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生活小常识>

后溪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是什么?

生活小常识 阅读(2.41W)

后溪穴 [定位]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脉、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

按摩后溪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头痛项强、目赤肿痛、落枕、耳聋、耳鸣等,后溪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呢。

方法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后溪穴 [定位]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脉、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

后溪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是什么?

缓解治疗头痛项强、目赤肿痛、落枕、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按摩后溪穴的功效:强化督脉阳气。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后溪穴穴位位置图及作用是什么? 第2张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人体八大穴位分别在那?

八大最平安的穴位统治众病

照海穴——辞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申脉穴——体恤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内关穴——关上心结,养颜养心的漂亮穴

外关穴——霎时复原听力的“聪耳神穴”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后溪穴——统治所有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临泣穴——毕生守护身材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能够加强抗病才能,进步人体免疫性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办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使劲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使劲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凸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使劲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办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绝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办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使劲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0323966,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教训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1、衣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别离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使劲按揉50下。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健保健的要穴。

八、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前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办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2、两手掌别离按两腿殷门,同时高低摩擦50下。

九、阳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办法: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他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使劲揉捻50下。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使劲拍打各50下。

十、昆仑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前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凸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使劲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手掌穴位图

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63383966肠区。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 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 中指 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 小指 膀胱经 两侧疼――偏头点 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前头点 食指 胃经 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 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 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 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 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手掌中央下胃肠点、手背中央胸腹区、食指前头点 :无名指下关冲穴、中指指根耳咽区 :小指肾穴、前谷穴、手背阳谷穴、无名指关冲穴 :掌内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手背食指根三间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区(轻柔) 小指肾穴、无名指肺穴、关冲穴 :小指肾穴、手腕阳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 :手掌中央心包区的劳宫穴、手背小指侧手腕附近腕骨穴、无名指肝穴 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门、大陵穴、小指肾穴、手心 食指商阳穴、大肠穴、无名指肝穴 :大骨空穴、食指商阳穴、二间穴、手背合谷穴 胃肠点、手背胸腹区。一定要强刺激,否则会增加胃酸分泌。手背小指侧手腕养老穴、手掌小指根侧养老点。

人中穴位是干嘛的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7386635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用 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 人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以每分钟20-40次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 现代医学研究对人中穴的急救作用作了科学解释: 1.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 2.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运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是简单易掌握的应急性急救措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实为救命之法宝。 编辑本段急救作用 历代医家认为,人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用于治闻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为什么刺激人中会出现一定的急救作用呢? 其一 ,刺激人中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血压是主要生命指征之一,任何原因造成的血压过低都会危及生命,在危急情况下,提高血压可以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动。研究表明,节律*、边续弱刺激或边续强刺激人中易能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其二 ,刺激人中对另一主要生命指征--呼吸活动也有影响,边续弱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兴奋,边续强刺激可引起持续性吸气抑制,适当的节律*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进行。 虽然刺激人中对血压和呼吸这两个重要的生命指征都有影响,但对呼吸的影响并非都有利。例如,边续刺激引起的吸气兴奋和吸气抑制导致呼吸活动暂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不同的刺激手法对呼吸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在充分发挥升高血压作用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对呼吸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节律*最为合适,可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每分钟掐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持续0.5-1秒。 此外,掐人中或针刺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 1 针刺人中穴在急症中的应用 休克休克是临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在及时进行西医对症处理等基础上针刺人中穴,具有升压作用快、复苏时间短等优势。如对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大量补充血容量的情况下,急刺水沟穴,强刺激,其升压效果及苏醒神志作用可提前15~30 min或更长。采用重雀啄手法针刺人中穴配合电针,治疗后15 min即可明显提升休克患者血压,减慢心率,特别是在休克复苏早期(前30 min)效果明显。先用重雀啄手法针刺水沟穴1 min,向上斜刺8~20 mm,其后采用电针刺激,留针1 h出针,30 min前为单纯针刺治疗,30 min后予西医常规治疗,其即刻升压起效时间较单纯西药治疗提前。 惊厥临床上针刺人中穴治疗的惊厥主要是小儿高热所致的惊厥,配合针刺涌泉穴等或药物可达到理想的控制作用。直刺人中穴,并提插捻转,如1 min后未止,以同样手法针刺涌泉穴,绝大部分患儿在1 min内惊厥得到控制;配合口服清热熄风中药可有效控制复发。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配合针刺人中2 min左右可使抽搐停止。以水沟穴为主的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也表明此法具有奏效快、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势,水沟穴要求直刺,进针快、强刺激,并提插捻转直至抽搐停止,捻针频率为20~30 r/min。也有研究者针刺涌泉水沟控制肝性脑病惊厥,水沟针刺方法是向上斜刺10 mm,强刺激,行针1~3 min。 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穴或人中与其他穴位组合可治疗急性腰扭伤。人中穴沿鼻中隔方向进针0.5寸,行重捻转泻法,使针处明显痛胀感;持续施术3~5 min后留针30 min,每隔5~10 min运针1次,疗效满意。用1寸针快速刺入人中穴,180°旋转捻针3~5次,留针30 min,配合软组织松解手法,并在留针同时令患者活动腰部,效果明显。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针刺人中穴效果明显优于针刺委中穴。另有先泻双侧委中穴,起针后再用1寸毫针刺泻人中穴,得气后,嘱患者慢慢活动腰部取效。针刺人中、后溪穴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均采用强刺激,以患者感到较强的酸、胀、麻感为佳,留针15~30 min,每5分钟行针1次;亦有人中穴斜刺0.5寸许,不提插不捻转收效亦佳。 2 中风及其合并症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肯定,人中穴是治疗该病的常用主穴之一。以人中、百会为主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中风及后遗症较普通针刺有效率高,向上针刺人中穴,待得气后行捻转补泻法(一般用泻法,体弱超过1年者用补法)强刺激,使患者流泪。针刺人中配合金津、玉液、通里、廉泉治疗中风失语,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呈雀啄手法,至眼球湿润为度,效果理想、以百会、神庭、人中为主穴治疗脑梗塞后痴呆,针刺诸穴得气后行捻转补泻手法,能明显促进脑梗塞的智力恢复。针刺八脉交会穴,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雀啄泻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有效治疗中风后抑郁。人中穴也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三大主穴之一,均要求向鼻中隔下斜刺0.3~0.5寸,行雀啄泻法,使眼球流泪或湿润,治疗卒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中风后假球麻痹等效果颇佳。 3 精神神志类病症 水沟穴快速提插法为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人中穴以28号1寸毫针向鼻根部斜刺0.5寸,行快速提插,频率约40次/min,持续约1~2 min,至患者双眼红润流泪,行针期间嘱病*声哭喊尽情宣泄郁闷;此法每6天1次,病情重者可4天1次;间歇期内用体针治疗。电针内关、人中、承浆穴辅助治疗强迫症,还能有效减轻由氟西汀引起的副反应。针刺人中穴为主对突发性癔病效果显著,用28号1寸毫针强刺激人中穴,共治疗86例,3 min内痊愈45例,3 min不效者,加双侧合谷、太冲、内关。斜向上针刺人中穴,行捻转泻法,强刺激1~3 min,同时嘱患者睁眼、说话,留针30 min,中间行针3次,治疗癔病性晕厥18例,均在30 min内治愈。以人中穴与四关穴为主针刺治疗癔病性昏厥,人中穴向上斜刺0. 5~1寸,强刺激,留针15~20 min,每4~5分钟行针1次,有效率达90%。人中、内关(双)、百会为主穴,人中穴针尖朝向鼻中隔,斜向上刺0.5~1寸,行雀啄针法,眼眶湿润为度,治疗癔病性失语15例全部有效[26];人中及单侧后溪穴强刺激,治疗5例均1次治愈。赖新生等探讨针刺人中、百会、神门对VD的治疗作用。人中穴向上斜刺0.2~0.3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每5 min行针1次,每日1次(周末除外)共20次;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均有改善,与百会、神门联用更佳。醒脑开窍针刺法对VD也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心理疗法对于改善睡眠具有协同作用。针刺人中穴时嘱患者全身放松,针尖略向上斜刺,根据气郁证病情之轻重,调整针刺力度、刺激量分别行轻开:行轻度雀啄手法,可见患者眼睛湿润,中开:行雀啄捻转手法,令患者小声啜泣,眼泪流出,重开:采用较大幅度捻转雀啄手法,令患者放声恸哭,眼泪外溢。针刺人中、太冲等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颇佳。痫症发作期取人中穴,用30号1.5寸针稍向上斜刺0.5寸,用捻转泻法,间歇期针刺百会、长强穴经5~8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达88.5%。 4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中医“眩晕”范畴,针刺人中、涌泉穴加口服全天麻胶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留针30 min,中间行手法1次,总有效率达95.00%。人中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0.35 mm×40 mm毫针,快速向鼻中隔下斜刺12 mm左右,施雀啄泻法至眼球湿润为度;留针30 min,5 min行针1次,1个疗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商阳穴、后溪穴、少冲、少泽、合谷、太冲、公孙、三阴交、列缺、女福等穴位,按摩有次数和时间*吗?

穴位放着是没用的,外部刺激才会有用,一般按摩不需要太长时间,适当就好追问你没有回到到我的问题,我是问这些穴位,比如商阳穴,如果有时间就按摩会不会对身体有害,有什么害处,比如一天内,上面这些穴位有没有按摩次数和时间的*,,,说适当等于没说,谁都知道适当,但什么是适当,多少次、一次多久是适当?

中风按摩穴位 中风按摩什么穴位 中风穴位图

中风

中风又称卒中,是中老年常见脑血管疾病。可见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病及其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言不利;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中医学将本病的后遗症期或恢复期为肝阳上亢、气虚血滞、痰湿雍盛3种证型。

【常用处方】:

头部:百会穴、风池穴。

面部:轮流选取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瞳子髎、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

、颧髎穴、迎香穴、水沟穴等穴进行治疗。

上肢:轮流选取肩井穴、肩髃穴、巨骨穴、肩髎穴、曲池穴、手三里、外关穴、合谷穴、后溪穴,并沿肩

肩髃穴、曲池穴、阳溪穴、肩髃穴、天井穴、阳池穴、肩贞穴、小海穴、阳谷穴的手三阳经脉线进行治疗

下肢:轮流选取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足三里、丰隆穴、解溪穴、内庭穴、三阴交、太冲穴

;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悬钟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并沿髀关穴

、梁丘穴、解溪穴、环跳穴、膝阳关穴、丘墟穴、承扶穴、委中穴、昆仑穴的足三阳经脉线进行治疗。

【随证选穴】:

肘部拘挛加曲泽穴,腕部拘挛加大陵穴,膝部拘挛加曲泉;踝关节拘挛加太溪穴,手指拘挛加八邪穴;足

趾拘挛加八风穴,语言赛涩加廉泉穴、通里穴;流涎加承浆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穴、大敦穴;气虚血瘀者加气海穴、关元穴、内关穴、心俞穴、脾俞穴;痰湿壅盛者加

阴陵泉、丰隆穴、脾俞穴、三焦俞穴。

【注意事项】:

中风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和身心健康的疾病,在后遗症的治疗上恢复较慢,须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积极配合肢体功能e69da5e6ba907a6431333363353736和语言功能的康复锻炼,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

保持精神愉快,乐观豁达,注意饮食起居,少食肥甘油腻,戒烟酒。

控制血压,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