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综合知识>

蔡氏发源地

综合知识 阅读(1.47W)

蔡氏发源地

蔡氏发源地:答案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蔡氏发源地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上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近500年,史称上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强大的楚国,蔡国一再迁都,初平侯迁至新蔡,后昭侯迁至州来,改州来为下蔡。在楚国消灭蔡国,蔡国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西周时期的蔡仲为蔡姓始祖,上蔡也被誉为蔡姓的发源地。上蔡县境内的古蔡八景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境内景点有:蔡国故城、蔡叔度陵园、蔡明园公园、 李斯墓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蔡氏发源地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上蔡有文字记载的先领该尔国甚地模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企感龙的老读今约3000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近战边500年,史称上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强大的楚国,蔡国一再迁都,初平侯迁至新蔡,后昭侯迁至州来,改州来为下蔡。在楚假界国消灭蔡国,蔡国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西周时期的蔡仲为蔡姓始祖,上蔡也被誉为蔡姓的发源地。上蔡县境内的古蔡八景已列林设布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境内景点有:蔡国故城、蔡叔度陵园、蔡明园公园委、李斯墓等。

“蔡氏发源地”扩展阅读

蔡氏发源地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上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近500年,史称上蔡。到了春秋台势审轻轻战国时期,面对强大的楚国,蔡国一再迁都,初平侯迁至新蔡,后昭侯迁至州来,改州来为下蔡。在楚国消灭蔡国,蔡国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西周时期的蔡仲为蔡姓始祖,上蔡也被誉为蔡姓的发源地。上蔡县境内的古蔡八景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境内景点有:蔡国故城、蔡叔度陵园、蔡明园公量陈架种磁思协志园、李斯墓等。

蔡氏起源于哪里

起源于西周时期。

主要源自姬姓、姞姓及少数民族改姓。西周时期的蔡仲为蔡姓始祖。

蔡姓在宋版《百家 姓》中位列第155位。截至2013年,当代蔡姓总人口达到552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6%,人口总数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44位。蔡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

扩展资料

蔡氏的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主要有孔国县制郡,济阳郡、洛阳郡、汝南郡、高平郡、丹阳郡、南阳郡、朔方郡。 

堂号

1、洛阳堂:以望立堂。

2、济阳堂:以望立堂。

3、汝南堂:以望立堂。

4、丹阳堂:以望立堂。

5、高平堂:以望立堂。

6、南阳堂:以望立堂。

7、朔方堂:以望立堂。

8、九峰堂:宋朝蔡仲默,三十岁放弃科举,专攻理学。隐居在九峰,人称“九峰先生”,后人因以为堂号。

9、龙亭堂: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了极大的功,封“龙亭侯”,后人因以为堂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蔡姓

百度百科-蔡氏宗族

蔡氏起源于哪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姞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扩展资料:

蔡氏名人:

1、蔡伦

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2、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时,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3、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家、家。民主进步人士,执委、国民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首任教育总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姓

蔡姓起源于哪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 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姞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3、源自少数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朝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为汉姓蔡。

这些外族在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兴盛于东北地区。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六位。福建为蔡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蔡姓总人口的21.2%。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河南,这三省蔡姓占蔡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河北、湖北、江苏五省。全国形成了闽赣浙苏东南沿海区域、鲁豫冀鄂中原地区两个蔡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六位姓氏。浙江为蔡姓第一大省,约占蔡姓总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江苏,这四省蔡姓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二省。

宋元明期间,蔡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特别是向江浙闽沿海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闽、苏蔡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蔡姓的人口已达552万,为全国第四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6%。蔡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北、台湾、安徽、福建,这五省又集中了32%。

广东居住了蔡姓总人口的13.7%,为蔡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

在近600年中,蔡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的流动有些区别,虽存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情况,但向东南移民仍是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以及东北的移民。

蔡姓起源于何处,有什么来历和名人么?

 1、出自姬姓。

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得后裔。

据《姓氏考略》、《华亭蔡氏新谱序》、《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裔,以国为氏。

3、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女真族乌林答氏、满族蔡佳氏改汉姓为蔡姓。

得姓始祖:蔡仲。据有关资料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武王大封同姓诸侯于各地,将其弟叔度封于蔡(故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的遗民,称为“三监”。

蔡姓的名人:

1、蔡锷:湖南省邵阳人,自幼聪明好学,立志献身我国民族事业,早年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反对封建,为我国的共和事业奉献了终生。

2、蔡畅:湖南省双丰人,我国着名的女家、党员,早年积极参加民主救国运动。

3、蔡襄: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人,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楷、行、草书皆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着有《茶录》、《荔枝谱》等。

驻马店是什么

。。。我家就在那,要问什么吧

下面给你个地址,看了就大概对驻马店有点了解了

http://ke.baidu.com/view/3350.html?wtp=tt 这是百度词条对驻马店的解释,现摘录一段

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位于北纬32°18' -- 33°35 ' ,东经113°10' -- 115°12'之间,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是蔡氏、金氏、家族的发祥地;重阳节和中国“四大传奇”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盘古开天地”美丽神话传说的发祥地。

参考资料:百度词条

甘肃兰州蔡姓起源于哪里人

甘肃省成县蔡氏一脉从定居蔡山、蔡老庄后。随着人口的繁衍、增长,现有的土地已经难以承载生存、发展的愿望,于是向周边迁出。由于年代久远,对具体的迁徒年代等都不可考。

文宗开府在哪

蔡氏一族聚居青阳梅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代人才辈出。青阳“五店市”地名就来源于蔡氏在唐代开设的五家饮食店。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第一眼看到的是房屋的正大门上写着“蔡氏家庙”。门槛的两侧放着一对石鼓,正大门的两侧则写着“父子都督”“太子太保”“谟学士”“文宗开府”,可见历代人才辈出。房屋正面门墙均以青、白石料拼装雕刻而成

蔡字怎么读

蔡拼音为cài。

蔡,汉语常用字(一级字),形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此字本义一般认为指野草。文献中一般用作国名,即蔡国。蔡也是姓氏。古时又称占卜用的大龟为蔡,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这种大龟出产于蔡地的缘故。

蔡,形声字。从艸,祭声。“蔡”字甲骨文构形不明。战国文字中同时又出现从艸、祭声之“蔡”字,为小篆及后世文字所本。一说“蔡”字甲骨文像豪猪形,借来当“蔡”字用。本义是指野草。

不过,在古代文献中,“蔡”字当野草讲的用法比较少见,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说文》:“蔡,艸也。”《楚辞·九怀·尊嘉》:“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王逸注:“续以草芥入己船也。”《文选·左思〈魏都赋〉》:“蔡莽螫刺,昆虫毒噬。”李善注引王逸《楚辞》注曰:“蔡,草莽也。”

蔡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其来源有多种说法:

1、源于姬姓:《姓氏考略》认为,蔡姓其实是源于商朝美龚氏的一个分支姓氏,美龚氏属于姬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姓氏逐渐演变成了蔡姓。

2、源于国名:据《左传》记载,周朝有一个国家叫做蔡国,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可能因此而以国名作为姓氏,与官位和地位无关。

3、源于地名: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蔡姓最早出现在今天的湖北襄阳一带,那里有一个蔡山,也就是蔡姓的发源地。后来,蔡氏的祖先在襄阳及周边地区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蔡姓。

总之,蔡姓的来源存在多种说法,无从考证。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能够表明蔡姓已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并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重阳节的发源地!

发源于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扩展资料;

重阳节习俗

一、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尤其是在岭南一带,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祭祀祖先,登高远望,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地方人重阳祭祖的观念正日渐淡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重阳节的发源地!

发源于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扩展资料;

重阳节习俗

一、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尤其是在岭南一带,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祭祀祖先,登高远望,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地方人重阳祭祖的观念正日渐淡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