蜈蚣:又名“百足虫”、“千足虫”,属节足动物蜈蚣手。宜昌产的“金头蜈蚣”驰名中外。药用成品为成虫的干燥体,有息风镇痉,祛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呐、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伤等疾病。 产地是枝江县、宜昌县、当阳市、枝城市、远安县,以犭虎亭的金头蜈蚣最著名。全市年产量约750万条。

杜仲:源于杜仲科植物,药用部分是干燥树皮,其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可治腰脊酸痛,足膝痿病,高血压,头晕目眩,肾虚尿频,胎动不安等。 主要产地兴山、长阳、五峰、秭归等县,年产量约53800公斤。 荆芥: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药用为干燥地上部分,功能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疮痛初起。 产于秭归县,产量273900公斤。

木香:别名云木香,属菊科植物。药用部分为木香的干爆根,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功能。用于治疗院腹腹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此药产于五峰、兴山,产量15000公斤。

辛夷花:本品来源于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能,主治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疾病。 产于五峰县,产量5万公斤。 百部根:属百部科植物。药用为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百部根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能,用于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治头虱、体虱晓虫病、阴痒症。 百部根产在当阳市、远安县、长阳县、五峰县、宜昌县。

葛 根: 属豆科,中医认为葛根具“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而舒其牵引”之义,在饥荒年代,人们取其食用。因此它可以药食兼用,葛根煎剂,浸剂和它所含的总黄同等成份,有降压作用,所含的葛根素能使动物血压降低、血肾下降,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浆苯酚胺含量减少。

何首乌: 属蓼科,为“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的临床要药,可降血压,止心痛,益血气。近代医学实验研究发现,何首乌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减少血栓或微血栓的形成,能直接减少或避免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改善、纠正并防治脑血管意外等临床病症。

槐 花: 又称槐米,为豆科落叶乔木槐的花蕾,夏季花将开放采摘,晒干后收伫,可供全年使用。槐花有凉血止血,清肝降火功效。

菊 花: 味甘,性微苦,凉,菊花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及其它治疗作用,为历代医家和文人所称颂,自古至今深受我国人民的厚爱。被世界赞誉为“伟大的东方名花”。

菟丝子: 属旋花科,性味辛甘平,归肝,肾径。它是中医“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临床常用要药,用于中老年精神困倦,举动管道乏力,肾虚腰痛,腰膝酸软,尿频、目暗、耳鸣等症有明显疗效。

桑 椹: 属桑科,性味甘、寒,归肝、肾经。中医认为,桑椹滋且养血,补益肝肾,利五脏关节,乌须发明目。

三峡石砚:

嘉陵江三峡特产,由牛鼻峡口所产紫云石刻制,此石石质细腻、色泽灰黑,制砚溶墨快,已有几百年的开采历史,其成品称为峡砚。

峡砚因石造制、以型为图,图分花鸟、山水、书法、图案四种。由于造型优美,雕刻精巧,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当年是上海四宝斋、徽州老胡开文和汉口邹紫光阁等大文具店的上品,抗战时期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砚”,现产品畅销上海、成都、昆明、武汉等各大城市,并远销日本、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仙人掌茶冲泡方法及功效作用

仙人掌茶冲泡方法及功效作用

  仙人掌茶冲泡后,芽叶舒展,嫩绿成朵,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淡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仙人掌茶冲泡方法及功效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仙人掌茶的冲泡技巧

  取仙人掌鲜品,洗净切细,置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置闷15分钟,取清液,调入蜂蜜2O克,顿饮或分2次。症状消失后即停药。

  仙人掌茶的品饮技巧

  (一)选具:

  大凡高档细嫩名仙人掌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仙人掌茶,因不在欣赏茶趣,而在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

  (二)观茶:

  对细嫩名优仙人掌茶,在泡饮之前,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a.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或盛茶专用器具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名优仙人掌茶的天然风韵。对普通大宗仙人掌茶,一般可免去观茶这一程序。b.或者倾斜旋转茶叶罐,将茶叶倒入茶则。用茶匙把茶则中的茶叶拨入赏茶盘,欣赏干茶成色,嫩匀度,嗅闻干茶香气。

  (三)洁具:

  就是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b.温杯: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冲泡。

  (四)置茶:

  冲泡仙人掌茶的茶杯一般容量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置放相对于容器五份之一的茶量)。用茶匙将茶叶从茶盘或茶则中均匀拨入各个茶杯内。

  (五)浸润泡:

  对名优仙人掌茶的冲泡,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仙人掌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苍山雪绿等,即先将摄氏85~90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名优仙人掌茶,一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先置茶后冲水了。泡茶水温在85~90℃为宜,水量为杯容量的1/4或1/3,使茶叶吸水舒张,便于茶汁析出,约30秒后开始冲泡。

  (六)冲泡:

  冲泡次数:约三次,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入杯内至总容量的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经过三次"高冲",使杯内茶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表示礼节,对客人到来以示欢迎。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

  (七)赏茶:

  这是针对高档名优仙人掌茶而言的,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象,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八)奉茶:

  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不失时机闻香品尝。为避免茶叶过长浸泡在水中,失去应有风味,在第二、三泡时,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低斟入品茶杯中。

  (九)品饮:

  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味。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仙人掌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

  仙人掌茶的主要功效

  仙人掌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尚含有三萜类成分、抱壁莲、角蒂仙及绿原酸、黄酮等活性成分。经科学实验,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仙人掌茶主治清热解毒,止嗽平喘。支气管哮喘,症见喘息痰鸣,不能平卧,咯吐黄稠痰,口干舌红,脉滑数。辨证属热喘者。

  仙人掌茶的食疗作用

  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性味苦寒无毒。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它“为健脾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闽东本草》记述它“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民间常用之治疗胃痛、痞积腹痛、急性菌痢、痔疮出血和支气管哮喘、心悸失眠等。

  外用治疗疔疮、腮腺炎、乳腺炎、湿疹、黄小疮和火伤、蛇虫咬伤等(以上用法可参阅《中药大辞典》)。可见它是一种作用范围广的草药。本方配以蜂蜜润肺止咳。对于热证咳喘,有一定的疗效。

  仙人掌茶的饮茶禁忌

  脾肺虚寒,畏寒便溏者忌用。

;

仙人掌如何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首先准备原料:仙人掌,刀,清水

第一步,取一片新鲜的仙人掌,用刀将仙人掌表面的刺切去,在此过程中注意别伤到手。

第二步,在靠近叶子根部位置切开一道口,用刀轻轻的将里面的叶肉取出来,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破坏叶子其他位置。

第三步,叶肉取干净后,将仙人掌叶片做成一个水袋的样子,在水袋中加水。

第四步,将装有水的仙人掌放在火上烧,火不可太大,以免破坏仙人掌,慢火烧水,将水烧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仙人掌茶

当阳在湖北什么位置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境西部,面积2159 平方公里,人口46.71 万。原为当阳县,县府驻玉阳镇。1988 年改为县级市。是宜昌地区辖市,湖北主要稻米产区之一,以三国遗迹为主的风景旅游区。市境西部岗丘起伏,属荆山山地;东部沮漳河平原河渠纵横,属江汉平原。焦枝铁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农业盛产水稻、小麦和棉花,是全省主要稻米产区之一。 大堰水牛、大鸪鸡、双莲荸荠、糜城藕为地方特产。玉泉仙人掌茶为传统名茶之一。市境西南河溶所产蚕丝久负盛名,誉为“溶丝”。山地富茶叶、黑木耳等林特产。工业有机械、轻纺、化肥、食品等部门。玉阳镇是历史古城和旅游地,城西南长坂坡是三国古战场,蜀将赵子龙曾与曹兵大战于此,现辟为长坂公园,有“长坂雄风”石碑及子龙亭、忠烈堂等建筑。城北锦屏山是曹操擂鼓促战处,城东北坝陵桥有“张翼德横矛处”碑亭,城西关陵有关羽陵墓。市境西部的玉泉山有“三楚名山”之称。山东麓玉泉寺初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历经兴废,现存古建筑面积约8500 平方米。寺前的“棱金铁塔”建于北宋嘉祐年间,高17.9 米,八角十三层。寺旁的珍珠泉清碧如玉,玉泉山因此得名。已建成玉泉山风景名胜区。境内还有古麦城、古糜城、季家湖楚城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