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综合知识>

阆中滕王阁的介绍

综合知识 阅读(1.93W)

阆中滕王阁的介绍

1.俯畅园是滕王阁北部的一处景点,它能够让游客俯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在这里,游客可以居高临下,一览滕王阁的所有景色。此外,挹翠亭和压江亭也是滕王阁的景点之一。挹翠亭的八只龙栩栩如生,与挹翠亭的凤凰相呼应,增添了景区的神秘感。压江亭的顶部描绘了凤凰,与滕王阁主阁的凤凰相呼应,展示了滕王阁的独特之处。这些景点的存在,使得俯畅园成为游客欣赏滕王阁美景的理想场所。

2.六楼玲珑阁是滕王阁的特色景点之一,它以其大量的雕刻和绘画而闻名。这里的艺术品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古代文化的魅力,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技艺。六楼玲珑阁的存在,使得游客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里的雕刻和绘画精美绝伦,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六楼玲珑阁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让人们更加热爱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滕王阁历史简介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

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建立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

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重建滕王阁。

如今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

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

同时也超过了现今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已成了南昌市,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如今,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

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或展览馆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

扩展资料:

滕王阁历史功能:

1、登临观赏的佳境

滕王阁,由于建筑在赣江东岸的冈峦之上,是登临观赏的好去处。极目远眺,西山迤逦横翠,南浦风起云飞,鸥鹭翱翔上下。凭栏俯望,江水浩浩,渔帆点点,洲渚片片,城郭万家。

所以,历来赢得人们的向往,特别是“重九”之日,皆欲登临游观,以一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为快事。

2、文人雅集的胜地

滕王阁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堪称合璧。初唐洪州阎都督盛会后,历朝的官绅、文士常以此阁为雅集之地。他们或三五相邀,或结社集会,或无定期,或有约定,凭登杰阁,把酒临风。

相与酬唱应和,视雅集滕王阁为人生中一大快事。明代以滕王阁为轴心的文化活动很频繁,尤以明末为盛,雅结“滕王阁社”,一月一聚,并将诗文结集付梓。

3、歌舞宴乐的殿堂

滕王阁李元婴为了歌舞游宴之需而创建了滕王阁,把宫廷艺术及被汉族吸收融化的蕃乐胡舞,从中原带到了江西,客观上推动和繁荣了赣文化。

自唐以后,滕王阁上歌舞宴乐不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戏剧家汤显祖曾在阁中展演其大作《牡丹亭》。

4、迎来送往的驿馆

古时,交通以水运为主,滕王阁所处的位置,正是豫章古城章江门外的近港之处。章江门外是古港口,有接待的章江驿。章江驿与滕王阁毗邻,故迎来送往大都在临观之美的滕王阁。

5、拜迎诏诰的礼厅

这种功能,始于明代,明正统初年,滕王阁因其基础受大水的冲击,江岸崩塌,渐渐沦陷于江。江西布政使吴润于是在阁之遗址修筑了一座“迎恩亭”,作为“迎拜制诏之所”。

6、祭拜先贤的祠坛

据罗钦顺《重建滕王阁记》载:“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堂凡五间,大门前峙,其壮皆与阁称。阁之后为堂三间,以祠文文山、谢叠山二公,名曰‘二忠祠’,盖以义起者也。

自大门以达于祠下,左右各有庑廊,以次相承为间,通计三十有二。祠有垣,以严其限,中垣为门,以时启闭。”从此,滕王阁内便有了祭祀先贤的祠堂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

滕王阁内部景点介绍

滕王阁又称滕王亭子,位于阆中古城北嘉陵江边玉台山半的滕王阁,该景区占地面积100余亩。滕王阁内部景点:1.王勃当年做序的复原画面,2.福寿文化,3.新衰历史的滕王阁,4.楼阁远眺,5.名族服饰。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

腾王滕王阁在哪个省哪个城市

滕王阁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张飞北路。

滕王阁,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2018年10月29日,包含滕王阁在内的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旅游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为三层带回廊建筑,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3.5米。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

滕王阁在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和扩大空间方面,创造性的解决了声、影 、光 、色的一系列难题,从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意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审美的特点,通过意境虚景与实景融为一体,交织出一幅绚丽多姿而又变幻莫测的风景图画。

从平面方向看,滕王阁建筑群形成了阁、廊、亭的排列顺序,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随着组群的性质与规模大小产生各种不同方式;滕王阁的主体建筑是阁本身,通过与辅亭压江亭和挹翠亭以及起连接作用的回廊构成了一种类似音乐的节奏感,给游人以音乐的美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滕王阁

阆中滕王阁是什么样的

在四川阆中当时还有一个滕王阁与南昌之滕王阁齐名,只不过后来逐渐鲜人为知罢了。

阆中滕王阁与南昌滕王阁一样,同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明的隔山兄弟滕王李元婴所建。据记载,阆中滕王阁始建于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当时滕王李元婴任隆州刺史,阆中即为州治所。在此之前,李元婴在任洪州(南昌)都督时,曾于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修建了南昌滕王阁,专供他与其僚属登高宴乐。

杜甫在唐代宗李豫广德年间即公元763年和764年,曾两次寓居阆中,多次到滕王阁登高赋诗,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等诗句。后来,此阁历经兴废,屡遭兵燹,唐代的古建筑几乎荡然无存。解放后,1986年又拨出专款,在古城阆中北郊嘉陵江边玉台山麓唐代阆中滕王阁的旧址上重新修复了阆中滕王阁。

修复一新的阆中滕王阁主阁建筑在高3.6米的石基上,坐北向南,是一座歇山式双重檐屋顶的仿古建筑。阁东有一座四方亭,亭侧是一排近百米的摩崖长廊。长廊内有唐宋时期开凿的颐神和慈民两大石窟。石窟内有杜甫、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文化名人游览阆中滕王阁题咏的诗文石刻。主阁左侧矗立着一尊刚建成的蜀汉大将张飞的武身青铜雕像。再现了他当年威镇阆中的雄姿。主阁前面有一座唐代石塔,虽历经沧桑而岿然不动,是阆中滕王阁保存最好的一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