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养生之道>

台风叫做台风的原因是什么?

养生之道 阅读(7.22K)

纵观整个夏季 从台风“温比亚”到“山竹” 让人们不禁产生好奇 台风到底是如何命名的呢?

台风叫做台风的原因是什么?

台风在中国古代叫飓风,后来改叫台风。台风是英文“Typhoon”的谐音,最初源自希腊神话中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的名字——堤丰(Typhaon)。

纵观整个夏季 从台风“温比亚”到“山竹” 让人们不禁产生好奇 台风到底是如何命名的呢?

在古代,人们把每年东南沿海肆虐的大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清王士禛《香祖笔记》记载:“台湾风信与他海殊异,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倏发倏止,台常连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这是现今最早在书籍中出现用“台”字来指代大风。但是彼时的台风还是泛指大风,跟现在的特指还有一定出入。

纵观整个夏季 从台风“温比亚”到“山竹” 让人们不禁产生好奇 台风到底是如何命名的呢?

现在意义上台风称谓的由来,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直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感知这个世界,并不断从这些感知中受到教育。身体是连接自我意识和大自然的一个工具、一座桥梁、一条纽带。通过体育我们的身体去感知、探索大自然,让我们变得“更高更快更强”。

其一是 “转音说”,大致有三个出处。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热带海洋上的猛烈风暴。你一定看到过江河中不时有涡旋出现吧,实际上,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象

一是根据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广东话“大风”的发音为toi fung,接近普通话台风的发音,这一说法还认为“台风”是经过两次音译的词语,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 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的;

关于“台风”一词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大体分为两种,即外来说和源自于汉语说。 外源说的有: 百科中说,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可见该词是外来词。并考证说,希腊单词typho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

二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

当台风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天空会比正常的时候高了许多,而且云彩也很散淡,这种情况下一般就是台风要来了,因为台风的威力太大了风又大,他把云彩都吹散了,所以从我们的肉眼观看起来就很淡,而且云彩大多数还会向着一个方向汇聚而去,台风

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提丰Typhon命名,而在这,Typhon也被认为是typhoon的词源。

台风的由来 台风的英文对应单词是typhoon['taifu:n],听来似乎中英同音。这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正说明了台风这个词汇的得来的趣味性。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要么这个词是直接由汉语音译为英语,要么是直接由英语音译成汉语。不过,实际上,这个词

第二类是“源地说”。由于台湾位于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的,所以称为台风。关于这个说法,我是很不赞同啊,怎么看都像是小时候问妈妈:“台风是从台湾吹来的,所以叫台风吗?”然后妈妈拍拍小朋友脑袋说:“dei,dei,就是这样,我们囡囡真聪明。”满满的敷衍感。认真的说,那些不从台湾方向吹向的台风是不是该换个名字,叫马来风、菲律宾风?

临海在浙江台州,台州是台风登陆点,临海距离登陆点很近,台风中心还经过了临海,当时风力是12~14级。山东的各市虽然也受到了台风影响,可是风力基本9级以内,很多地方还不是台风路径上。这就是区别的原因。

所以,现在虽然没有台风称谓由来的确切说法,但按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大致也可以推想一下。该组织规定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本地近义字(local synonym),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这里的飓风,跟中国历史上的“飓风”不是一回事。台风还没闹明白,现在飓风又出幺蛾子,简直糊涂账,非常不明白当年的译者为什么要这么翻译。);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typhoon)。汉语选用“台”字或者“颱”字都是一种音译,而后恰巧“台风”这个也算不长不短用了几百年的词,本身又有指大风的含义,顺理成章,“台风”也便成了一种特指。

台风的形成原因: 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台风命名规则是什么?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台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或其他在地近义字。

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此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

扩展资料: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1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63038617 级,(10.8~17.1 m/s);

2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3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 级,(24.5~32.6m/s);

4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5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6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风

台风威力很大,可它来临前的天高云淡是什么原因?

当台风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天空会比正常的时候高了许多,而且云彩也很散淡,这种情况下一般就是台风要来了,因为台风的威力太大了风又大,他把云彩都吹散了,所以从我们的肉眼观看起来就很淡,而且云彩大多数还会向着一个方向汇聚而去,台风来临前还会有暴雨。

居民在家时,在台风到来前应检查一下门窗7a64e78988e69d8331333431366337是否牢固,并及时关好窗户,取下悬挂物。对于门窗存在缝隙,可能会漏水的,要提前找专业人士进行修理或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刮台风下暴雨时,家里遭雨水侵袭。台风来临也将带来狂风暴雨,届时很可能会出现多处积水。可将自家的排水管道检查一遍,最好疏通一下。台风天雨水持续时间会较长,能把积水的可能性减到最小那是最好。

台风过境时,大风会吹落高空的东西,如果有人碰巧从下面路过,很容易发生事故,在露天或者密封性能不好的阳台,容易雨水倒灌。河、海边地势较低的地区可能会河水泛滥。骑自行车、助动车或摩托车在风中受到的冲力比步行更大,车头易失控。台风还可能造成停水停电。

超强台风“玛莉亚”具有快速加强、强度维持、移动速度快的特点。“玛莉亚”自生成后,在33小时内就完成了强度的“进化”,从热带风暴加强到超强台风。并且,在成为超强台风以后,就一直维持这样一个级别。此外,30公里/小时的移动速度也使“玛莉亚”成为台风中的佼佼者,一般台风的平均移动速度在20公里/小时左右,“玛莉亚”的行动可以说是十分迅速。

为什么大西洋的大风叫飓风,太平洋的则叫台风?

台风的由来

台风的英文对应单词是typhoon['taifu:n],听来似乎中英同音。这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正说明了台风这个词汇的得来的趣味性。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要么这个词是直接由汉语音译为英语,要么是直接由英语音译成汉语。不过,实际上,这个词汇的得来要更具有戏剧性,它是中西方语言交流的产物。

西太的热带气旋自然不可能是在人们给出“台风”名称才实现的。自地理板块演变到今天这样这个大致格局之后,几百万年来年年都有台风光顾东亚和东南亚沿海的。而人类开始认识到热带气旋的存在,则是晚到进入古代。大致是在中国人的开拓区域到达东南沿海的时候,人类才有意识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时常会出现猛烈的狂风暴雨海潮。开化相对较早的吴越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对这样的天气有“飓风”的称呼。这也是到近代我国还对东南沿海的台风称呼有别的原因——有时叫台风,有时叫飓风。 J9MAnYd)i

飓风跟台风,从名称上看是看不出相关来的。也确实,台风这个称谓,并非起源在长江中下游的吴越地区,而在更南的地方——确切的说,是广东。 `O5427Im

岭南的开化,相对楚吴越地区是要晚得多了的。秦代中原政权势力才开始进入岭南,而到唐代,岭南还算是蛮荒之地——除了广州之外,其它地区都很落后;韩愈被贬到潮州的时候,粤东也是一片荒寂。所以,虽然“飓风”一词已经从江南流传到中原,并被中央政权视为对东南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的称呼,但是仅限于官方的灾害报告。在古代,民众的知识和官僚的知识是大有差距的。岭南的普通民众是不会知道“飓风”这个词汇的存在的,否则如果“飓风”之名广为流传的话,现在也不会有 “台风”的称呼了。 |h&Z.

古代广东的老百姓,对于台风的认识,还是相当地有限的,很朴素地称呼其为“大风”(广东音,我国际音标标不出来,会粤语的坛友应该读得出来)。这个说法一直延续了e799bee5baa631333236393133相当长的时间,民间一直是这样的称呼。  !# zO%

“大风”和“台风”之间有什么联系?北方的人可能还是不明白。但是,正是“大风”这个词的广东方言音,成为“台风”和typhoon的直接来源。 b +Z/nfS

到了16世纪,西方由于新航路的开通,欧洲开始海洋的贸易和交流。东西方海上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西方人(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等)较早沿海路到中国的广东沿海一带,先跟当地人接触,然后再北上到北方,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去。在南海,西方的东来者当然少不了遭遇台风的“迎接”,他们到广东后自然是问当地人对这样的天气的形容和称呼,得到的词汇是“大风”。“大风”的广东音跟“台风”的西方音已经是很接近的了,西方人也就没怎么在意思[d][t]音标的不同,认为这种天气就叫“台风”了,加以音译,用了一个类似typhoon['taifu:n]的单词来作为台风天气的称呼(当时英国还远没有发达到后来的地步,这个词应该也是由西文或葡文再转过去的)。而到了北方,西方人说起['taifu:n],北京官方倒真以为这是西方人特别用来称呼“飓风”的词汇了,再次来了个半音半意译,于是“台风”这个词就终于横空出世了——广东的一个朴素词汇的方言音,居然成为了中西方对西太热带气旋的共称,算是一大趣事。 \_YDSmjy

对“台风”“飓风”的实际含义,在明清*时期,还是比较清楚的。更多的时候,官方还是称呼台风为“飓风”,而“台风”多半是在西方名称的翻译时用的。后来渐渐地也开始混用了,“台风”一词逐渐普及开来。 4)8e0L*[B?

到后来,中国已经形成了共识,用“飓风”来称呼西方所说的hurricane,而影响中国的,一律称“台风”。再到后来,国际会议对热带气旋进行了规定,“台风”专用于西太平洋和南海区域的强的热带气旋,对于较弱的热带气旋,则以“(强)热带风暴”来称呼。 SSq4KFO1

至此,“台风”一词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

2004年登陆浙江省临海市的台风叫什么名字

临海在浙江台州,台州是台风登陆点,临海距离登陆点很近,台风中心还经过了临海,当时风力是12~14级。山东的各市虽然也受到了台风影响,可是风力基本9级以内,很多地方还不是台风路径上。这就是区别的原因。

我国常常刮台风的原因是什么?

台风的形成原因:

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e79fa5e9819331333238663466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之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不断循环,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性低气压。 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之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不断循环,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性低气压。

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因而形成“风”。 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因而形成“风”。 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 这种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相遇所造成的辐合作用,和原来的对流作用继续不断,使已形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公尺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这种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相遇所造成的辐合作用,和原来的对流作用继续不断,使已形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公尺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

参考资料: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