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综合知识>

普洱新六大茶山是哪六个

综合知识 阅读(6.76K)

普洱新六大茶山是哪六个

普洱新六大茶山是哪六个:答案是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

普洱六大茶山包括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和曼撒(易武)。

其中攸乐山是六大茶山之首,革登山是面积最小的,倚邦山、莽枝山和蛮砖山都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撒山现今称易武。

这六座山头风土相依,山水相连,千百年的岁月章回中,同根同源,却又风味各殊。

普洱茶山行|新六大茶山·南糯山

普洱六大茶山包括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和曼撒(易武)。

其中攸乐山是六大茶山之首,革登山是面积最小的,倚邦山、莽枝山和蛮砖山都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撒山现今称易武。

这六座山头风土相依,山水相连,千百年的岁月章回中,同根同源,却又风味各殊。

1. 云南普洱(勐海)茶山

2. 云南普洱(勐库)茶山

3. 云南普洱(孟连)茶山

4. 云南普洱(墨江)茶山

5. 云南普洱(澜沧)茶山

6. 云南普洱(景谷)茶山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相信大家都喜欢喝茶。那么你知道普洱的六大茶山在哪里吗?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

古“六大茶山”的命来自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吸料季月实名。

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听环眼子叶建己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曼撒。

因以其山名曼枝、革登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普洱茶的六大产区为:

易武、勐海、普洱、临沧、大理、保山,而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又分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为易武、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新六大茶山为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普洱茶介绍:

普洱茶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花瓣6-7片,倒卵形,。雄蕊长8-10毫米,离生,。

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可清饮,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洱茶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分别是指那几座山?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 攸乐、倚邦、革登、蛮砖、蛮枝、漫撒 普洱茶新六大茶山: 布朗、巴达、南糯、勐海、勐宋、景迈 查看原帖>>

普洱茶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普洱茶六大产区分别为易武差区、勐海茶区、思茅茶区、临沧茶区、大理茶区、和保山茶区,而六大茶山分别为南糯、勐宋、布朗、巴达、南峤、景迈,普洱茶距今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茶香独特且经久耐泡。

普洱茶有哪六大产区和六大茶山

1、六大产区

        普洱茶六大产区有易武差区、勐海茶区、思茅茶区、临沧茶区、大理茶区、和保山茶区,不同地区的出产的普洱茶在香味和口感上都不尽相同,会给人一种不同的茶味变化。

2、六大茶山

        普洱茶的六大茶山分为古六大茶山和现代六大茶山,其中古六大茶山分别是枚乐、莽枝、革登、蛮砖、倚邦,而现代六大茶山为南糯、勐宋、布朗、巴达、南峤、景迈六地,是现代普洱茶的主要产地。

3、茶叶文化

        普洱茶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开始载种,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而且普洱茶对冲泡技巧和品茶艺术比较讲究,普洱茶冲泡后茶汤橙黄浓厚,而且香味独特,滋味醇厚且久久不散。

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分别是哪些?

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攸乐。

六大茶山(新):布朗、巴达、南糯、南峤(勐海)、勐宋和景迈。

普洱茶六大茶山都哪些啊?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现在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或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提起普洱茶,人们就会想到六大茶山。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六大茶山让普洱茶一度辉煌,使普洱茶成为六大茶山茶农致富的摇钱树,成为岁岁上贡清王朝的御用贡茶。晋洱茶的声名远播,又让六大茶山名扬四海。

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境内,除攸乐山位于景洪市外,其他五大茶山均位于勐腊县境内。六大茶山总面积2260余平方公里,现有茶园面积约10万亩,产茶130吨。六大茶山地处南带,年平均气温19℃—20℃,年有效积温6000℃—7000℃,年降雨量1700-2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优越,高山云雾是出名茶的好地方。远在清雍正10年就被清王朝指定为上贡清皇宫的贡茶。一直到光绪30年,历时163年。

明末清初,许多南下的石屏人看到六大茶山气候适宜,土地宽广肥沃,适宜发展茶叶,便相约“奔茶山”。他们在六大茶山开荒种茶,、开办茶庄制普洱茶,著名的同兴号、同庆号、乾利真、同昌号、安乐号、东和祥、东顺号、鸿庆号、天顺祥等20多个茶庄生产的普洱茶,名扬四海,普洱茶的年产量达10万担的规模。这一时期,六大茶山几乎家家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充斥,每年约有五万匹马于春秋两季前来驮茶,形成了普洱茶的极盛时期。

六大茶山孕育了云南普洱茶。六大茶山是西双版纳的骄傲,是云南的骄傲,是普洱茶的骄傲。

古树普洱呢最佳

要购买的话可以去

紫云祥

看看!品质高端!

云南的新六大茶山和旧六大茶山是什么

新六大茶山是指:

1、南糯:南糯茶山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

2、南峤:南峤茶山如今又被称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海县境内最大的平坝。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遮、景真和勐翁为一版纳,1927年这里设县,当时称五福县,三年后更名为南峤县,这也是南峤古茶山得名的原因。1958年11月,南峤(已改名勐遮)县与勐海县合并,改设为勐遮区。

3、勐宋: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间的平坝。

4、景迈:景迈茶山位于澜沧拉祜(hù)族自治县县城东南70公里的惠民乡。

5、布朗:布朗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 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据说他们是制茶的始祖。

6、巴达: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

旧六大山茶:(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

普洱茶六大茶山?

普洱茶六大茶山有:

1、易武(慢撒)

 释名:“美女蛇居住之地”

 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等。易武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110公里。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慢撒在易武之北,同归易武茶区。

2、倚邦

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

3、茶山名:蛮砖,亦称

4、茶山名:革登

释名:“很高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

5、莽枝

释名:“(诸葛亮)埋铜(莽)之地”

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

6、攸乐

释名:基诺族的世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

茶山地理:景洪市基诺乡,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现存最大的古树茶区,海拔575至1691米,平均气温18-20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

扩展资料:

生态环境

古六大茶山山水相连,地形、气候、植被相近。根据测试,海拔最高2023米,位于易武茶区的黑水梁子,最低海拔565米,位于象明茶区曼配罗梭江(人渡)水面,海拔高低差距1458米,以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5℃看。

有立体性气候特点,海拔800米至1800米范围内的土地有上百万亩,这些土地屑赤红壤、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多在4.5-6.5之间,理化性能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

六大茶山地处南带,年平均气温19℃—20℃,年积温6000℃—7000℃,最热月平均气温23℃左右,最低气温10℃~13℃,极端最低气温0℃~-3℃的天数很少。

一般在7℃以上,有轻霜3-5天,或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物四季常青,鲜花月月可见,一年四季不明显,月有雨季与旱季之分。

年降雨量1700毫米至2100毫米,一般年降雨量多在1800毫米左右,其中4月至10月较多,达1400—15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日照短、雾日长,年日照时数达1880—1950小时,仲秋至来年孟春,不论高山或沟壑,常常云雾弥漫,午后方散,特别是秋冬站在山顶鸟瞰,一望无边的茫茫云海中露出点点山峰,壮观无比,真有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酌感觉,不愧是高山云雾出名茶的好地方。

普洱分哪几个山头为主?

著名的普洱茶历史上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集散于普洱一带。而西双版纳,则被学者考证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公认为最重要的优质普洱茶原料产地:名闻天下的古六大茶山,全部位于西双版纳;现代六大茶山,五座位于西双版纳。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是指攸乐、倚邦、革登、蛮砖、蛮枝、漫撒。普洱茶新六大茶山是布朗、巴达、南糯、南峤(勐海)、勐宋和景迈。 清末、时期,随着勐海茶区的逐渐兴旺,茶叶产制中心从(澜沧江)江北古六大茶山转移到以勐海为核心的江南古六大茶山,勐海茶区由此成为了近代普洱茶的核心产地。 古六大茶山全部位于西双版纳,而新六大茶山则几乎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即便是目前从行政区划上不属于勐海县的景迈,也是紧邻勐海县),这充分说明了勐海县在当代普洱茶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云南六大茶山 均来自西双版纳

古时候,云南有六大茶山,指的是云南茶叶或普洱茶的六大山易武山、攸乐山、革登山、倚邦山、蛮砖山、曼撒山,如今也有新六大茶山,分别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6.巴达

巴达,云南六大茶山之一,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城西58公里一带。

5.布朗

布朗,云南六大茶山之一,主要聚居着布朗族,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相连,山地覆盖面积达一千多平方公里,水也经由布朗山流到缅甸山。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相传他们是制茶的鼻祖。

4.景迈

景迈,云南六大茶山之一,主要位于澜沧拉祜(hù)族自治县县城东南70公里的惠民乡。

3.勐宋

勐宋,名字来源于傣族语言,意思是高山之间的平地,云南六大茶山之一,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

2.南峤

南峤,别称勐遮古茶山,是勐海县里面最大的平坝,云南六大茶山之一,在清朝时期,朝隆庆四年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遮、景真和勐翁为一版纳,1927年这里设县,当时叫五福县,三年后改名字为南峤县,这也是南峤古茶山得名的原因。1958年11月,南峤(已改名勐遮)县与勐海县合并,改设为勐遮区。

1.南糯

南糯,名字来源于傣族语言,代表着笋酱的意思,云南六大茶山之一,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的东边。

云南普洱茶---六大茶山?

说到云南普洱茶得产地,当首推“六大茶山”。

(1)易武

易武为勐腊县北部的一个乡,其气候呈明显立体特征,年均日照时数1600-2200小时,年均降雨900-1600毫米,年均气温为17.7摄氏度,积温6000摄氏度以上,此地为种茶的上好之地。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为乔木型大叶种,是制作上佳普洱茶的优良品种。易武村落水洞有古茶树,高10.33米,基围1.32米,人称茶树王;易武村铜箐河的古茶树,高14.52米,基围1.8米。 易武所产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制成之茶,经自然发酵,其汤色褐红,陈香陈韵。

易武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有茶祖会,据说是纪念孔明到此兴茶,教给当地人采茶饮茶的方法。

(2)倚邦

倚邦曾是六大茶山的“盟主”,当时入山造茶者达十万人之众,茶产量数万担。

倚邦之茶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道极酽,回甘无穷,历史上以生产圆茶而著称,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的金瓜贡茶的原料和初制茶就来自此地。

倚邦的小叶种茶在一百多年前由四川茶农带来栽种,以至于终成气候,其味色特佳,连千里之外的京城达官也指明索要。

倚邦在傣语里是“茶井”的意思。在此还存有乾隆,道光和光绪时期的三块石碑。茶碑记录了茶山的重大茶事,昭示着茶在倚邦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攸乐

攸乐茶山是基诺族的神圣家园,它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以东,茶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 基诺族自称是孔明的后裔,他们以孔明为祖,在祭祀时也称喊孔明先生。

(4)漫撒

漫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离易武老街不到20公里。这里的“元宝茶”自清代以来就驰名南亚,被誉为普洱茶种最具有阳刚之气的茶。

(5)蛮砖

蛮砖也由自己不同凡响的历史。蛮砖曾是倚邦六乡的集散中心,所产之茶其芽雪白,茶味独特,是普洱茶中的珍品。

蛮砖茶山是现今六大茶山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茶山。

(6)革登

革登紧靠攸乐,其所产之茶芽头粗壮,满披银毫,老百姓称为“大白茶”。

在革登,古茶树,古茶园,古石碑比比皆是,于此你可感受到古茶乡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来源:善诚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