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综合知识>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文怎么写|如何真正掌握六经辩证

综合知识 阅读(3.03W)
1.如何真正掌握六经辩证

六经辨证,始见於《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程序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文怎么写 如何真正掌握六经辩证
2.六经辨证的内容

六经辨证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纲领,它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三阳病属表,三阴病属里。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寒证、虚证。三阳病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三阴病治疗,当以扶正为先。 在六经辨证中,六种类型病证关系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传变的。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正气渐衰的过程。 在六经病证的转变中,循三阳三阴顺序而传者,称之为循经传,不循此顺序而传者,称越经传。表里相合两经的病证互相传变者,称表里传。疾病初起即见三阴病证者,称之为直中。一经病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者,称并病。二经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六经病证基础上,又有它证表现者,称为兼证。六经病证转变为其它病证者,叫做变证,误治伤正,病情恶化者,称为坏证。 六经病证的传变,往往与正气的盛衰,邪气的强弱,治疗护理当否,患者体质偏差,以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

3.如何学好六经辨证

一个应该到了让中医们必须明白的道理--有六经十二辟卦的阴阳薄厚区分之八纲辨证才是真正的八纲辨证。而那些伪中医们的八纲辨证是丢失了宇宙六经十二辟卦后的脏腑八纲辨证;由此则不难明了问题的症结了。当阴阳失去六层薄厚之分的时候,这样的八纲辩证将不知为谁服务。死如僵尸,散如浮云。

真正的脏腑辨证不是解剖学上的脏腑辨证,而是人体宇宙时空学上的脏腑辨证,也就是十二辟卦所规范出的六脏六腑辩证。实际就是五运六气辩证。也就是说:实际上真正的脏腑辨证是五运六气辩证,八纲辨证则是为这样辩证而服务的。如此这般:当千年伪中医们将解剖学绑架了五运六气辩证的时候,脏腑辨证也就不但是简单的望文生义之荒谬了。接下来,八纲辨证也跟着一错再错。故,当这样“八纲辨证”被奉为神灵的时候。他们遗失了十二辟卦的三阴三阳也就等于他们遗失了阴阳总纲,没有总纲的辩证,为谁辩证?故,我说,自仲景之后,千年的中医实乃伪中医。伪中医岂有不把真中医之六经十二辟卦辩证指导下的八纲辨证当做稀奇怪论乎?伪《伤寒论》学者岂有不把易演伤寒论当做异类来加以封杀?

易演中医,正是在方法论上纠正了这个“千年中医第一大伪”之后。正本清源,将“八纲辨证”端端正正地与三阴三阳之六经辩证结合起来,所以也就正好与十二辟卦天衣无缝渗透地结合起来。

4.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内容有哪些

六经辨证: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化验检查;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阴阳的偏颇,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因此,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疾病,按照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这种朴素的两点论来加以分析,使病变中各个矛盾充分揭露出来,从而抓住其在表在里、为寒为热、是虚是实,属阴属阳的矛盾,这就是八纲的基本精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