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普知识站>生活小常识>

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

生活小常识 阅读(2.76W)

乳牙又称奶牙,是人生的第一副牙齿。这副牙齿一共有20颗20颗乳牙全部长出来,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

小朋友在6-12岁的时候,乳牙就会开始脱落,但同时恒牙也就长出来,恒牙一旦拔掉就再也不长牙齿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辨哪些是该拔掉的乳牙,哪些不能拔掉的恒牙。

儿童开始换牙之后,口腔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家长觉得无法区分。那么,应当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呢?可以从

工具/材料

·放大镜

操作方法

形状体积:

乳牙一般来说体积比较小,牙面比较狭窄,但是恒牙比较宽大。刚长出来的恒牙牙冠比乳牙要大。

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

宝宝开始换牙时,口腔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区别:(1)牙体形态从牙冠高度

牙齿数量:

12岁左右的小朋友既有为掉的乳牙,也会刚长出来的恒牙,正常情况下,从上下门牙正中的牙缝开始,往两边各数五颗,上下各10颗,一共二十颗,这些就是乳牙。而恒牙一般是28--32颗。

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 第2张

根据形状体积区别。一般情况下乳牙体积比较小,牙面比较狭窄,而恒牙比较宽大。新萌出的恒牙牙冠比同名的乳

颜色:

乳牙是比较白的,而恒牙由于牙釉质比乳牙釉质的钙化度高,透明度大,所以光透过来显得比较黄,并且更有光泽。

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 第3张

第一,同位置的恒牙比乳牙更大第二,恒牙比乳牙更加透明第三,乳牙更加白,恒牙呈现略微的鹅

牙缝大小:

正常的情况下,乳牙牙缝会比恒牙的牙缝更大一点,而且乳牙牙冠与牙根的界线比较清晰较大,恒牙的界线就不是很清楚。

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 第4张

乳牙和永久性牙齿的不同点有很多:乳牙比永久性牙齿数量少,容易患虫牙乳牙一共有20颗,永久性牙

牙齿咬合面的磨损程度:

乳牙和恒牙从外形上是不容易分辨的,特别是磨牙。只有从年龄上来判断,你是12岁之前掉的大牙就是乳牙,1

乳牙是线长出来的,所以磨损程度比恒牙的重,而且因为钙化度低,不比恒牙坚固,因此我们判断,磨损得比较厉害的是乳牙。

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 第5张

乳牙又称奶牙,是人生的第一副牙齿。这副牙齿一共有20颗20颗乳牙全部长出来,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易患龋齿的特点:

从乳牙到恒牙  小儿什么时候换恒牙?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的颌骨逐渐发育长

正常情况下,乳牙更容易患龋齿,而恒牙则不容易患上。

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 第6张

乳牙又称奶牙,是人生的第一副牙齿。这副牙齿一共有20颗20颗乳牙全部长出来,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乳牙和恒牙及二者的区别

乳牙又称奶牙,是人生的第一副牙齿。这副牙齿一共有20颗20颗乳牙全部长出来,大约需要2年左右e68a847a686964616f31333236366238的时间。小儿从出生后6个月或8个月开始长出第一颗牙齿,直到20颗牙齿全部长出来,年龄大约在2岁左右。乳牙的功能是负责婴幼儿时期的咀嚼。因为孩子一天一天长大,需要的营养成分多了,食物的种类逐渐接近于*,这些食物有的是比较硬的,有的是粗纤维,如果用乳牙来咀嚼;显得费劲,不能胜任。所以,孩子到了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长出;到了12岁左右,乳牙可以全部脱落,再从牙床上长出新的牙齿即恒牙来代替乳牙咀嚼食物。

恒牙是人生的第二副牙齿,也是人生的最后一副牙齿。这副牙齿如果出现问题,引起牙齿缺失,就再也没有牙齿替换了(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只好制作假牙,用于代替缺失的牙齿)。这副恒牙有人长了28颗、29颗或30颗,也有人长了32颗,所以28-32颗牙齿都属于正常。恒牙在口腔里的时间很长,可以说,从孩子换牙到成年,直到老年,都要用恒牙来咀嚼食物。恒牙从6-7岁开始在口腔出现,直到32颗牙齿全部长出来,大概需要十几年时间,也就是到20岁左右出齐。特殊情况下,可以更晚些才出齐。比如智齿(第三磨牙),可以因为萌出位置不够,常常造成萌出困难,使萌出时间推迟或因而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位置,医学上称为阻生齿。阻生齿可以晚于20岁萌出;有的人可以完全埋伏在颌骨里,终生不萌出;也有的人可以先天性缺失。

正在换牙的儿童,口腔内有乳牙,也有恒牙。如果口腔中都是乳牙,并且连续排列在口腔中,被称为乳牙列。同样,口腔中都是恒牙,被称为恒牙列。如果连续排列在口腔中的牙齿,既有乳牙,又有恒牙,医学上称为混合牙列。混合牙列存在的时间短,乳牙可以逐个被恒牙所替换掉。在乳、恒牙替换中,可能有乳牙久留,与已经萌出的恒牙不好区分的情况。

乳、恒牙的一般区别方法如下:

(1)牙齿的颜色:①乳牙的牙冠一般比恒牙的白。②恒牙的牙釉质钙化好,呈半透明状,可将*的牙本质透过,而使牙冠发黄。③恒牙的光泽度比乳牙好。

(2)牙齿的体积:恒牙的体积比乳牙大。

(3)牙冠形态:乳牙牙冠的各个角比较圆钝。

(4)牙齿X线片:临床上乳、恒牙不易区分时,可通过拍摄X线片,观察颌骨内的牙胚来区别。

怎样区分乳牙和恒牙?

牙病是一种几乎人人都有的疾病。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口腔及牙齿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把龋病列为全球性三个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口腔和牙齿疾病很普遍,尤其是龋齿.牙龈炎.牙周炎,错颌畸形是多发病常见病,口腔和牙齿的健康,不仅影响人的发音、语言、咀嚼、消化,还影响人的面容、仪表,甚至影响身心健康。1983年全国城市儿童普查时,龋齿发病率大于95%,即每10名儿童中有8名患龋齿,每个儿童平均有4-5颗牙被蛀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牙病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果从儿童时期甚至婴幼儿时期就注意到防治,那么牙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的降低。在此,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帮助婴幼儿的父母和青少年朋友们掌握牙病的预防和保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一、人在一生中能长几副牙?

人在一生中要长两副牙齿,先长的一副叫乳牙,后长的叫恒牙。

乳牙共20颗,恒牙共28-32颗。牙齿按照一定的位置长在牙槽骨上,组成牙列。

不同的牙齿具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4313935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共同的功能有:咀嚼、发音和美观。

二、婴儿什么时候出牙?

无论长出乳牙还是替换恒牙,医学上统称为牙齿萌出。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下颌乳中切牙开始萌出,以后是上颌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最后为第二乳磨牙,在2岁左右乳牙全部出齐。

婴儿乳牙萌出时间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每个婴儿的发育.营养等情况不同,有些可能早些,有些可能晚些,只要在1周岁以内萌出的都属正常。如果婴儿超过1周岁还不见牙齿萌出,应去医院检查,确定是否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有关。如婴儿患了佝偻病(俗称软骨病),身体内缺钙,就会影响牙齿钙化,乳牙萌出的时间就会晚些。

三、出牙和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婴儿到6个月就开始出牙,这时婴儿有流口水现象,应用软布搽干,否则容易引起皮肤疾病。婴儿由于牙龈发痒,喜欢咬东西和吮手指头,有的妈妈为了使小孩安静下来,就用橡皮奶嘴给婴儿吸吮,这是一种坏习惯,应该制止。因为橡皮奶嘴长时间地塞在婴儿嘴里会造成口腔上腭拱起,使以后萌出地牙齿向前突出,影响咀嚼功能和美观。在婴儿出牙期间应常用干净地纱布和棉花签蘸苏打水溶液给孩子擦牙龈,这样对出牙是有帮助的。

少数幼儿出牙期的反应较大,会有精神不安,食欲减退及体温增高等现象,这些都是暂时的症状,几天后就能好转,不必担心。对出牙期间的婴儿,除应随时注意口腔清洁外,还要给予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果在牙龈上并发有感染,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以3%的碘甘油。

儿童长到6岁以后,乳牙会相继脱落并被恒牙代替。6-12岁是换牙期,在这个期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恒牙萌出是否困难,在乳牙脱落过早的情况下,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吮,使牙龈坚韧肥厚,恒牙萌出就困难。出现这种现象时应到医院治疗,有的需要照X线照片以决定是否把牙龈切开,以减少阻力,使牙齿顺利长出。

2.乳牙是否晚脱。乳牙的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应脱落而不脱落,就容易使恒牙不能在正常位置上萌出。最常见的就是下前牙在乳牙舌侧长出,上前牙在乳牙里侧长出,看起来是双层牙,这时候应尽快去医院拔除晚脱落的乳牙,腾出位置,好让恒牙长出。否则,下牙排列不齐,上牙因长出的位置靠里,上下牙很容易形成"地包天"。

3.6岁长出的恒磨牙是否龋坏。6岁萌出的恒磨牙叫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牙",这颗牙位与牙列的中间,一生中担负着最重要的咀嚼作用,应当特别注意保护。由于它长出早,结构上又有缺陷(如沟窝多而深,容易滞留食物),加上儿童期不注意刷牙,又喜欢甜食,很容易龋坏,一旦龋坏,要及时治疗。

4.最后一颗乳磨牙是否过早丧失。第二乳磨牙就是最后边的一颗乳牙,它应该在12岁左右脱落,同时第二颗双尖牙(恒牙)应在该位置长出来。第二乳磨牙往往由于龋坏而过早丧失,在期后方长出的第一恒磨牙(6岁时)就有前移的可能,使间隙变小,而后长出的双尖牙就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致使牙齿排列不齐。第以要保护好第二乳磨牙,一旦龋坏早失,应及时治疗。

四、为什么有些初生婴儿就有牙?

一般在新生婴儿的口腔里是看不到牙齿的,因为牙胚尚在牙槽里发育、生长和钙化着。到分娩时,乳前牙的牙冠才接近发育完全,而乳磨牙牙冠的形成要到出生后1周岁。有个别新生儿刚出生就见到发育正常的乳前牙。其原因是这些牙胚在牙槽骨表层,紧靠牙龈粘膜,在分娩前完成了发育,且在母体内已开始萌出。这在医学上叫着"先天性出龈牙齿"。此现象如同浅播的种子仅撒在土壤的表层,刚一发芽就破土而型与正常萌出的乳牙完全一样,只要不影响吸奶就无妨,不要把这些牙视为"异常"而轻易地拔掉。

五、为什么有的婴幼儿迟迟不长牙?

有的婴幼儿已经8个多月,甚至满了一周岁,还不见乳牙萌出,这在医学上称为乳牙迟萌。乳牙迟萌可能和某些全身或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指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以及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不足.麻疹等。局部因素指牙龈纤维瘤.萌出些囊肿等。除了病理的情况应及时就诊外,在孕妇、乳母以及婴幼儿的饮食中应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以促进婴幼儿牙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六、为什么有的乳牙迟迟不脱落?恒牙不萌出?

儿童从6-7岁开始换牙,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但有的乳牙超过换牙年龄仍然占据相应萌出的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乳牙滞留".

儿童换牙期,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关系十分密切。因为在每个乳牙根的下方,有一个恒牙萌出关系十分密切。因为在每个乳牙根的下方,有一个恒牙胚在发育成长着,恒牙胚在向口腔方向生长萌出过程中,要逐渐压迫乳牙根,通过破骨细胞的作用,使骨质吸收变薄;同时乳牙根因为受到压迫的刺激而逐渐吸收,牙根越来越短直至消失,于是乳牙就松动,最后只剩下乳牙冠附着在粘膜上,这时只要遇到一点稍硬的食物,乳牙就会脱落。所以,我们看到掉下来的乳牙是没有牙根的。在乳牙脱落的位置上多可见到恒牙的露头。

乳牙迟迟不脱落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恒牙胚错位,也就是没长在乳牙的下方,以至恒牙与乳牙根不能接触。乳牙根因得不到恒牙的牙迫刺激.牙根不吸收,所以在牙床上不松动,因而迟迟不脱落。

2.由于乳牙疾病而继发的牙根周围感染,导致恒牙胚坏死。或因炎症引起乳牙根与牙槽骨发生粘连,使乳牙根吸收不完全或根本没吸收,因而乳牙不能脱落。

3.先天性缺乏恒牙的牙胚,没有恒牙的发育。乳牙根得不到压迫刺激,不发生吸收,自然就较长时间地留在牙床上。有时这种残留的乳牙到了三十多岁还未脱落,还有一定的咀嚼功能。

迟迟不脱落的乳牙是否需要拔除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经X线照片检查,在乳牙的下方没有恒牙的存在,乳牙排列又整齐,还能发挥咀嚼功能,应予保留。如因乳牙占位而造成恒牙错位萌出,应将乳牙拔除。错位的恒牙作正畸治疗,将其矫正到正常位置上。

恒牙久久不萌出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患儿营养不良。如缺乏维生素A.D等,引起儿童的钙、磷代谢障碍,到换牙年龄,恒牙常常不能按时萌出。

2.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和丘脑下垂体前叶机能障碍,直接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发育,恒牙往往不能按时萌出。

3.乳牙受到外伤,乳牙根与牙槽骨发生粘连,防碍了恒牙的萌出。

4.乳牙过早拔除,缺牙处的软组织经常与食物摩擦使牙床上的粘膜增厚,质地变得坚韧,从而增加了恒牙的阻力。

七、为什么缺钙会影响儿童萌芽?

缺钙是小儿牙齿萌出过晚最常见的原因。在造牙期间(儿童8岁以前),任何原因导致身体缺钙均可影响牙胚的生成和钙化,造成牙齿钙化不良,使钙盐在牙体和颌骨内的沉积速度变慢甚至停止。过多食用含碱性磷酸盐、草酸盐的食物,如菠菜等,会因其能与钙结合成不溶解的化合物而影响钙的吸收,肠道蠕动太快,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短,也有碍钙的吸收,所以患腹泻的儿童,容易缺乏钙质。

据测定,一个*每天只需要吸收饮食中17%的钙,11-16岁儿童需要吸收饮食中37%的钙,而吃奶的莹儿则需要从饮食中吸收60%的钙。显而易见,年龄越小对钙的需求量越高,越容易缺钙。人体钙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维生素D能帮助肠粘膜对食物中钙的吸收,促使肾小管回收愿尿中的钙,以维持血中钙的浓度,保证牙胚和骨骼正常钙化。因此,给儿童.孕妇和乳母补充钙的同时,不要忘记补充维生素D。

八、为什么有的婴儿长"马牙子"?

有的婴儿刚刚出生或出生不久,牙床上长着形状像小米粒或大米粒的白色圆形颗粒,看上去像小牙齿,但用手摸时有松动样的韧感,稍一拨动就东倒西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马牙子",也叫"板牙"。

"马牙子"是婴儿牙齿发育过程中没有被吸收的造釉细胞的残余上皮所形成的角化物附着在牙床上,并不是什么牙。婴儿吮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子"便会自行脱落。因此,家长既不用担心,也无需处理。有的家长用针去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婴儿的牙床粘膜非常嫩薄,婴儿口腔内平时就有细菌存在,唾液分泌量又少(相当*的1/20 -1/30),唾液抑制细菌和对口腔的清洗作用较差。一旦" 马牙子"被挑破或擦破极易造成感染,严重者患儿高烧.颜面部突然红肿.牙床化脓.甚至发展为急性颌骨骨髓炎。有些身体抵抗力弱的婴儿还可能患败血症,给婴儿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生命危险。因此,一定要注意口腔清洁,保护好口腔粘膜。

九、为什么会发生"牙釉质发育不全"?

在牙齿发育期间,由于严重的全身疾病,营养障碍或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造釉器的变性.坏死.牙釉质的发育矿化形成障碍,而形成的牙釉质缺陷,称"牙釉质发育不全"。

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因素很多:母亲在妊娠期间患风疹.毒血症等可影响胎儿颌骨中的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的发育;婴幼儿期间的高热疾病如肺炎.麻疹.猩红热等;营养障碍如维生素A.D和钙.磷等缺乏,严重的消化不良.佝偻病等,都可影响小儿颌骨内的乳牙及恒牙的发育。常见的引起釉质发育不全的局部因素为乳牙根尖部的感染.外伤,可直接影响其下方恒牙胚的发育。

轻的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呈暗白不透明的粉笔样白垩状釉质,这种釉质渗透性高,随着外界的色素沉着,其色可由暗白变为黄褐色。重的牙釉 质发育不全,牙面有实质性缺损,在牙釉质表面呈现棕声色的带状或窝状凹陷,严重的呈蜂窝状,甚至无釉质覆盖。带状凹陷的宽窄可以反映发育障碍时间的长短,如发育障碍反复发生,牙面上就会有数条带状凹陷出现。牙釉发育不全的牙齿不结实,容易磨损,易发生龋齿。

由于牙釉质发育不全是牙胚在颌骨内就已形成,而萌出后才能发现的损害,所以一经发现,就无法用补充营养的方法进行挽救。因而针对病因,早期预防是重要的。从胚胎期至出生后7-8岁,注意母婴营养和身体健康。

十、吃钙片为什么不能治疗牙齿发育缺陷?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的牙齿发育有缺陷,给孩子吃点钙片就能使牙长好。的确牙齿各部位的组织都是高度钙化的物质,牙齿表面的釉质会有96%的无机盐,其中90%是磷酸钙,所以钙是牙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如果在牙齿钙化阶段得到充足的钙是有利的。

然而,牙齿一旦萌出,钙化早已完毕,再吃钙片是不会使牙齿变好的。牙齿是人赖以摄取食物的器官,牙齿受外部影响还会进一步钙化,但程度极为有限。

要使孩子的牙齿发育良好,应当在牙齿发育阶段(也就是从胚胎期开始到学龄前这一阶段)注意饮食.营养和口腔卫生,加强锻炼,多晒太阳,多接触大自然中的空气和水,以增强体质。婴幼儿时期不用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士霉素和金霉素)。

十一、什么叫牙颌畸形?

牙齿在牙弓上排列不齐或拥挤,牙面过窄.上下牙弓对合时咬合关系错乱.上下颌骨位置或大小失调.上下牙弓及上下颌骨与头面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如前牙"地包天")等牙颌面出现的异常,统称为牙颌畸形。

十二、牙齿长得不齐是什么原因?

6-12岁是乳牙和恒牙交换时期,牙齿长得不齐就发生在这个阶段。牙齿长得不齐得原因较多,主要有先天性原因和后天性原因两种,但后天性原因更重要。

先天性原因:牙齿的生长发育是受人体内.外因素影响的。当胎儿在母体内受到刺激,或母亲在怀孕期间患病及营养不良,均会影响胎儿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使牙齿萌出后排列不齐。父母牙齿长得不齐,也要遗传给子女。

后天性原因:

(1)使用橡皮奶嘴的方法不正确。给小孩喂奶时,如果奶瓶的位置过于靠前上方或婴儿平卧吃奶,就会使下颌向前吸吮,日久使下颌骨及下牙弓前移,上牙弓受压,形成前牙"地包天"畸形。

(2)乳牙过早脱落或过晚脱落都可造成牙齿长得不齐。乳牙患 齿未及时治疗,或因外伤而脱落,两旁的牙齿就会向空隙移位,这样空隙变小,使以后萌出的恒牙因没有足够的位置而参差不齐。

(3)扁桃体肥大或鼻腔有病而使鼻呼吸不畅,往往就改用口呼吸,睡觉时就要张着嘴,由于气流从口腔通过,使上腭向上隆起,上牙弓的左右两侧也随之变窄,上牙弓前部向前突出,萌出的前牙不仅向前倾斜,而且排列错乱,形成了开唇露出的面形。

(4)不良习惯对牙齿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吐舌咬舌:在前牙将要萌出时,牙床上有轻度的不适或发痒,有的儿童就爱吐舌.*牙齿牙床或咬舌头。时间久了,使正在萌出的牙齿受到阻挡,上下门牙不能互相接触,形成了门牙开口畸形。

2.咬指头咬铅笔:有的儿童喜欢咬手指,或将铅笔伸入上下牙之间,结果使上下门牙前突,下门牙后移,牙齿变短,表现小口颌畸形。

十三、怎样预防牙齿长得不齐?

在母体妊娠时期要加强营养,做好产前保健,使母体不生病.不受任何损伤,生活要规律,心情要舒畅,这些对保证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很重要。孩子出世后,婴儿期间最好用母奶喂养。孩子吸吮母奶时,下颌要向前伸动,并要用舌、唇、颊各部分肌肉配合,这样,颌面部的肌肉均可协调发育。如果孩子有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应及时治疗,以便孩子的身体及上下颌骨得到良好发育。发现小孩有龋齿要及早治疗,多生牙或该换的乳牙不脱落而且下面有恒牙的,一定要拔除,否则会影响恒牙正常萌出,发生错位畸形。对孩子的不良口腔习惯(如吐舌、*舌、吮指、咬铅笔、下颌前伸等)应及时纠正。儿童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除了给他们吃富有营养食物外,食物还应有适当的硬度,使孩子咀嚼功能得到锻炼。同时要让孩子用两侧咀嚼食物,促进牙齿、牙周、颌骨、肌肉的正常发育。一旦发现孩子的牙齿长得不齐,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矫治。矫正牙齿不齐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咀嚼功能,减少牙病,保持美观。

十四、什么是龋齿?

龋齿通常叫做"虫牙",是一种破坏牙齿,能引起严重疼痛并可能影响全身健康的疾病。龋齿发病率高,根据1981年北京地区对9所中小学12-15岁学生调查,龋齿患病率为58%-75%,每个儿童平均有龋齿2颗多。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脱钙.软化.破坏,最后形成龋洞。龋齿初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不易被发现,常常是牙齿遇到刺激感到疼痛时才引起患者注意。吃甜食、喝凉水、吸凉气时都能引起疼痛,刺激消除后疼痛立即消失。及时发现初期龋齿很重要,因为一颗初期龋齿可以一次治愈。如果初期龋齿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得到治疗,就会继续发展,成为中期龋齿,牙上就有了较深的洞,常有食物残渣的滞留。龋齿继续向牙本质深部发展,牙齿组织破坏越来越多,距离牙髓腔也越来越近即成为深龋。牙上的深龋洞除对热的刺激敏感外,对冷刺激特别敏感,以致不敢用水漱口.不敢吃冰棍与水果等。龋齿发展到末期龋,治疗起来不仅费事.痛苦,有时还可能由于无法治愈而不得不拔除。所以对龋齿要重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十五、为什么吃糖容易发生龋齿?

龋齿发病率为什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高呢?这是与人们食物中糖的成分增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人们常说:糖吃多了,容易坏牙,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平时吃的白糖.乳糖等都是蔗糖,口腔里有些细菌可以利用蔗糖合成一些多糖,多糖能形成粘稠的液状,保护牙菌斑,牙菌斑里的细菌又可使蔗糖发酵分解,产生酸类,牙齿注要成分是磷灰石,在受到酸类作用后能被溶解,所以吃糖容易产生龋病。

要减少龋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饭后必须把牙面弄干净,最好是饭后立即刷牙,至少也要在饭后漱一下口,在不能刷牙的场合可以在饭后吃一些含粗纤维的水果或蔬菜(如梨、萝卜、芹菜等),这些事物可以除去粘在牙面的大部分食物残屑,二是要纠正吃零食的习惯。零食多会有较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吃零食时食物在口腔里停留的时间较长,也很少有人在每次吃零食后都刷牙,因此零食对牙齿的影响远比一日三餐中精制碳水化合物对牙齿的影响要大。

十六、一天刷几次牙好?

关于刷牙的次数,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可能。目前不少人已养成了早晚刷牙的习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睡眠时,口腔各种活动几乎停止,唾液分泌量大为减少,对细菌.食物残渣等冲洗自洁作用大为减弱,以致利用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中的酸,长时间对牙齿的腐蚀作用,容易发生龋病,如能在睡前刷牙,则可使口中污物和细菌大大减少,对于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并不是说早晨刷牙不重要,只是特别强调睡前刷牙。人们早晨起床后,口内细菌较多,其代谢产物及食物碎屑*分解,口内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有人做过试验,晨起刷牙,口腔微生物可减少60%。

进食后,在口腔遗留有很多食物残渣,可刺激牙龈,并给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提倡进食后刷牙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实际上不易做到,但至少食后可以漱口,因为刚进食,食物碎屑与牙齿附着尚不紧,认真漱口可除去很大部分。要教育儿童养成早晚刷牙、食后漱口的习惯.

十七、为什么要重视儿童牙齿的定期检查?

儿童定期做牙齿健康检查,可以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特别是口腔健康检查更有其重要意义。因为口腔疾病多属慢性病,早期多数缺乏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往往病况较重,有碍身体健康,所以必须通过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达到早期发现的目的。具体的时限标准,应根据需要和客观条件决定。一般0~5岁的儿童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6~12岁的儿童每隔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每年检查一次。

儿童牙齿的定期检查,要靠家长和社会两方面。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医院可以牙病普查小组,深入到幼儿园和学校,定期检查儿童牙病,将普查结果造表登记,作为制订牙病防治的依据。

随着口腔卫生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种牙病的发病率在儿童时期就一定能够得到控制,这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氟斑牙又叫斑釉。是一种与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有关的牙齿疾病,儿童在七、八岁前牙齿发育钙化期如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可能危害牙胚的造釉细胞,从而导致釉质发育不全。这其实也是轻度氟中毒的表现,严重的氟中毒可以引起骨骼发生氟性骨硬化(氟骨症)。

氟本身对牙齿具有双重作用。饮用水中氟含量高于1ppm(1mg/L)即可发生氟斑牙,超过3ppm(3mg/L),则发病率达100%。但如果饮水中缺乏氟,牙齿的抗龋齿能力会降低。当饮水含氟量为1ppm时,既有防龋作用,有不致形成氟斑牙。此外,氟斑牙发生的情况还与当地温度、钙、磷摄取量及个体差异有关。如温度高的地区饮水量相对较多,而摄取的氟也相应较多,维生素A、D和钙磷的不平衡均可增加氟危害程度。

轻型氟斑牙也称白垩型,表现为釉质表面出现像白色粉笔样的不透明的斑块即白垩状斑块,但釉质仍有硬度和光泽;中度氟斑牙又称着色型,牙釉质出现黄褐色或暗棕色斑块,以上前牙最为明显,牙釉质仍光滑坚硬;重度氟斑牙也称缺损型,多数牙甚至全口牙出现黄褐色斑块,同时有线状、点状或窝沟状缺损,凹陷内有较深的染色,牙面失去光泽。

氟斑牙是一种特殊的、原因明确的釉质发育不全,与通常我们所说的釉质发育不全不同。

釉质发育不全的着色和缺损多表现出成组对称的牙齿上。而氟斑牙可发生在多数牙上,以上颌前牙最多见,而且患氟斑牙的人通常在7-8岁前在高氟区生活过,这些孩子即使以后迁居非高氟区,由于牙齿的钙化障碍已经形成,恒牙萌出后仍可出现氟斑牙表现。如果孩子7-8岁以后再迁入高氟区,牙齿可能完全没有氟斑牙的表现。此外,氟斑牙多发生于恒牙,因为乳牙釉质形成和钙化,大多在胚胎和哺乳期,而胎盘对氟有一定*作用,但如果氟摄入量过多,超过其限量程度仍可导致乳牙氟斑牙。

对氟斑牙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预防。最根本的预防办法是改良水源,降低饮水中氟的含量。除饮水之外,大气中环境氟化物的污染及含氟量过高的食品等也应加以治理

参考资料:http://www.bjchild.com/Index.asp

乳牙与恒牙如何区分

儿童开始换牙之后,口腔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家长觉得无法抄区分。那么,应当如何区别乳牙和恒牙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牙体形态从牙冠高度看,乳牙比恒牙短,从近远中径的宽度看,乳袭牙却稍宽于恒牙,其中乳磨牙牙冠的近颈部膨大明显,牙颈处收缩显著,在用牙签检查时能感觉到牙颈部的这种显著收缩。恒磨牙颈部则收缩不明显。牙体大小乳切牙与恒切牙相比,乳切牙体积明显偏小;乳磨牙与恒双尖牙比较,乳磨牙明显偏大。色泽乳牙颜色较白,恒牙颜色较黄,且百更具有光泽。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且硬度较小,容易磨耗。乳切牙的切缘结节在建立咬■后不久即磨去,切缘平齐。而恒切牙因萌出不久,切缘上可见明显的切缘结节,如锯齿状度。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些切缘结节也会逐渐磨平。牙齿数量六龄牙(恒牙)与乳磨牙形态颇为相似,很难区分问。临床上也经常碰到家长误将六龄牙当作乳磨牙而延误治疗。这时有一个诀窍,那就是答数牙齿的数量。若发现口内正常牙弓上有20多颗牙齿,那牙弓后面的牙齿就是六龄牙,就是恒牙了。六龄牙萌出后应及时到医院做窝沟封闭。

怎么辨别一颗牙齿是乳牙还是恒牙?

宝宝开始换牙时,口腔中既有乳牙,又有恒牙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5333135,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区别:(1)牙体形态从牙冠高度看,乳牙比恒牙短。(2)牙体大小乳牙与同名恒牙相比,如乳切牙与恒切牙,乳尖牙与恒尖牙比较,可很清楚地看到乳牙体积小,恒牙体积大。(3)色泽乳牙颜色较白,恒牙颜色较黄已更具有光泽,这和恒牙矿化程度较高有关。(4)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且硬度较小,容易磨耗。乳切牙在建立咬合后不久即有磨耗,切缘为平齐状。而恒切牙因萌出不久,切缘如锯齿状,这是牙齿发育时留下的痕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些切缘结节也会逐渐磨平。萌出不久的恒切牙,切缘不整齐是牙齿的正常发育现象,而不是畸形表现。(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确定某一颗牙是乳牙或恒牙,还可以参考牙齿萌出的年龄、排列的次序和所处的位置。例如,位于第二乳磨牙后面的磨牙是第一恒磨牙,而不会是乳磨牙;位于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之间、牙冠形态介于前牙和磨牙之间的恒牙,是第一双尖牙或前磨牙。在牙列不完整时,还可以借助X线牙片来区分。在X线牙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乳磨牙的根分叉比恒磨牙更大,其下方还有继承恒牙的牙胚,恒磨牙根分叉的下方则不再会有恒牙胚了。当恒牙已萌出,乳牙尚未脱落,例如下颔乳切牙未脱,恒切牙于舌侧萌出,出现“双排牙”时,则需根据上述的牙齿形态、大小、色泽等进行区别,排在前面牙列位置上的是乳牙,出现在后面或舌侧位置上的是恒牙,此时切勿搞错。若将后面的恒中切牙拔除,那么这个儿童就永远失去这颡恒牙。又如第一恒磨牙患龋时,家长常误认为是乳牙而延误治疗,甚至因为龋坏严重而拔掉。

请采纳。

怎样区别乳牙和恒牙.ppt

根据形状体积区别。一般情况下来乳牙体积比较小,牙面比较狭窄,而恒牙比较宽大。新萌出的恒牙牙冠比同名的乳牙要大。

根据牙齿数量判断。12岁左右的儿童牙齿处于混合牙列期,口腔里既有乳牙也有新长出的恒牙。从上下门牙正中的牙缝往两边各数五颗,一共二十颗,就是乳牙。一般情况下乳牙就是上下各十颗。而恒牙一般有28--32颗。

根据颜色判断。乳牙呈白色,恒牙呈微*。这是由于恒牙釉质比乳牙釉质的钙化度高,透明度大,牙本质的*透过来的缘故。恒牙比乳牙显得有光泽。

根据牙缝大小判断。一般来说,乳牙牙缝较大,恒牙牙缝比较自小。牙冠与牙根的界线比较清晰的是乳牙,界线基本看不出来的是恒牙。

可根据牙齿咬合面的磨损程度判断。因乳牙因萌出早,乳牙咬合面的磨损比恒牙严重,而恒牙刚萌出不久,咬合面尚未磨损或磨损很轻。因为乳牙牙齿不如恒牙坚固而且钙化度zd低,使用时间较长,因此磨损更严重一些。

尽管有上述较多的区别方法,但有的牙也不一定能分得很清楚,如果涉及到拔牙问题,必须由医生来最后确定,恒牙一旦拔了也不能再长出,那时后悔也就晚了。